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行字像冰水一样浇在他心头——电影成功是概率,可现金流断裂却是近在眼前的悬崖。
他“啪”地一下把报表拍在桌上,震得旁边那半杯冷普洱漾了出来。
站在一旁的霍建宁和服装公司的经理心里同时一紧,连呼吸都放轻了。
郑硕猛地抓起桌上那支红笔,笔尖狠狠戳在报表下方“电影广告植入”那一栏,用力划了一道粗重的红线,几乎要把纸张戳破。
他抬起头,眼神锐利,语气不容置疑:“立刻联系许冠文导演。跟他说一下,在主角刘俊杰去百货公司试衣服那场戏里,加一句台词。”
他顿了顿,字句清晰地交代:“就让主角对着试衣镜,自然而然地说一句——‘凤凰牌的剪裁,够挺,穿着去见工(面试)都显得体面’。”
他放下笔,环视着眼前紧张的下属,语气稍微放缓,但分量更重了:
“听着,我们这不是在硬塞广告。是要把我们的牌子,巧妙地融进剧情里,要让观众觉得理所当然,好像主角的生活里就该有这个牌子。
许氏兄弟的喜剧为什么卖座?就因为拍的是普通人的日子,接地气,说的话、穿的衣服,都得是老百姓熟悉的味儿。
我们这批积压的西装和衬衫,款式都是最基础的,但面料和做工不差,要的就是让那些想找份体面工作的后生仔觉得,穿上它,能给自己涨几分信心。”
办公室里静悄悄的,只有窗外隐约传来的车流声。
郑硕这番话,像是一下子把压得人喘不过气的库存数字,变成了一个可以触摸、可以运作的商机。
原本悬在报表上的那支红笔,此刻仿佛成了破局的利器。
郑硕拿起最后那份广播公司的预算申请表,纸张很薄,但感觉却沉甸甸的。
上面罗列着发射塔设备、人员薪资、节目制作……每一项后面都跟着一长串数字,看起来简直像个填不满的无底洞。
旁边的霍建宁往前凑了凑,声音压得更低了,小心地提醒道:
“郑生,祁理士律所那边最新递过来的消息是,广播牌照的申请,就算一切顺利,最快也还要再等上一年半。”
郑硕没立刻接话,手指无意识地敲着那份预算表,办公室里只剩下哒、哒的轻响。
他沉默着,脑子里那个“灵魂AI”却已经在高速运转,冰冷的逻辑链条快速拼接:
【正面强攻广播牌照,时间成本与资金消耗过高。
最优路径:利用旗下《今日头条》报业现有的民生新闻内容优势,将其转化为每日五分钟的‘民生快评’音频节目。
借助现有关系网络,在友好电台试播,以最低成本测试市场真实反应,同时为未来积累潜在听众基础。】
思路瞬间清晰。他抬起头,眼里刚才的凝重散去了些,语气变得果断:
“建宁,广播塔的事,按照计划慢慢来,几页没用。”
他拿起红笔,在预算表上那个庞大的设备采购数字上划了个大大的叉。
“你去找找《香江电台》里相熟的朋友,跟他们商量一下。
我们把《今日头条》上最受欢迎的那个‘市井追踪’栏目,变成每天五分钟的音频评论,看能不能放在他们电台傍晚六点左右的时段播。”
他放下笔,身体微微前倾,解释道:“我们负责出内容,他们提供频道。
我们不出钱,或者只象征性给一点费用,算是合作。先试试水,看看听众反响怎么样。”
这个想法让他紧绷的神经稍微松弛了一些,这确实是个低风险、高效率的探路法子。
“好的,老板,我待会就吩咐下去。”霍建宁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
喜欢重生1973:AI重构香江商业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重生1973:AI重构香江商业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