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宝玉从潇湘馆出来,赶忙问秋纹:
“老爷找我有什么事?”
秋纹笑着说:
“其实老爷没叫你。
是袭人姐姐让我来请二爷,我怕你不肯来,才故意骗你的。”
宝玉听了,这才放下心来,说道:
“你们请我也就罢了,何苦吓唬我!”
说着,便回到了怡红院。
袭人见状便问道:“你这好长一段时间都去哪儿了?”
宝玉回答:“去林姑娘那边了,聊起薛姨妈和宝姐姐的事儿,就多坐了一会儿。”
袭人又接着问:“你们都聊了些什么?”
宝玉便把自己和黛玉打禅语的事儿详细说了一遍。
袭人道:“你们啊,一点分寸都没有,好好说些家常闲话,或者探讨探讨诗句,那多好,怎么又聊起禅语来了呢?又不是出家的和尚。”
宝玉解释道:“你不懂,我们之间有我们的禅机,旁人根本插不上嘴。”
袭人笑着说:“你们参禅参得都入迷了,反倒让我们跟着猜哑谜。”
宝玉接着说:
“以前我年纪小,她也孩子气,所以我说话不小心,她就会生气。
现在我也注意了,她也不那么容易恼了。
只是她最近不常来,我又忙着念书,偶尔碰到一起,感觉好像生疏了些。”
袭人点头说:“本来就该这样。大家都长了几岁,怎么还能像小时候那样呢,也该有点分寸了。”
宝玉点头表示认同:
“我也明白。
现在先不说这个了。
我问你,老太太那边派人来说什么了吗?”
袭人回答:“没说什么呀。”
宝玉又说:
“肯定是老太太忘了。
明天不就是十一月初一吗,每年老太太那边都有个老规矩,要举办消寒会,大家聚在一起,喝酒说笑。
我今天已经在学房里请过假了。
可这会儿还没消息,明天到底去不去呢?
要是去了,白白请了假;
要是不去,老爷知道了,又要说我偷懒。”
袭人劝说道:
“依我看,你还是去的好。
你才刚念得有点起色,就又想休息。
我觉得你也该抓紧些才是。
昨天我听太太说,兰哥儿念书可认真了,他从学房回来,还自己读书写文章,每天晚上都忙到四更天才睡。
你比他大好多,又是叔叔,要是赶不上他,又该让老太太生气了。
倒不如明天一早去学房。”
麝月却不同意:
“这么冷的天,既然已经请了假,还去学房,肯定会被学房里的人说闲话。
既然这样,当初就不该请假呀。
这不明摆着是请了假偷懒吗。依我看,就该好好歇一天。
就算老太太忘了消寒会的事儿,咱们这儿就不能自己办个消寒会吗?
咱们自己乐一乐,不也挺好的?”
袭人反驳道:“都是你起的头,二爷更不想去了。”
麝月撇撇嘴说:“我不过是想乐一天是一天,可不像你,就想着好名声,好好使唤一个月,好多得二两银子!”
袭人啐了一口:“小蹄子,我跟你说正经话呢,你又在这儿胡搅蛮缠。”
麝月笑道:
“我可不是瞎扯,我这是为你好。
二爷上学去了,你就会嘟着嘴盼着二爷早点回来,好有人陪你说说话、逗逗乐。
这会儿又在这儿假装清高,何必呢!
我可都看在眼里呢。”
袭人正准备骂她,老太太那边派人来了,说道:
“老太太说了,让二爷明天不用上学了。
明天请了姨太太过来解闷儿,姑娘们可能也都会来家里。
史姑娘、邢姑娘、李姑娘她们都请了,明天要来参加消寒会呢。”
宝玉还没听完就高兴起来:
“可不是嘛,老太太最喜欢热闹了,明天不用上学,这可是名正言顺的了。”
袭人听了,也不再说什么。
那丫头便回去复命了。
宝玉这几天认真念了些书,早就盼着能玩一天了。
又听说薛姨妈会来,想着宝姐姐肯定也会来,心里十分欢喜,便说:
“快睡吧,明天早点起来。”
于是,一夜无话。
到了第二天,宝玉果然一大早就到老太太那里请了安,又到贾政、王夫人那里请了安,说明老太太今天不让上学,贾政也没说什么,宝玉便慢慢退了出来。
走了几步后,便一溜烟跑到贾母房中。
到了贾母房里,见众人还都没来,只有凤姐那边的奶妈子带着巧姐儿,后面跟着几个小丫头过来给老太太请安,奶妈子说:
“我家太太先让我带姑娘来给老太太请安,陪老太太说说话儿。
太太一会儿就来。”
贾母笑着说道:
“好孩子,我一大早就起来了。
等他们一直都不来,还好你二叔叔先来了。”
奶妈子便对巧姐儿说:
“姑娘,给你二叔叔请安。”
宝玉也问了声:“妞妞好?”
巧姐儿说:“我昨晚听我妈妈说,要请二叔叔去说说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