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内群臣面面相觑,无人敢应。十常侍与朝臣们各怀心思,争论不休。
突然,灵帝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道精光:“简宇!简爱卿刚平定凉州,正是用兵之时!”
赵忠急忙道:“陛下,简将军刚经苦战,恐将士疲惫……”
“不必多言!”灵帝断然道,“拟旨:立刻晋封简宇为阿阳县侯,迁镇北将军,转任幽州牧,使持节,都督幽冀二州诸军事。即日率兵东出平叛!”
诏书随着八百里加急的快马,日夜兼程送往凉州。
金城郡守府内,简宇正与部下商议防务。突然门外传来急促的马蹄声,朝廷使者风尘仆仆地闯入府中。
“圣旨到!征西将军、凉州牧、安羌侯简宇接旨!”
简宇率众跪接圣旨。当听到“转任幽州牧,都督幽冀二州诸军事”时,他的心中一震。这分明是将整个北方的防务都托付给了他。
使者宣读完毕,低声道:“简将军,陛下还有口谕:北疆危殆,望卿速往平定。”
简宇郑重叩首:“臣必竭尽全力,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送走使者后,厅内一片寂静。典韦第一个忍不住开口:“大哥!这分明是十常侍的诡计!想让咱们去幽州送死!”
史阿冷静分析:“张纯、张举联合乌桓,拥兵十余万,确实不易对付。但这也是机遇。”
简宇沉吟片刻,目光坚定:“国家有难,义不容辞。恶来,立即整军,三日后出发。师兄,你先行一步,侦察敌情。”
接下来的三天,金城一片忙碌。简宇精选两万凉州精锐,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朝廷又安排董卓接任凉州,交接防务。
临行前夜,简宇独自登上金城郡城墙,望着这片他浴血奋战守护的土地,心中百感交集。
“大哥,都准备好了。”典韦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弟兄们都说,跟着大哥去哪都行!”
简宇转身,看到典韦和史阿并肩而立。三人的目光在夜色中交汇,无需多言,已是心意相通。
深秋的雒阳,梧桐落叶纷飞。
简宇率精锐骑兵抵达京畿,安排大军驻扎城外,只带典韦、史阿等三五人入城觐见。
皇城崇德殿内,灵帝罕见地正装端坐,十常侍与文武百官分列两侧。
“宣镇北将军、幽州牧简宇觐见!”
这里要说明的是,中平五年,时任太常刘焉向汉灵帝刘宏建言,提议用宗室、重臣为州牧,在地方上凌驾于刺史、太守之上,独揽大权以安定百姓。朝廷采纳了这一建议,废史立牧,以求一方安定。所以,简宇的职务也从刺史变成了州牧。
简宇一身戎装,大步走入殿中。甲胄铿锵,披风飞扬,顿时成为全场焦点。
“臣镇北将军、幽州牧简宇,叩见陛下!”他的声音洪亮有力,在殿中回荡。
灵帝竟亲自起身相迎:“爱卿速速平身!朕日夜期盼爱卿到来。”
简宇抬头,看到灵帝苍白的面容上带着难得的红光,眼中满是期待。
“前日卿速平凉州,斩王国,伤韩遂、退马腾,使羌人归附,逆贼远遁,朕心甚安!今北疆危殆,叛军猖獗。朕将重任托付爱卿,望卿不负所托!”灵帝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简宇郑重道:“臣必竭尽全力,平定叛乱,以报陛下!”
灵帝继续道:“简将军,粮草军械已备齐,另有三万京畿精锐随将军调遣。还有孙坚、鲍信等将领助阵。”
简宇点了点头。
灵帝又道:“朕已派刘虞先行前往幽州,协助爱卿平叛。”
觐见结束后,简宇立即前往军营点兵。孙坚、鲍信等将领早已等候多时。
孙坚率先上前,抱拳道:“久闻简将军威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简宇打量这位久闻大名的将领,见他虎背熊腰,目光如电,果然名不虚传。
之前长沙人区星反叛,自称将军,聚众一万多人,攻围城邑。朝廷任命孙坚为长沙太守,前往剿灭。
孙坚到郡,检选循吏,使之治民,并且明白交代:“你们只管好好对待善良百姓,好好处理官曹文书,按规矩办事。至于郡中盗贼,交我负责好了!”他说到做到,立即率领将士,谋划方略,仅一个月的工夫,就打败了区星,郡中震服。
当时,周朝、郭石等人也在零陵、桂阳一带起义,与区星遥相呼应。孙坚就越过郡界,前往征讨。这样一来,三个郡都得到了平定,秩序井然。孙坚也因此被封为乌程侯。
“孙将军客气了。今后还要倚仗诸位同心协力,共平国难。”
次日清晨,雒阳城外旌旗蔽日。
五万大军整装待发,刀枪如林,甲胄鲜明。简宇骑在骏马上,扫视着这支由凉州老兵和京畿精锐组成的军队。
“出发!”简宇一声令下,大军如长龙般向北行进。
典韦率铁骑为前锋,史阿带领斥候四处侦察,孙坚、鲍信各统本部兵马护卫两翼。
行军途中,简宇不时召集将领商议军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