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澈接过邀请函,指尖划过上面的“非遗传承·文娱互通”字样,突然想起去年在赤壁古战场和迈克尔的对话。那时候迈克尔还在纠结“如何让西方观众理解三国的谋略”,苏澈带他看了赤壁遗址的考古现场,给他讲“官渡之战”里的民生细节——现在想来,正是这些“尊重文化本质”的坚持,才让作品能跨越国界。
傍晚时分,王桂英的视频电话打了进来,屏幕里她手里举着一张刚剪好的“奖杯”剪纸,旁边站着几个年轻徒弟:“苏总,我们听说你拿奖了,剪了这个送给你!徒弟们都说,以后要剪出更多红楼故事,跟着你的项目走到海外去!”
“这荣誉也有你们的份。”苏澈笑着说,“下次海外巡演,我还请你们去现场剪剪纸,让外国观众看看咱们的手艺。”
挂了电话,苏澈走到落地窗前,看着窗外的江城夜景——临江的路灯亮了,像一串珍珠沿着江岸铺开;远处的《红楼VR体验馆》外,还有游客在拍照,手里举着剪纸书签和青瓷小摆件。他想起三年前刚启动“非遗+影视”项目时,有人说“这些老东西没人看”,有人说“做文化赚不到钱”,但现在,那些曾经被质疑的“老东西”,成了连接世界的桥梁;那些坚持“做有温度的文化”的选择,成了最珍贵的收获。
张岚走过来,递给他一份新的项目方案:“这是明年的计划,想把‘乡村影视计划’推广到海外,和东南亚的村落合作,拍他们的乡村故事,再融入中国的非遗元素——比如用苏绣做服饰,用青瓷做道具,搞一次‘跨文化乡村影视合作’。”
喜欢穿成穷学生,我用老歌火遍蓝星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穿成穷学生,我用老歌火遍蓝星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