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接着说:“此类事务,若有其他大臣知晓,尽可直言进谏。只有我们君臣齐心协力,才能更好地治理这大清国。”
陈廷敬、魏裔介、熊赐履、索额图四人连忙跪地叩首道:“臣谨遵圣训。”
康熙微微一笑,道:“以今日之事为例,如果不是魏裔介如实奏报,朕怎能知晓这些贝勒贝子们出行时竟如此铺张,仪仗浩大,还依仗着官爵横行霸道,肆意搜刮民脂民膏,欺压百姓,甚至连小官都不放过。”
说到此处,魏裔介跪着回答道:“皇上,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起来说吧,说错了朕也不怪罪于你。”康熙微笑着说道。
此时,驿馆的大厅内仅有康熙及数名贴身侍卫,还有这几位大臣和漫哈达。
得到康熙的鼓励后,魏裔介鼓起勇气说道:“皇上,现今国政议事存在极大的弊端。”
康熙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自秦始皇称帝以来,国政便由中书省负责处理,然后交由丞相审核,最后由皇帝审批。明朝朱元璋先后杀掉李善长、汪广洋、胡惟庸等三位宰相后,便废除了宰相一职!”魏裔介说到此处,抬头看了看康熙。
康熙冲着魏裔介微微一笑,:“朕已经了解这段历史,也曾听过陈廷敬讲述相关内容。”
魏裔介点头表示认可,接着说道:“皇上,丞相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要职位,拥有极大的权力和影响力。朱元璋为了避免丞相专权,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最高官职——丞相。取而代之的是设立了内阁。”
康熙对于明朝的内阁并不陌生,因为早在几年前,陈廷敬就向他详细介绍过。
魏裔介继续说道:“中国两千年的王朝更替证明,宰相制度已经成为过去式,而内阁制度则更符合国家利益。内阁成员数量可根据需要设定为1至10人,他们都是皇上信任的官员,可以协助皇上处理政务。”
康熙赞同地说道:“不错,魏大人说得很有道理。内阁制度的确能让更多人参与到国家治理中来,同时也减少了权力过于集中的风险。这样一来,皇上可以更好地掌握朝政,确保国家稳定和发展。”
魏裔介听皇上这么说,便也笑了笑,随后说道:“八王议政,乃是太祖爷努尔哈赤所创建,如今已经五六十年的历史了。”
康熙听到这里,突然脸色更变,口中念道:“八王议政!”
魏裔介继续说道:“八王议政的初衷,便是太祖爷掌握大权,为了避免下面的官员有一人独揽大权,将权力分配给八个人,这其实与明朝的内阁如出一辙。”
见康熙默不作声,魏裔介继续说道:“当时创建八王议政,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太祖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八王中有自己的儿子、有自己的侄子,都是小辈的人,所以权利集中于太祖爷一人。”
“不错,当年的四大贝勒代善、莽古尔泰、太宗皇帝都是世祖爷的儿子,阿敏是世祖爷的侄子。”康熙说到这里,瞅了瞅索额图。
索额图相当的有眼力劲,立刻接口道:“四小贝勒中的阿济格、多尔衮、多铎是世祖爷的儿子,济尔哈朗是世祖爷的侄子。”
康熙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也就是说,当年的八王议政,其中有世祖爷六个儿子,两个侄子。”他的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沉思和疑惑。
魏裔介见机行事,连忙解释道:“皇上,无论八王如何议政,这大权还是在世祖爷的手中,所以这八王的权利并不大,而且也没有可以否定世祖爷的权利,充其量与明朝的内阁一样。”
康熙听后,恍然大悟,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不错、魏大人说的对!”他终于理解了世祖爷设立八王议政制度的本意,心中的疑虑也渐渐消散。
然而,魏裔介却皱起了眉头,语气凝重地问道:“可如今您已经亲政,这八王议政拥有票拟权、以及驳回您意见的权利,是不是有违反世祖爷创立八王议政最初的初衷?”
康熙的目光最后落在了魏裔介身上,开口说道:“魏大人,你有什么事,尽管说吧!”
魏裔介上前一步,恭敬地向康熙行礼后,挺直身子,朗声道:“启禀皇上,臣斗胆恳请皇上恢复明朝时期的内阁制度,并废除八王议政之制!”
说完,他再次跪地,双手伏地,额头贴在手背上,表示对皇帝的忠诚和敬意。
康熙闻言,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仿佛被人重重一击。
他的嘴唇颤抖着,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沉默不语。
他转头看向身旁的陈廷敬,只见陈廷敬一脸惊愕,宛如木雕般呆立原地,毫无反应。
与此同时,索额图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盯着魏裔介,脸上满是惊讶之色。
而熊赐履则不断摇头,眉头紧锁,随后轻叹一声,显得十分无奈。
一时之间,整个驿馆陷入一片死寂,无人敢轻易出声。
过了许久,康熙缓缓起身,脚步沉重地走向魏裔介。
他弯下腰,伸出双手轻轻扶起魏裔介。
魏裔介见状,趁机站了起来,口中轻声唤道:“皇上…..…”
康熙长叹一口气,脸上露出一丝无奈和忧虑:“唉……魏大人,朕何尝不知道这八王议政的弊端啊!”他的声音带着深深的叹息,仿佛背负着整个天下的重担。
康熙缓缓走向魏裔介,将他拉到一旁的椅子边,然后轻轻地将他按在椅子上。
他的动作充满了关切和尊重,似乎想让魏裔介更舒服地听他说话。
康熙继续说道:“朕扳倒鳌拜之初,就已经将豫亲王福全、大学士明珠、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三人放进了议政王之列。朕这样做,实际上已经打破了祖制,取消了两个议政王,改为外臣。”
他的目光坚定而果断,透露出对权力的掌控和决心。
喜欢康熙正史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康熙正史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