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兹的晨光带着瓜果的甜香,透过驿站的窗棂洒在案几上。沈砚秋正对着木扎送来的西域商人名单批注,顾长风端着两碗温热的麦粥走进来,肩头搭着整理好的药囊。
“王宫的人刚来过,说首领巳时在大殿见我们。”顾长风将麦粥放在案上,目光扫过名单上的批注,“木扎推荐的这几位商人,听说都是往来中原与西域的老手?”
“嗯,木扎说他们常年做丝绸玉石生意,信誉极好。”沈砚秋放下笔,接过麦粥,“等见过首领,我们兵分两路:我和秦十三去货栈对接货物交易,你带着罗衣去集市采买药材和粮草,顺便看看龟兹的市井情况。傍晚在苏巴什佛塔汇合,也好了却你去看壁画的心愿。”
顾长风眼中亮了亮,笑着应下:“正好我昨天打听了,集市东头有个老字号药铺,据说有上好的西域雪莲,能治跌打损伤,正好给弟兄们备着。”
两人快速用完早饭,各自收拾妥当。沈砚秋换上整洁的中原锦袍,腰间系着玉佩,带着秦十三和通关文牒前往王宫;顾长风则背着药箱,与罗衣领着两名护卫,朝着集市走去。
王宫位于龟兹城中心,由赭红色砖石砌成,飞檐翘角间挂着铜铃,风吹过叮咚作响。沿途的街道上铺着青石板,两侧是琳琅满目的商铺,有卖地毯的、贩香料的,还有西域艺人弹着弹布尔沿街卖唱。顾长风边走边留意,不时停下询问药材的价格,罗衣则在一旁记录,偶尔挑几匹色彩艳丽的西域布料,打算带回中原做些衣物。
“顾先生,你看那就是东头的药铺!”罗衣指着前方一座挂着“百草堂”木牌的店铺,门口摆着晒干的雪莲、肉蓉,药香浓郁。铺内的白发掌柜见到顾长风的药箱,立刻热情地用中原话招呼,得知他要采购雪莲和黄芪,便引着他到内堂挑选。
“这雪莲是从昆仑山采来的,刚晒干不久,药效最好。”掌柜的捧着一朵洁白的雪莲,花瓣肥厚,香气清冽,“之前叛军作乱,昆仑山的商路断了,这还是最近才运过来的。多亏你们平定了北庭,商路通了,这些好药材才能送到城里。”
顾长风仔细检查了雪莲的品质,满意地点头:“给我来十株,再称些黄芪和当归。对了,掌柜的,苏巴什佛塔离这里远吗?听说塔内壁画很有名?”
“不远,出集市往西走半里地就是。”掌柜的一边打包药材,一边笑道,“佛塔今日有法会,不少牧民和商人都会去祈福,你们去了正好能看看热闹,塔后的壁画殿刚修缮好,里面的丝路商旅图最是精彩。”
谢过掌柜,顾长风和罗衣提着药材返回集市,又采购了些哈密瓜、葡萄和干粮,便朝着苏巴什佛塔走去。此时巳时已过,街道上的人愈发多了,不少人捧着供品往佛塔方向去,身着各色服饰的牧民、商人、僧侣穿梭其间,一派祥和景象。
苏巴什佛塔矗立在城郊的土坡上,塔身由赭红陶土砌成,分为东西两塔,中间是宽敞的庭院,庭院内的古柏枝干遒劲,叶片苍翠。塔前的广场上摆满了祈福的香炉,青烟袅袅,香气缭绕,几名僧侣坐在蒲团上诵经,声音低沉悠扬,与广场上的人声交织在一起。
“这里比我想象的更壮观。”顾长风放下药材包袱,望着高耸的佛塔,塔身斑驳的痕迹里藏着岁月的沧桑,顶端的相轮在阳光下泛着微光,“罗衣,你带着护卫在这里看顾药材,我去壁画殿看看就回来。”
壁画殿在西塔后侧,殿门由檀香木制成,推开时发出“吱呀”的声响。殿内光线略显昏暗,四壁的壁画却色彩鲜亮,历经岁月仍栩栩如生。顾长风缓缓走上前,目光落在北侧的壁画上——那幅画正是丝路商旅图,画中骆驼队绵延不绝,中原商人与西域商人在驿站交易,胡杨、沙丘、绿洲一一呈现,甚至还有商旅抵御劫匪的场景,笔触细腻,情态逼真。
“这幅画里的商队,倒像是咱们一路西行的模样。”顾长风轻声感叹,手指轻轻拂过壁画上的骆驼,忽然注意到壁画角落有个熟悉的标识——那是北庭叛军的黑狼图案,被画在一处隐秘的山洞旁,旁边还有几个西域文字。
他正想仔细辨认,身后传来脚步声,转头一看,竟是沈砚秋和秦十三。“交易谈得这么快?”顾长风惊喜地问道,立刻指着壁画上的黑狼图案,“你看这个,像是北庭叛军的标识,旁边这些文字是什么意思?”
沈砚秋快步走上前,目光落在图案上,眉头微蹙。秦十三立刻找来殿内的僧侣询问,僧侣看了看文字,用生硬的中原话答道:“这写的是‘黑石穴’,以前是劫匪藏物资的地方,在城西三十里的戈壁滩上。”
“黑石穴?”沈砚秋沉吟片刻,想起昨日木扎说过,城西戈壁有个废弃的矿穴,早年常有劫匪盘踞,“难道还有残余叛军藏在那里?”
“不好说,但得去探查一下。”顾长风点头,“若是真有叛军,留着也是隐患,会惊扰往来商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