老头是吊车尾,不假。
但他是精英培训班中的吊车尾!
见到三人不再逼逼赖赖,老头开始整活了。
不先授课,先提问,何为钱财。
天子、内侍、尚书,三人张了张嘴,知道什么叫钱财,但是知道自己要说的不是老头要问的。
“水,无形,如风,无踪无迹。”
要么说人家是大儒呢,一开口,声音高亢精气神十足。
“一贯钱,存于京中国库,富不了民,兴不了国。”
老头目光扫过三人:“这一贯钱,发于朝臣,朝臣交于下人,下人自商贩中购了菜肉,商贩得了钱财交于妻子,妻子购了布匹为孩子缝了衣衫,布行赚了钱,交于国库成了税银,这,便是钱财。”
一句话,通俗易懂。
老头微微一笑:“这一贯钱,依旧在,走了一遭又回到了国库,如水入江至河,汇聚一方再归于江河,这便是钱财,钱财,无需见到,无需存储于国库,唯有走上这么一遭,方能富民,方能兴国。”
天子连连点头,这种道理,他懂,只是如何这么做,如何让朝廷有效的这么做,难,很难。
“如今洛城衙署过手的钱财,不计其数,可这收益却是见不到的,眼前见不到,短则半年,多则数年,既如此,为何依旧有人带着钱财来衙署中询问。”
老头转过身,从柜子里拿出了一摞子黄纸,放在了桌子上。
“国库无钱,关内如一潭死水,钱,无法走上一遭,如今山林便是湖海,这钱走上一遭后,百姓富了,投钱的人,也富了。
老头侃侃而谈,话锋一转,朝着南侧拱了拱手:“老夫师承轩辕庭,而老夫恩师之师,正是唐监正唐大人,接下来要教授你们的,便是商道之初。”
江芝仙张了张嘴,有点蚌埠住了,轩辕庭和唐云加起来都没眼前这老头岁数大。
“非是老夫吹嘘,算起来,唐监正也算是老夫的师公了,老夫曾有幸听过师公授课,有一句话,老夫铭记一生。”
老头清了清嗓子,随即掐着腰深吸了一口气。
“师公说,钱财,都特么的在各家府邸手里,在床下,在柜子里,在茅房下面,得特么的想个特么的由头,让这群狗日的将钱都拿出来,拿出来后,利用山林让这些钱财流动起来,只要流动起来,百姓定能富起来,国家定能兴起来,世家那群狗日的,也能合法的赚钱,难的,不是让百姓赚钱,难的,是让将钱藏起来的王八蛋们将钱拿出来花,他们花的越多,百姓就赚的越多!”
说完后,老夫尴尬一笑:“话糙理不糙,是这个道理。”
天子三人,目瞪口呆,道理是这个道理,问题是,这也太糙了吧。
“这便是为何洛城可经手大量钱财的缘故,钱财,通过洛城流动到雍城,流动到山林,山林大有可为,大有可图,有了收益,钱财又流动回关内,流动回各家手里,各家府邸也好,商贾也罢,总归是贪婪的,见了收益,自会大力投钱,如此循环往复,这便是钱财之意义。”
这一次,三人都下意识点着头,心中最大的困惑,终于迎刃而解,有了答案。
洛城的富,只是表,钱财流转带来的必然流动性形成了良性循环,从而导致百姓富裕。
钱财变成工坊、变成作坊、变成各种商铺、变成货物,这些看得见摸的着的实体,带动着当地的经济发展,从而让百姓有钱赚,因此才富。
洛城府衙要保证的,并非是赚多少钱,而是钱财必须流动起来,每一文钱,都要流动起来,而不是让一张张银票变成死物,静静的被藏起来,被放在钱庄中。
田老师见三人悟性还不错,涵养也好,开始进行指导了。
最不推荐的是养殖场,竞争比较大,光是南地三道就有二十多家府邸投钱办了。
最暴利的是酿酒作坊,唐大监正亲自传授的工艺,什么蒸馏,什么高度数,已经小规模的酿出了不少,送去了各州府,反响极好极为热烈,不过资质审核也是最严的,三十万贯起步,一签就签两年,田老师直言不讳的说看你仨这熊样不像是有钱人,我就不过多解释了。
以田老师的经验,认为这仨穷逼应该投仓储和物流,投资小,收益不大,但是稳定,钱投到修路和建设仓储上,短则两年,多则三年,一定回本,之后就是纯赚。
说到这,田老师问仨人到底是干啥的。
天子一张就开始胡咧咧,说是搞工料的。
田老师一拍双掌,搞工料的好啊,出技术工种,将人送到山林,那都是高薪聘请,自家可以组建运输队,旱涝保收,山林土木方面,雍城政策是最好的。
提起政策,田老师眉飞色舞,一副过来人的口吻说道,政策,不能看朝廷,朝廷和说话就和放屁一样,三天两头的变,政策,还得看他师公,只要跟着政策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绝对亏不了。
江芝仙坐立难安,和痔疮犯了似的,总想说点什么,他娘的听的本官都想投点了,心里直痒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