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见驿丞开始倒酒,随即开口道:“徐圆梦,赏赐驿丞一百两银子!同时,驿馆中的其他人员,每人也可获得十两银子的奖赏。”
徐圆梦点头表示明白,迅速从怀中取出了相应数量的银子。
驿丞见状,急忙跪地谢恩。
实际上,这已经成为一种惯例,每次康熙外出巡游时,只要到达一个新的地方,他都会慷慨地赏赐当地的官员们一些财物。
然而,这些赏赐大多以白银为主,金额通常在五十至一百两之间,但有时也会高达五百两之多。
例如,此次前往盛京时,许多盛京的官员都得到了二百两甚至五百两的丰厚赏赐。
康熙只是稍微吃了一点食物,因为他并不是非常饥饿。
康熙看着驿丞弯着腰站在一旁,好奇地问道:“漫哈达,你在这里担任驿丞已经多久了?”
漫哈达是个满人,大约五十多岁的样子,他恭敬地回答道:“皇上,奴才在这驿馆当差已有二十多年了。”
康熙惊讶地说:“二十多年?那岂不是从我们大清入关后,你就一直在这里工作了?”
漫哈达点点头:“启禀皇上,奴才自顺治二年,一直在这里了。”
康熙继续问道:“当年这里是什么地方?现在怎么变成了驿馆呢?”
漫哈达解释道:“当年这里是咱们大清的补给站,后来因为这条道路成为了官道,所以改成了驿馆。”
康熙又问:“那么,你在这驿馆的生活怎么样?你的家人都还好吧?”
听到康熙关心自己的家庭情况,驿丞突然眼圈泛红,声音有些哽咽地回答:“还好……还好……”
康熙察觉到驿丞似乎有难以启齿的事情,但他并没有追问下去。
接着,康熙询问驿丞关于驿馆的运营和接待对象等问题:“这驿馆通常接待哪些人?如今经营得如何?”
康熙对底层官员的状况很感兴趣,这也是他第一次亲自来到大清的驿馆了解情况。
然而,面对康熙的问题,驿丞却突然沉默下来,似乎有所顾虑。
“皇上,这锦州驿馆,乃是接待王公贝勒、朝中三品以上的大员的驿馆。”索额图一脸恭敬地向康熙皇帝介绍道。
康熙皇帝微微皱起眉头,疑惑地问道:“三品以上的官员?”
索额图微微一笑,解释道:“是的,皇上。三品以下的官员,另有其他的驿馆负责接待。而这里,由于其地理位置特殊,南北各有一百里渺无人烟,所以才会专门用来接待三品以上的官员。”
康熙皇帝恍然大悟地点点头,自言自语道:“原来如此!”
他转头看了看周围,又开口问漫哈达:“漫哈达,为何在这里看不到其他人呢?”
漫哈达面露惧色,紧张地回答道:“皇上,这驿馆规模较小……实在养不起太多人……而且,后面做饭的只有我媳妇一个人。”
康熙皇帝惊讶地问道:“就你们两个?那日常的工作能忙得过来吗?”
漫哈达连忙点头,诚惶诚恐地回答道:“回皇上,平日里还有两个儿子帮忙,但最近他们都被调去盛京了,要过两个月才能回来。”
康熙看着忙碌的两人,心中疑惑不已,他实在想不通,为何这样重要的驿馆,竟只有两个人在忙活。
正当他准备开口询问时,突然听到一个声音传来:“皇上,臣知道漫哈达的难处!”
康熙循声望去,原来是魏裔介站了起来。
他饶有兴趣地问:“魏大人,您给朕讲讲看……”
魏裔介恭敬地回答道:“皇上,每年宗室的贝勒贝子,都有前往盛京祭陵的习俗,所以这些贝勒和贝子,常常会选择在驿馆中歇脚。”
说到此处,他转过头去看向漫哈达,漫哈达赶忙点头称是。
魏裔介接着说:“按照大清律例,公爵位以下的官员出差,可以携带十名仆役和三十匹马。然而对于贝勒和贝子,朝廷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康熙听后,不禁皱起眉头,追问道:“今年多罗贝勒董厄、镇国公兰布二人倒是上奏于冬至回了盛京祭陵,他们是否曾在你这驿馆中休息?”
漫哈达点点头:“不错,两位大人确实在此下榻。”
“皇上,多罗贝勒董厄、镇国公兰布待仆役八百人、马和骆驼共计两千匹。”魏裔介如实禀报。
康熙一听,脸色大变:“什么?竟然有这么多人、马和骆驼?”
漫哈达皱起眉头,附和道:“皇上,确实如此啊。”
魏裔介接着说:“皇上,若是公爵以下的官员经过此处,驿馆还能勉强应付。但要是贝勒贝子,甚至是亲王路过,那驿馆一年的俸禄都会被吃光,而且还远远不够。因此,只要有一个贝勒经过,这驿馆就无法承受,所以这里根本养不起人,只能由漫哈达和他的媳妇两人来打理。”
康熙转过头,看着漫哈达问道:“漫哈达,魏裔介所说是否属实?”
漫哈达突然跪地,泪流满面地哭诉:“是……皇上……魏大人所言句句属实!小的已经借了不少高利贷了,如今利滚利,这驿馆实在是撑不下去了……”
康熙缓缓地闭上双眼,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魏裔介见状,连忙开口道:“皇上,这些贝勒和贝子不仅在驿馆内耀武扬威,还强行夺取他人财物。然而,驿丞们畏惧他们的权势,只能任凭他们肆意妄为!”
康熙听后怒不可遏,猛地拍案而起,吓得漫哈达惊慌失措,跪地求饶:“皇上饶命……皇上饶命……皇上饶命……”
康熙站起身来,上前扶起漫哈达:“你并无过错,真正有错的是朝廷!”
漫哈达激动得热泪盈眶:“皇上……”
康熙来回踱步片刻,然后停下脚步,转头对魏裔介说:“待回到京城后,你立即上呈一道奏折,明确规定贝勒和贝子出行及祭陵时的人员数量、马匹和骆驼的数量。”
“嗻!”魏裔介恭敬地回应道。
喜欢康熙正史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康熙正史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