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短剧收官的庆功宴刚结束,澈心工作室的灯光却依旧亮至深夜。一楼的展示架上,“三国收官纪念瓷偶”还沾着淡淡的釉香,刘备瓷偶手里的《三国志》竹简旁,新添了一份《历史影视专项基金》的首批资助名单,林默执导的《皮影里的故乡》续集、新人导演小宇的《宋代市井生活》赫然在列。苏澈坐在长桌前,指尖拂过名单上的名字,心里却在琢磨着另一件事——《三国》的成功证明了历史题材的潜力,但他总觉得,文娱创作不该只回望过去,更该关注当下人的困境。
桌角放着一叠泛黄的信笺,是原创扶持基金收到的投稿附言。最上面一封来自新人音乐人阿杰,字迹里带着压抑的颤抖:“我父亲患肺癌时,一瓶进口抗癌药要三万块,家里卖了房也只够买两瓶……后来他放弃治疗,说‘别为我拖垮这个家’。我写《药香》这首歌,就是想让更多人知道,有些人生病后,连‘活下去’都要拼尽全力。”苏澈摩挲着信笺边缘,想起穿越前地球的《我不是药神》,那句“我想活着”曾戳中无数人的心——蓝星的医疗环境虽比地球好,但“高价救命药”依旧是悬在患者头上的利剑,这样的故事,值得被搬上大银幕。
他闭上眼睛,集中注意力调出系统界面,指尖在“作品库-现实题材”分类里滑动。淡蓝色的光膜上,《我不是药神》的剧本大纲缓缓展开,熟悉的剧情框架与蓝星的社会痛点瞬间重合:程勇的小人物挣扎、吕受益的求生渴望、刘思慧的母性坚韧,每一个角色都像在蓝星真实存在过。系统自动弹出适配建议:“可将核心冲突调整为‘国产仿制药研发与专利保护的平衡’,贴合蓝星当前医疗政策,增强现实共鸣。”
“就它了。”苏澈在心里默念,指尖轻点屏幕,“蓝星版片名定为《生命的价签》——生命本不该有价格,但现实里,很多人却要为‘活下去’计算每一分钱。”
光膜瞬间刷新,金色的任务提示如流水般铺开:
【检测到宿主锁定现实题材核心IP《生命的价签》(改编自《我不是药神》),聚焦蓝星“高价救命药”社会痛点,符合第二阶段“影视崛起”中“现实题材突破”目标,现发布专项任务:】
【任务名称:打造首部现象级现实电影】
【任务目标:
1. 3个月内完成剧本打磨,需对接至少3位医疗专家、2位患者代表,确保剧情符合医疗常识与真实经历;
2. 6个月内确定主创团队,优先启用青年导演(如林默)、实力派演员,拒绝流量明星;
3. 电影上映后,推动蓝星医疗部门出台“抗癌药价格调控补充政策”,或引发公众对“药品可及性”的广泛讨论。】
【任务奖励:声望值点,解锁“医疗资源深度对接”权限(可调用国家级医院病例库、药品研发机构数据,为剧本提供权威支撑),获得“现实题材创作补贴”500万元。】
苏澈刚关掉光膜,张岚就抱着一叠文件走进来,脸上还带着庆功宴的红晕:“苏总,《三国》的海外重播合同刚签完,HBO Max想加播‘幕后文物解析’特辑,咱们要不要……”话没说完,就看到苏澈桌上摊着的“高价抗癌药调研数据”,眼神瞬间变了,“您想拍现实题材?”
“对,关于高价救命药。”苏澈把阿杰的信笺推给她,“你看这个,蓝星还有很多家庭在经历这些。咱们拍《三国》是为了唤醒历史记忆,拍这部电影,是想让更多人看到当下的困境,或许能推动一点改变。”
张岚读完信,眼眶微红:“我表姐去年也得了乳腺癌,进口靶向药每月要两万五,她现在只能靠国产仿制药维持……这个题材,太有意义了。”她立刻翻出影视部的导演储备名单,“林默之前拍过《小巷里的诊所》,讲社区医生的故事,对现实题材很敏感,让他来执导最合适;演员方面,顾琛老师之前说想挑战现实角色,他的演技能撑得起主角‘程勇’的复杂性;还有老戏骨赵娟,她演过患癌母亲,肯定能理解‘刘思慧’的心境。”
苏澈点头,拿起手机拨通林默的电话。电话那头,林默刚结束《皮影里的故乡》续集的筹备,听到《生命的价签》的题材,声音瞬间激动起来:“苏老师,我早就想拍这类故事了!之前在社区调研时,见过太多患者因为药价放弃治疗,我还整理了一摞采访笔记,明天就给您送过去!”
挂了电话,苏澈走到露台,夜风里带着瓷坊飘来的釉香。楼下,瓷坊老师傅正指挥徒弟搬新烧制的“生命主题”瓷偶——瓷偶是一个母亲抱着生病的孩子,手里握着一瓶“药”,釉色是温润的米白色,底座刻着“活下去”三个字。老师傅抬头看到苏澈,笑着挥手:“听说你要拍救人的电影,我烧了这个,祝你们拍得顺利!”
苏澈心里一暖,想起系统解锁的“医疗资源对接”权限,立刻联系了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的肿瘤科主任周明。周主任是国内顶尖的抗癌专家,听完电影构想,当即答应担任医疗顾问:“我可以带你们团队去病房调研,让演员和患者聊聊,也能给剧本把关——比如‘仿制药与原研药的疗效差异’‘患者的用药心理’,这些细节不能错,否则会误导观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