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罩在头顶的死亡阴云暂时散去,如同搬开了压在胸口的大石,连呼吸都变得轻快了许多。虽然深知永宁侯府的威胁远未根除,但至少,他们不必再时时刻刻紧绷着神经,担心下一刻就有冷箭从暗处射来。
这段用性命搏来的、宝贵的喘息时间,必须善加利用。而重振“林记”,不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积蓄力量,为了在那未知的风暴再次来临前,拥有更坚实的立足之地。
“林记”食摊重新开张的消息,如同春风般迅速传遍了小镇。曾经的美味记忆,加上此番“遭遇匪人惊扰后坚韧重开”的传奇色彩(宋致远稍加引导的舆论),使得食摊开业当天,便迎来了空前的人潮。
老主顾们纷纷归来,带着几分同情与更多的好奇,想要再次品尝那令人难忘的鸡丝夹馍和爽滑米皮,也想看看这对屡遭磨难却始终不倒的姐弟。而许多听闻故事的新客,也被吸引而来。
小小的拐角,再次被围得水泄不通。林微熹忙碌得脚不沾地,额上的汗珠都来不及擦拭。萧绝也暂时告了假,在摊前帮忙收钱、端碗,他那超越年龄的沉稳与偶尔流露的、与精致面容不符的冷冽气质,反而成了食摊另一道独特的“风景”。
生意,比危机前更加红火!收入,自然也水涨船高。
看着每日剧增的客流和迅速充盈起来的钱箱,一个更大胆的想法在林微熹心中酝酿成熟——将“林记”升级为真正的酒楼!
这一次,她不再犹豫。与萧绝和宋致远商议后,得到了他们的一致支持。宋致远更是主动帮忙,以极为优惠的价格,盘下了食摊旁边一家因经营不善而准备转让的、带二层小楼的铺面。
接下来便是紧张的筹备。林微熹几乎投入了所有的积蓄,按照她心中早已描绘过无数次的蓝图,对铺面进行整修。楼下大堂宽敞明亮,摆放着崭新的榆木桌椅,招待寻常食客;楼上设了三个雅间,用屏风和竹帘隔开,布置得清雅别致, 面对镇上那些讲究些的客人,以及偶尔需要安静环境谈事的书生商贾。
她不仅保留了“鸡丝夹馍”、“秘制凉皮/米皮”和各式糖葫芦这些招牌,还潜心研发了几道新颖实惠的家常小炒和炖菜,丰富了菜品选择。为了保证口味,她对食材的要求近乎苛刻,亲自把关。
萧绝也没有闲着。他除了上学,一有空便泡在酒楼里。他心思缜密,对数字敏感,林微熹便将记账核数的活计慢慢交给他。令人惊讶的是,他处理得井井有条,账目清晰,分文不差。有时,他还会根据观察到的客人偏好,提出一些菜品调整或促销的小建议,往往能切中要害。
一个月后,焕然一新的“林记酒楼”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正式挂牌开业!
宋致远亲自题写了匾额,并带着几位文友前来捧场。曾经的老主顾、被新店气派吸引的新客,以及许多听闻“林记”故事前来看热闹的人,将酒楼内外挤得满满当当。
独特的口味、舒适的环境、公道的价格,加上那段引人入胜的“传奇”背景,“林记酒楼”一炮而红!生意之火爆,远超当初的食摊。每日宾客盈门,座无虚席,尤其是那几间雅座,常常需要提前预定。
事业,迎来了真正的飞跃!
看着酒楼里熙熙攘攘的客人,听着算盘珠子的清脆声响和伙计们热情的吆喝,林微熹站在柜台后,脸上露出了疲惫却无比欣慰的笑容。他们终于有了一个像样的、可以安身立命的事业根基。
萧绝站在她身旁,看着这繁华景象,黑眸中也闪过一丝微光。他知道,这不仅仅是生意,这是力量,是资本,是他们未来面对更大风浪时,可能赖以生存的方舟。
危机解除,事业腾飞。他们仿佛终于从那泥泞的沼泽中挣脱,踏上了一条虽然依旧布满荆棘、却终于能看到前方微光的道路。
喜欢锦绣农门:养个反派成忠犬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锦绣农门:养个反派成忠犬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