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鳞奖的淬火之焰未熄,《大禹治水》片场模拟的史前洪水轰鸣犹在耳畔,一股更加润物无声却又沛然莫御的浪潮,已悄然漫过龙国精心构筑的“龙鳞铁甲”,浸润向世界的毛细血管——语言与文化的最深根基。
纽约,时代广场地铁站。早高峰的人流如同浑浊的河。
“借光!借光!让一让!” 一个背着巨大琴盒、头发染成彩虹色的白人朋克青年,嘴里叼着半块煎饼果子(包装袋上印着Q版孙悟空),用字正腔圆却带着点痞气的龙国语,在拥挤的人潮中奋力向前挤。他手臂上的新纹身墨迹未干——不是骷髅或玫瑰,而是一个遒劲有力的“龙”字。
旁边西装革履的华尔街精英正对着手机咆哮:“Listen! That deal is totally 不靠谱 (bù kǎopǔ)!他们就想坑我们!” 他烦躁地扯了扯领带,浑然不觉自己脱口而出的龙国词汇。
地铁呼啸进站,朋克青年挤到月台边缘,对着玻璃门反光理了理鸡冠头,突然用字正腔圆的龙国语,对着倒影里自己身后一个举着《哪吒闹海》海报、满脸雀斑的男孩喊:“嘿,兄弟!海报拿反了!哪吒的风火轮在下面!”
男孩一愣,手忙脚乱地把海报转正,涨红了脸,结结巴巴地用龙国语回:“谢……谢谢哥!”
车厢门打开,人流涌入。朋克青年挤进车厢,熟练地摸出龙国造的MP4,点开一个龙国短视频,外放响起字正腔圆的《论语》诵读:“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周围投来几道嫌弃的目光,他浑不在意,反而跟着摇头晃脑,用蹩脚的龙国语嘀咕:“说得对,学习使我快乐!”
伦敦,哈罗德百货奢侈品区。
一位珠光宝气的贵妇,正矜持地试戴一条镶满钻石的项链。柜姐笑容甜美,用最标准的伦敦腔介绍着设计理念。贵妇却兴趣缺缺,目光频频瞟向旁边柜台。
那里,一位穿着素雅旗袍的龙国女店员,正将一本装帧古朴、封面烫金云纹的线装书《道德经》放入精致的紫檀木礼盒,盒盖上浮雕着老子骑青牛出关的图案,旁边放着一枚小巧的“悟道”青玉书镇。
“Excuse me,” 贵妇打断柜姐,指着那礼盒,眼中闪着难以掩饰的渴求,“那个……我要那个龙国的‘Dao’书!还有那个小牛玉!” 她努力模仿着“道”的发音,生硬却坚决。
柜姐的笑容僵在脸上。她认得这位伯爵夫人,上周还嘲笑过邻居家孩子学龙国语“浪费时间”。
“夫人,那是非卖品,是我们龙国文化展区的……” 旗袍店员礼貌解释。
“我出双倍!不,三倍!” 贵妇直接打开鳄鱼皮手袋,“我的沙龙下个月主题就是‘东方智慧’,我必须拥有它!这能让我在姐妹里最有面子!” 她看向那本《道德经》的眼神,如同看着最顶级的珠宝。
柏林,洪堡大学汉学系。
曾经门可罗雀的报名处,如今排起了蜿蜒的长队,队伍里金发碧眼的年轻人占了大半。队伍前方,一个穿着印有“齐天大圣”字样T恤的德国小伙,正激动地大声说“我排到了!下学期就能上陈教授的‘《封神演义》与龙国上古神话体系’!使的后面排队的人群对他露出了羡慕的眼神
系主任办公室,头发花白的施密特教授看着手里厚厚一叠、远超招生计划数倍的申请材料,又看看窗外依旧不断有人加入的长队,苦笑着对助手摇头:“上帝……我们可能需要把礼堂改成教室了。龙国人拍的不是电影,是文化核弹的发射密码!现在全欧洲的年轻人,都疯了似的想破解它!”
这股席卷全球的“龙语热”与“典籍渴”,其源头精准地指向了龙国文化疆域扩张的核心引擎——遍布全球、正以惊人速度“野蛮生长”的孔子学院。
巴黎,塞纳河左岸。
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古老建筑外,脚手架林立。工人们正小心翼翼地将一块覆盖着红绸的巨大牌匾悬挂上门楣。下方,人头攒动,长枪短炮的媒体记者挤在最前。红绸落下——
龙国国家孔子学院(巴黎总部)
暨龙国典籍海外传播中心
牌匾上,苍劲有力的金色楷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下方一行法文小字。掌声雷动!
剪彩仪式后,内部开放参观。
明亮的穹顶阅览室内,一排排紫檀木书架散发着温润的光泽,如同沉默的智者阵列。书架上,并非只有四书五经。最显眼的位置:
烫金精装《全本绘图西游记》,插画由“灵韵引擎”渲染,每一幅都仿佛能跃出纸面;
《哪吒闹海》动画设定全集,线装影印《永乐大典·神话部》珍本,还有《大禹治水》的“淬炼手记”影印本,吴刚在虚拟洪水中挣扎的速写旁,是他潦草却力透纸背的批注:“水非敌,势可为友!”
穿着汉服或改良旗袍的龙国志愿者,微笑着为好奇的外国参观者演示如何用扫描仪扫描《论语》书页,触发孔子虚拟影像的AI双语讲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