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烬入水,清澈海水顿时浑浊翻腾。
搅拌需持续进行,促使海水充分反应,使杂质沉淀。
从开始搅拌到静置完成,通常需要半天乃至一天的时间。
待海水重新变得清澈,方可进入引卤水的阶段。
制卤池与晾晒盐田的结构不同,前者更深,底部平整,四周以砖石砌筑,侧壁设纱网覆盖的小孔,以便过滤杂质,获取纯净的卤水。
为提高卤水浓度的测量精度,岳山改进了传统方法。
盐田惯用莲子测定浓度,若莲子浮起,则表明卤水适宜析盐。
然而此法粗陋,盐场池子众多,单靠一枚莲子逐一测量,既不便携,也难以保证莲子规格一致,导致浓度误差,影响后续结晶。
岳山提议改用底部密封的竹筒,内置配重,测试其浮力。竹节更易获取且耐用,堪称细节之处的革新。
侯耀本是奉命协助岳山制盐,原以为自己是主导,不料竟在此处学得新法。
见竹节浮于卤水之上,侯耀松了口气,下令道:“开闸引水。”
至此,海盐制作进入最后一步——结晶。
阳光炙烤下,海盐如雪花般从水中析出,初时洁白如雪。
盐粒在光线下折射出斑斓光晕,景象令人赞叹。
“很好,收盐。”
首次制盐,侯耀全程监督,见成果喜人,难掩欣喜:“师爷,此盐成色上佳,比两淮所产更为洁白。”
他捧起盐粒细看,满意道:“品相极好。制成盐砖,呈送侯爷过目。若获认可,便可大规模投产。”
……
庭院落叶纷飞,秋风萧瑟,已是深秋时节。
天高云淡,岳山无暇赏景,眼下最紧要的是确保沧州城冬季仓储充足。
本地粮产不足以供养全府百姓,解决之道在于盐与棉的收益,以此换银购粮。
今冬尤为关键,若能避免百姓冻饿而亡,赈灾便算成功大半。
待冬小麦播种,来年收成便不再令人忧心。
沧州平原良田广袤,假以时日,粮食不仅能自给,还可外销他处。
九月初九,沧州无山可登,岳山只在院中设宴。
自铲除黄家后,他愈发忙于公务,常出城巡查各地进展。
田间禾苗的长势,沟渠水车的运转,岳山都一一核对过鱼鳞册的记录。
如此一来,陪伴姑娘们的时间便少了。
好在她们都懂事,岳山在外奔波越勤,她们越为他骄傲。
今日重阳,岳山总算歇了公务,专程回来陪她们。
既是设宴,自然少不了宾客。
薛宝钗带着莺儿、香菱前来赴宴,正帮着张罗——挂灯笼,摆果馔。
自上次在府衙留宿后,林黛玉与薛宝钗书信往来渐密。
但薛宝钗极少登门,连莺儿、香菱也来得少,往往传完信就红着脸告辞,绝不多留。
林黛玉百思不得其解。
紫鹃只涨红了脸不吭声。
雪雁冷眼瞧着,浑不在意——横竖这屋里的姑娘个个古怪。
譬如紫鹃姐姐,平日勤快,偏生岳将军回府次日总要赖床。
明日早饭又得我带着小丫头张罗吧?雪雁突然问道。
紫鹃正理碗箸,闻言回头:你若不愿,我去便是。
雪雁摇头:岳将军不是回来了么?你不是又要起迟?
紫鹃愣住,还未应答,忽觉身后被人拍了一记。转头正对上岳山含笑的脸。
嘀咕什么呢?还没收拾妥?
紫鹃揉着发烫的臀,低声道:这就好了,单等老爷入席。说着拽雪雁往偏席去。
为何不让我同岳将军说话?雪雁嘟囔着。
紫鹃塞了块糕给她:方才偷拿的,见老爷进来才躲开。
雪雁咬了一口皱眉:晨起剩的糕,也值得偷拿?
紫鹃吐舌:拿错了不成?
秋阳温煦,正是宴饮好时节。
后衙小院的菊花开得正好,花坛两侧立着落地屏风挡风,当中圆桌摆满珍馐。
薛家并非白吃——薛宝钗早将宴席膳食揽了下来。
薛宝钗特意从沧州丰字号的新酒楼调来几位大厨,在院中灶房为众人现场烹制佳肴。
为筹备这场宴席,她可谓煞费苦心。
桌上摆满珍馐美味:龙井虾仁、黄焖鱼翅、烧鹿筋、火腿鲜笋汤,皆是名馔佳品。众人相熟已久,省却客套寒暄,岳山举杯相邀,姑娘们便含笑执盏。
愿侯爷诸事顺遂,解民倒悬,福泽苍生。薛宝钗率先祝酒。此言一出,众人皆需应和。身旁莺儿猝不及防,酒盏悬在半空,暗自踌躇。
姑娘怎不早说有此环节...莺儿偷觑岳山,见他正含笑以待,只得嗫嚅道:祝侯爷精力充沛,枪出如龙!
席间顿时笑声盈耳。林黛玉掩口轻笑:枪出如龙尚可解作战场骁勇,这精力充沛又是何说法?薛宝钗亦投来疑惑目光。
香菱闻言涨红了脸。莺儿急忙解释:侯爷日理万机,精力充沛方能更好为民办事。紫鹃眼波流转,幽幽道:老爷精力还不够旺盛?要不你来试试?
岳山会意,暗自感慨那夜之事竟让她记挂至今,遂摆手笑道:罢了,权当是好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