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时?星垂坛寂,斗初显
北斗七星刚升到星坛正上方时,林羽已裹着厚棉服站在坛心的 “斗脉石” 旁。青石板上的霜气透过鞋底传来,却抵不过手中铜炉里的松香暖意 —— 玄斗道长说,岁末子时的星气最纯,此时守坛,能听见斗脉流通的轻响。“林小哥,来尝尝这‘星露茶’,” 道长的声音从祭星亭传来,他手里捧着个粗陶碗,茶汤里浮着几片星叶草,“用今晨刚凝的星露煮的,喝了能看清斗脉的走向。”
林羽接过茶碗,温热的茶汤滑入喉咙,带着淡淡的星草香,眼前仿佛真的浮现出淡蓝色的脉络 —— 从斗脉石延伸到坛壁的星象浮雕,再蔓延到周边的灵草丛,像给星坛织了层发光的网。“道长,这斗脉是不是和天上的星脉连在一起?” 他轻声问。玄斗道长指着头顶的北斗:“《星坛玄志》里说‘坛脉通星脉,星动坛亦动’,你看那勺柄指向的方向,正好对着坛边的星叶草丛,这就是‘天人相应’。星坛的斗脉断了百年,就是在等能看懂星象的人来,等能让它重新连上天星的人来。”
说话间,清砚抱着个木盒走来,里面装着刚整理好的星象图,“林小哥,你看这张明代的星图,” 他展开图纸,上面用朱砂标注的斗脉走向,竟与此刻星坛的灵草分布一模一样,“师父说这是‘斗脉自显’,只有岁末子时,星气最盛的时候才会重合。” 林羽摸着图纸上的纹路,指尖仿佛能感受到穿越百年的星气 —— 就像这星坛,看似沉寂在岁月里,实则一直在等,等星象归位,等故人归来,等每个守护它的人,在宿命的星轨上与它相遇。那些被时光掩盖的脉络,终会在合适的时刻发光,就像这星图,就像这星露茶,就像这漫漫长夜里,始终悬在头顶的北斗,永远指引着归程。
破晓?星隐坛醒,露初凝
启明星渐渐淡去时,星坛上已覆了层薄霜。林羽蹲在斗姆碑旁,用软毛刷清理碑缝里的霜花,去年此时,这石碑还被杂草掩埋,是星叶草的根系一点点将杂草逼退,露出碑上模糊的星纹。“林小哥,小心点,这碑上的‘斗’字刚显出来,” 玄斗道长递来块软布,“昨天测斗脉的时候,这块碑突然发热,把上面的霜都化了,才露出这个字。”
林羽用软布轻轻擦拭碑面,“斗” 字的笔画在晨光中渐渐清晰,与周边的星叶草纹路完美契合。他想起去年第一次来星坛时,玄斗道长说 “斗脉藏在字里,字显脉亦通”,当时还不懂,如今才明白,那些被遗忘的痕迹,从来都没消失,只是在等合适的时机,以合适的方式重现。就像这石碑上的字,就像这星坛的斗脉,就像每个人与星坛的缘分,都在星轨的指引下,慢慢走向相遇的时刻。
不远处,村民老祝扛着个竹筐走来,里面装着刚采的星果,“林小哥,快尝尝,今年的星果结得特别多,” 他递来一颗,果肉泛着淡淡的星光,“去年这时候,这里还是荒草堆,现在都能采星果了,真是托了星坛的福。” 林羽咬了口星果,清甜的汁水裹着星草香,他望着坛边的果林 —— 去年还是光秃秃的荒地,如今已被灵草改良得松软肥沃,星果树顺着斗脉的方向生长,与坛壁的星象浮雕连成一片,像是给星坛围了圈绿色的星轨。“祝叔,您说这果树是不是也在等星坛复苏?” 林羽笑着问。老祝点头:“可不是嘛!以前种啥都活不了,我还以为这地废了,没想到灵草一长,星果就结了。老人们常说‘地随坛动’,我看啊,它就是在等星坛醒,等斗脉通,等能让它重新焕发生机的人来。”
辰时?霜散坛明,人语至
晨雾渐渐散去时,星坛下的小路上已传来村民的脚步声。星婶背着个布包,里面装着刚蒸好的玉米,“林小哥,快尝尝,今年的玉米种在斗脉旁,沾了星气,比往年甜,” 她掏出一个递过来,热气裹着玉米香扑面而来,“去年这时候,坛边还是荒草滩,现在都能种庄稼了,真是多亏了你们。”
林羽咬着玉米,甜香里带着淡淡的星草味,他望向坛边的田地 —— 去年还是泛着黄土的荒地,如今已被灵草覆盖,玉米叶上的露珠还沾着星芒,像是被星气染过。“婶子,您看这玉米叶的纹路,多像星图上的斗脉,” 林羽指着叶片上的脉络,“这就是‘坛脉养地脉’,星坛的斗脉通了,地里的庄稼自然就长得好。” 星婶笑着点头:“可不是嘛!我家小孙女都说,晚上能看见玉米叶上发光,说那是星坛在给庄稼送‘星露’。”
不远处,老祝正给坛顶的承星台搭木架,去年这时候,承星台还在往下掉碎石,如今已被星叶草的根系缠得稳稳的。“现在看见这些草,比看见新石头还安心,” 他擦着汗笑,“你看这星叶草,把石缝填得严严实实,比任何水泥都管用,这就是老祖宗说的‘以草固坛,以星养脉’啊。” 林羽望着老祝忙碌的身影,突然觉得,他们不是在 “修复” 星坛,而是在陪着星坛醒来 —— 就像唤醒一个沉睡的老友,帮它拂去身上的尘埃,陪它等着星象归位,等着更多美好的事发生。那些被岁月荒芜的角落,终会在守护中重现生机,就像这承星台,就像这玉米地,就像这漫漫长夜里,始终亮着的星灯,永远温暖着人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