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蛇王朝的玄铁战车碾过黄河冰封的河面时,十八州的土地还残留着初春的寒意。燕京城点将台上,林越的太极真武万兽元神展开遮天蔽日的翅膜,深渊之力与气运金龙的紫气交织,在天幕上凝成一头衔着剑的巨蛇——这是“统一天下”的战旗,也是压垮天下平衡的最后一根稻草。
“传朕旨意,兵分六路。”林越的声音透过罡风传遍三军,“秦红率钢甲虎骑直取西秦,李青领万蛇水师顺江而下攻略南楚,拓跋烈带漠北铁骑横扫北辽……三个月后,会师中州。”
五十万大军的甲胄碰撞声震碎了河面的冰层,翼蛇群驮着传令兵冲上云霄,将战报送往九域各地。他们不知道,这道命令不仅是进军的号角,更是引爆天下大乱的火星——自万蛇王朝吞并大清、征服大元后,其余七大王朝本就如紧绷的弓弦,此刻终于被彻底拉断。
最先做出反应的是西秦。秦帝都咸阳的城墙连夜加高了三丈,街头巷尾贴满了“抗蛇保秦”的檄文,曾经相互倾轧的贵族们突然抱团,将国库的最后一点存银都换成了玄铁箭簇。西秦老将蒙战站在城楼上,看着远方天际掠过的翼蛇群,指甲深深掐进城墙的砖缝:“万蛇吞了大清和大元,下一个就是我们!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拼死一战!”
南楚的反应则更隐蔽。楚帝在朝堂上摔碎了传国玉玺的仿品,秘密召集了百越的蛊师、巫山的巫祝,甚至放出了关押在水牢里的“蛟人”——这些半人半兽的怪物曾是南楚的禁忌,如今却成了对抗万蛇兽王军团的底牌。楚相站在洞庭湖的龙舟上,望着水面下游动的巨大阴影,阴恻恻地笑:“林越有兽王,咱家有蛟军,看谁吞了谁!”
第二章:北辽盟,西秦固(雁门关·狼烟台)
北辽的狼旗在雁门关升起时,关外的草原正刮着能冻裂筋骨的寒风。辽帝耶律洪基亲自披甲,与赶来求援的西夏王在关隘上歃血为盟——他们身后,是十万披发左衽的骑兵,马鞍上挂着刚剥下的狼皮,狼头朝着南方万蛇王朝的方向,獠牙上还滴着血。
“万蛇破长城时,你我都得成阶下囚。”耶律洪基将一碗烈酒泼在地上,酒液在冻土上瞬间结冰,“我北辽出五万狼骑,你西夏派三万铁鹞子,守住这雁门关,让林越的铁骑尝尝咱们草原人的厉害!”
西夏王没藏讹庞摸着胡须上的冰碴,目光扫过关隘后的“陷狼坑”——那是深达丈许的壕沟,底部铺满了玄铁刺,上面覆盖着伪装的草皮。“光守不够,”他低声道,“我已派人联络西域的回鹘汗国,让他们袭扰万蛇的粮道。林越战线太长,拖也能拖垮他。”
两人正说着,关外突然传来翼蛇的嘶鸣。三只翼蛇驮着万蛇的斥候掠过关隘,辽军的床弩立刻发射,玄铁箭带着破空声追向蛇群,却被翼蛇翅膜掀起的罡风弹开。耶律洪基看着翼蛇消失在云层里,突然拔出弯刀砍下身边的木桩:“传我命令,让萨满祭司准备‘血狼咒’,明日就祭旗!”
与此同时,西秦的咸阳城已变成一座巨大的兵营。蒙战将全城的铁匠都赶到城头,日夜赶制“破甲锥”——这种三棱形的箭头淬过西秦特产的“腐骨水”,据说能穿透钢甲虎的鳞甲。更可怕的是城后的“地火窑”,工匠们将硫磺、硝石与火油混合,制成了能燃烧三日不灭的“火龙弹”。
“林越的兽王军团再厉害,也怕火攻。”蒙战对着沙盘上的万蛇军阵冷笑,“我在渭水两岸埋了三百个火窑,等他的钢甲虎骑渡河,就给他们来个火烧连营!”
城头上的士兵们正用猪油擦拭弓弦,一个年轻的弓箭手突然指着南方:“将军你看,那边的天空……”众人抬头,只见万蛇王朝的方向升起一道黑色的烟柱,烟柱中隐约有蛇影盘旋——那是秦红的先锋营已经抵达西秦边境的信号。咸阳城的空气瞬间凝固,连风都带着硝烟的味道。
第三章:南楚乱,百越反(洞庭湖·蛟人巢)
南楚的洞庭湖面上,漂浮着密密麻麻的竹筏。竹筏上站着的不是士兵,而是头插羽毛、身涂花纹的百越族人,他们手中的毒箭在阳光下泛着幽蓝的光——这些世代居住在丛林里的部落,原本从不参与王朝纷争,却被南楚的“蛊术胁迫”逼上了战场。
“林越的水师快到三江口了。”楚将站在楼船的甲板上,看着水底下不时翻涌的浪花,那里潜伏着南楚的秘密武器“蛟人”。这些被蛊术改造的怪物长着鱼鳞和利爪,能在水下憋气三日,最擅长凿穿船底。“告诉蛟人统领,等万蛇的战船进入洞庭湖,就把他们拖进水里喂鱼!”
话音未落,远处的水面突然炸开一道水柱。一艘万蛇水师的侦察船被从水下顶起,船板碎裂声中,传来士兵的惨叫和蛟人的嘶吼。百越族人立刻举起毒箭,却没人敢射向水里——他们怕误伤蛟人,更怕这些怪物上岸后连自己也一起攻击。
混乱中,一个百越少年突然吹起了骨笛。笛声尖锐刺耳,水下的蛟人竟开始躁动,有些甚至跳出水面,对着南楚的楼船嘶吼。“是‘驱兽笛’!”楚将又惊又怒,“这小子是万蛇的细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