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鳞奖的“紧箍咒”与周晓冉的轰然倒塌,如同两记重锤,狠狠砸在龙国影视圈浮华的泡沫上。资本噤若寒蝉,流量明星人人自危,各大剧组片场前所未有的“干净”起来——矿泉水洗澡的没了,八个助理前呼后拥的没了,连专门念台词的小姐姐都销声匿迹。片酬报价一夜腰斩,有价无市。
然而,这仅仅是风暴的前奏。
西山指挥中心,秦老的目光并未在“清源”的捷报上停留太久。他指尖拂过悬浮星图,停留在《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封神演义》等几个光芒璀璨的神话节点上,声音沉凝如金铁交鸣:“清除了杂草,该种什么庄稼?砸烂了泥胎,该塑什么金身?‘金鳞’之光,不能只照妖孽,更要照亮真正的巅峰!”
“龙鳞铁甲,不仅要硬,更要……精!”
京郊,香山会议中心。气氛与上次的凝重肃杀截然不同。松涛阵阵的会议室里,弥漫着一种近乎滚烫的创作激情与对技艺的极致苛求。
长条桌旁,除了上次的泰斗,还多了几位特殊人物:头发花白、眼神却锐利如鹰的国宝级摄影师顾卫国;以“一镜封神”、对光影苛刻到变态闻名的导演张大纲;还有几位刚从科研院所调来的材料学、工程学专家。他们的目光,都聚焦在会议室中央,那台由林阳系统兑换部件、工业部秘密基地赶工组装的庞然大物上——“角色淬炼舱·初代原型机”。
银灰色的金属舱体流线冷硬,表面密布着能量接口与传感器。透过厚重的观察窗,能看到内部结构复杂的光子矩阵与拟真环境模拟器。
“诸位前辈,各位专家,”林阳站在淬炼舱旁,声音沉稳,“‘淬炼舱’的核心,是利用高精度光子矩阵与神经反馈技术,在绝对安全的虚拟实境中,模拟角色所需经历的一切极端环境与精神冲击。”他手指在光屏上滑动,舱内景象瞬间切换:
烈焰焚身!熊熊烈火包裹着一个虚拟人影,热浪扭曲了空气,皮肤灼烧的痛感通过神经反馈真实传递!
滔天洪水!虚拟人影在灭顶的洪水中挣扎,窒息感、冰冷刺骨的水压、漂浮物的撞击感分毫不差!
千钧重压!人影背负着仿佛山岳的重量,骨骼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汗水瞬间浸透虚拟衣衫!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饶是见惯风浪的老艺术家们,也被这逼近真实的极端模拟震撼。
“演员进入前,需签署自愿协议,设定生理承受阈值。”林阳补充,“它能帮助演员真正‘成为’角色,而非‘扮演’角色。意志、体魄、精神共鸣,缺一不可。”
“好!好一个淬火成钢!”谢导演猛地一拍桌子,激动得胡子都在抖,“就该这么练!让他去虚拟兰考的风沙里滚!就让他去虚拟的滔天洪水中扛!没有这剥皮抽筋的痛,哪来直击灵魂的戏!”他眼中燃烧着炽热的光芒,仿佛看到了真正的表演艺术涅盘重生的路径。
“技术是手段,魂在人心。”李老师凝视着舱内挣扎的虚影,沉声道,“但有了这‘淬炼舱’,至少能把那些只肯在空调房里‘体验生活’的绣花枕头,彻底挡在门外!金鳞奖的门槛,就该设在这里!”他看向张导演,“张导,你的《大禹》,敢不敢用这‘火炉’?”
张导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如刀,他缓缓走到淬炼舱前,手掌贴上冰冷的金属外壳,感受着内部模拟洪水奔涌带来的轻微震动。“有何不敢?”他声音不高,却斩钉截铁,“我要拍的不是神,是血肉之躯以凡人之力对抗天灾的魂!这舱,就是铸魂的锤!”
“金鳞淬火计划”与“龙国影视精品工程”名单同步公布,如同一颗投入深潭的核弹。
《大禹治水》(史诗巨制·总导演:张导):
主演及重要配角,需通过“淬炼舱”模拟洪灾极限环境考核;
实地重建上古河道、部落遗址;
水利部、地质科学院全程技术支持,复原史前大洪水真实模型。
《万家灯火》(现实主义力作·总编剧:陈老):
编剧团队深入全国十大工业城市,与工人同吃同住三个月;
演员需在真实工厂车间轮岗一个月,掌握基本技能;
启用大量非职业演员,演绎真实人生。
《悟空传》(动画电影巅峰·总美术:顾导):
开发“灵韵渲染”引擎,突破次元壁;
动作捕捉启用“淬炼舱”模拟猴王灵动与桀骜;
音乐由国乐团采用复原古乐器实录。
名单一出,圈内哗然。有人望而却步,被“淬炼舱”的严酷吓退;有人热血沸腾,视其为登顶艺术殿堂的唯一阶梯。
第一个公开接受“淬炼”挑战的,是凭借《归途》中坚毅武官角色崭露头角、却因周晓冉事件被资本短暂冷落的青年演员,吴刚。
金鳞奖筹备组特批,对《大禹治水》主角“淬炼”过程进行部分直播。
直播画面切入“淬炼舱”内部监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