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又看看围着东家院子分散而建的略低矮些的房子,连成了一片村落。这些房子就都是用黄泥建的,建的时候泥多草也多,所以屋墙都厚实,房梁用的材料也结实。好的泥房子其实住起来是冬暖夏凉的,只是古代穷苦的老百姓要考虑冬日保暖的问题,往往会把房子盖矮一点窄一点,这样冬天取暖的时候能省柴。
但是这个田庄的泥房子盖的不算低,陈苗进去看了,房梁挑高了,另外搭了阁楼架了梯子,阁楼上能堆放柴火和一些不怕射虫鼠蚁的干货。阁楼下用木板隔开了房间,糊上一层泥巴就是墙。
姜管事见陈苗对黄泥房子感兴趣,连忙解说道:“这是王匠人给画的建房图纸,废了一些木材,但是冬暖夏凉。原本那些佃户是要盖常见的泥房,表少爷却看到了王匠人的图纸,当即全部让盖了这样的。”
“挺好的,挺实用的。”陈苗从腰间解下钱袋,掏出五两银子递给姜管事,“姜叔,这五两银子你让人买两头羊,算是我和我父亲给干活的人晚上加个羊汤。我去兔棚看看,你们不用跟着了。”
姜管事连忙双手接过银子,他脸上堆起笑替所有的佃户道了谢,“姑娘,小的这就去安排,定让所有人都知道姑娘的心善。田庄建成姑娘还没来过,小的叫村里的孩子领着您去兔棚。”
陈苗看看那些躲得远远的小孩子们,想起离家的时候王永好给她装了一竹筒的蜜饯,于是去骡车上取了下来,主动走向那些孩子,笑着递给他们。
孩子们只看着,一时并不敢要,但见她一直举着,放在掌心的几颗蜜饯看起来就很甜很好吃,终于有嘴馋的孩子慢慢靠近陈苗,小心翼翼的伸手拿了一颗,然后怯生生的看了一眼陈苗。
“我叫陈苗,大家都叫我阿苗,这些蜜饯是我家自己做的,明年山里的果子熟了,我也教你们怎么做,你们要不要学?”陈苗一边说一边又往孩子们中间走了走。
第一个拿了蜜饯的孩子,傻愣愣的咬了一口蜜饯,甜的,她有些脏兮兮的小脸顿时笑开了花,对着她的小伙伴们说:“好吃,甜。”
孩子们见陈苗没有恶意,这才一个个都拿了一颗蜜饯就往嘴里塞。
陈苗看他们吃的高兴,也就不说他们的小手都是污垢,要先洗手后才能吃东西了,规矩这东西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养成的,还是以后想办法潜移默化的让他们改掉不讲卫生的坏习惯。要不她把仁义村的那些小屁孩带来玩几天,把讲卫生儿歌教会这些小屁孩。
姜管事看准时机,脸上堆满了如春日暖阳般和煦的笑容,转身面向一众孩子,和声说道:“这是我们田庄的东家,陈姑娘,你们先给姑娘请安。”
这群孩子的爹娘平日里受姜管事的管束,他们自然也会跟他们爹娘一样敬着怕着姜管事。虽说此时姜管事满脸和蔼可亲,可他们心里头还是不免有些怯意。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犹豫了片刻,才稀稀落落地开口,声音怯生生的:“姑娘好。”
陈苗见到孩子们的胆怯,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温柔的笑意。她又取出一两银子,递到姜管事手中,用孩子特有的清澈的清脆的嗓音说道:“姜管事,劳烦你顺便买点糕点给孩子们吃。”
姜管事赶忙双手接过银子,连连点头哈腰,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姑娘放心,小的这就去办。”
孩子们原本还有些拘谨的小脸,听到姑娘要给他们买糕点吃,顿时变得生动起来,眼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再开口说“谢谢姑娘”时,那声音清脆响亮,满是真诚与可爱。
陈苗看着孩子们天真无邪的模样,心里道:小样,看我还哄不住一群小屁孩。她再次瓦解了孩子们的防心,朗声问他们:“你们知道兔棚在哪儿吗?”
孩子们齐齐点头。
“姜管事,就让他们带我去吧。你忙你的去吧。”陈苗打发了姜管事,又看向陈斗,“爹,你跟我一起去吗?”
陈斗看着女儿,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显然对于陈苗随手就给了姜管事六两银子的事情他一点都不觉得奇怪。他父母还健在的时候,教过他一些御下手段,对待下人就要恩威并施。他点了点头对陈苗说:“去,爹跟你一块儿瞧瞧。”
几个孩子里最大的那个男孩往前挪了挪步子,仰着脸对陈苗说:“姑娘,兔棚在西边的坡底下,我领您去,那里可多兔子了。”
陈苗弯下腰,对那男孩笑了笑:“好呀,那就麻烦你了。”
男孩被她笑得有点不好意思,挠了挠头,转身就往西边走,其他几个孩子也赶紧跟上,一路蹦蹦跳跳的,刚才那点拘谨早就没了,还时不时回头看看陈苗和陈斗,小声议论着什么,眼里满是好奇。
陈斗走在陈苗身边,低声道:“这些孩子看着倒是机灵,就是瘦了点。”
陈苗“嗯”了一声,看着前面孩子们的背影,轻声说:“以后田庄的日子好起来,他们也能跟着好过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