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卿那场未经预告的内心独白直播,如同投入平静水面的一颗深水炸弹,其引发的涟漪远远超出了她个人的预期。
#归晚的梦想与现实#
#漂泊的辛苦只有自己知道#
#先让家乡好起来再去追梦#
几个相关话题,凭借着直播中流露的真挚情感、个人奋斗与乡土情怀的交织,以及“乡村振兴”这一时代背景,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发酵、攀升,最终挤上了热搜榜的尾部。
无数陌生网友被这段故事打动,涌入“归晚演书”的账号。
“看哭了,想起了自己北漂的日子。”
“梦想很奢侈,但能像归晚这样先扛起责任更酷!”
“这才是新时代青年该有的样子,脚踏实地,不忘星空!”
“姐姐加油!我们等你拍戏那天!”
这股突如其来的巨大流量,不仅让“青山坳合作社”的账号粉丝数暴涨,连带着之前上架的笋干、酸菜也被一扫而空,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预售链接。村里人都懵了,接着便是狂喜,林永富更是连着好几天嘴角都咧到了耳根。
然而,流量带来的不只是赞誉和订单,还有形形色色的商业合作邀约和……来自娱乐圈的触角。
就在热搜热度尚未完全消退的几天后,一封措辞客气、来自一家影视制作公司的邮件,经由平台官方渠道,转到了岑卿的私信里。
发信人自称是某网剧《山那边的风》制片方的选角负责人。邮件里先是高度赞扬了岑卿的个人经历和目前的影响力,称其“极具故事性和正能量”,然后附上了一份简单的项目介绍和部分剧本。
对方开出的条件颇为诱人:一个戏份不少的女配角,人设几乎是照着岑卿现在的公众形象量身打造——一位心系家乡、利用网络带领村民致富的返乡女青年。片酬也远超林晚过去能接触到的任何角色。
岑卿点开剧本片段,初看之下,背景确实围绕着乡村展开,有直播,有山货,有与村民的互动。但仔细读下去,她的眉头渐渐蹙起。所谓的“乡村振兴”更像是一层华丽的外衣和背景板,核心剧情迅速滑向了霸道总裁式男主下乡考察,对女主一见钟情,继而展开各种土味情话和尴尬巧合的工业糖精剧情。女主的“事业线”沦为男女主感情发展的工具和衬托,那些真实的、充满汗水与智慧的乡村实践,被简化成了几句口号和几个摆拍的镜头。
这根本不是她所经历和正在奋斗的乡村图景,这只是一场披着“正能量”外衣、消费热点话题的悬浮言情剧。
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岑卿拿起手机,直接拨通了邮件里留下的联系电话。
接电话的是个声音干练的年轻女性,在岑卿表明身份和来意后,对方语气十分热情:“林晚小姐是吗?太好了!我们团队都非常欣赏您,觉得您简直就是这个角色的不二人选!您看什么时候方便,我们可以详细聊聊合同细节……”
“谢谢贵方的青睐,”岑卿打断她,语气平静而坚定,“但是,很抱歉,这个剧本,我可能无法接受。”
电话那头愣了一下,似乎没料到会被如此直接地拒绝:“林小姐,您是觉得片酬方面还可以商量吗?或者戏份……”
“不是片酬或戏份的问题。”岑卿清晰地说道,“我拒绝,是因为这个剧本并不真诚。它只是借用了‘乡村振兴’这个热门概念,却没有真正理解和尊重这片土地上正在发生的、真实而复杂的变革。它把一种沉重的责任和充满智慧的实践,简化成了谈情说爱的背景板。这与我回到家乡的初衷,以及我想通过自身经历传递的东西,是背道而驰的。”
对方试图解释:“林小姐,您要知道,影视剧需要艺术加工,需要爱情元素来吸引观众……”
“我理解商业逻辑,”岑卿再次打断,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但我个人无法接受用这种方式来‘演绎’我的故事和我的家乡。如果未来有机会参与影视创作,我希望那是一个能够真实反映乡村面貌、尊重劳动者智慧的作品,而不是一个浮于表面的‘蹭热点’之作。抱歉,浪费您的时间了。”
说完,她礼貌地挂断了电话。
房间里安静下来。岑卿看着窗外熟悉的景色,心中没有太多波澜。拒绝这个看似唾手可得、能快速接近“演戏”梦想的机会,她并不后悔。
她知道,真正的表演,应该源于对生活的深刻体察和对角色的真诚尊重,而不是对流量的妥协和对热点的消费。她想要站上的那个舞台,应该是干净的、有分量的。
这一次的选择,不仅仅是拒绝了一个不合适的剧本,更是她对“林晚”那份纯粹执念的回应,也是她为自己未来道路划下的一条底线。
喜欢今天也在努力拯救悲惨路人丁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今天也在努力拯救悲惨路人丁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