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水之畔的襄阳城,今夜灯火如昼。
晋王袁绍平定荆州,下令在州牧府邸大摆庆功宴。府内觥筹交错,丝竹管弦之声不绝于耳。殿外甲士林立,火把的光芒映照着他们冰冷的铁甲,与殿内的暖意喧嚣形成鲜明对比。
袁绍高踞主位,身着亲王冕服,九旒珠玉之后,目光深邃如渊,面上带着一抹恰到好处的、属于胜利者的雍容笑意。他左手下首,是以颜良、文丑、张合、高览为首的河北旧将,人人意气风发,声若洪钟;右手边,则是以贾诩、程昱为核心的谋士集团,田丰、沮授、辛毗、许攸、董昭、徐庶、蒯良、蒯越等新旧谋士分列其后,举止或沉稳或审慎,眼神中皆闪烁着思虑的光芒。
然而,今夜宴席最引人注目的,却是那些新近归附、被特意安排在前列的身影。关羽、张飞并肩而坐,虽已归心,但关羽面沉如水,张飞环眼如炬,依旧带着沙场悍将的凛冽之气。诸葛亮羽扇轻摇,神态自若。文聘、黄忠、魏延、蔡瑁等荆州降将,则正襟危坐。更令人侧目的是,曾被周瑜送至北营、一直羁押的甘宁,今日竟也被安排在一角,其豪迈不羁的气质与周遭格格不入。简雍、孙乾、关平等刘备旧部,亦在席中。
袁绍举杯,声震殿宇:“诸公!今日荆襄平定,逆臣授首,此乃天子洪福,亦赖将士用命,群贤竭智!孤,谨以此杯,敬阵亡将士之忠魂,敬在座诸公之辛劳!愿我大汉,自此海晏河清,四海归心!”
“敬大王!”殿内群臣轰然响应,声浪几乎要掀翻殿顶。河北旧部更是激动,颜良、文丑等纷纷起身,满饮此杯。值得注意的是,关羽、张飞此次亦随之举杯,虽不似河北诸将那般狂热,却也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此景落入诸多有心人眼中,引得思绪万千。
颜良带着几分酒意,起身向袁绍敬酒:“大王!自河北起兵以来,我等追随大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如今荆襄豪杰亦入麾下,更是如虎添翼!末将敬大王!”
袁绍含笑饮毕,目光扫向荆州众人:“荆楚多才俊,孤早有所闻。今日得文聘、黄忠、魏延、蔡瑁等将军相助,何愁天下不定?”他特意点了荆州诸将之名,显是刻意安抚。
文聘沉稳起身:“蒙大王不弃,聘等必竭诚效力。”黄忠、魏延亦随之起身,声如洪钟:“愿为大王效死!”
此时,张飞按捺不住,哈哈一笑,声若巨雷:“说得好!都是好汉子!俺老张也敬各位一杯!往日各为其主,如今同殿为臣,往后并肩子杀敌,痛快!”他性子粗豪,这番话却颇得荆州武将好感,纷纷举杯回应。关羽虽未言语,亦微微颔首,凤目中的锐气似也缓和了几分。
就在气氛融洽之际,殿外传来通报:“江东孙伯符将军使者,张纮、诸葛瑾到——!”
众人目光齐刷刷望向殿门。只见张纮与诸葛瑾二人,身着江东文士袍服,从容步入殿中,向袁绍行礼。
“外臣张纮(诸葛瑾),奉我主吴侯之命,特来恭贺晋王殿下,平定荆襄,威加海内!”张纮言辞恭谨,但腰板挺直,不卑不亢。
袁绍笑道:“子纲先生,子瑜先生远来辛苦。伯符雄烈,坐断东南,孤心甚慰。然江夏之事,朝廷自有法度,望伯符勿要使孤为难。”
张纮正色道:“大王明鉴,周都督驻兵江夏,实为稳定地方,绝无他意。且江夏水网密布,非精熟水战不可守。我江东儿郎……”
“哼!”一声冷哼打断张纮,众人望去,竟是坐在角落的甘宁。他斜睨着江东使者,满脸不屑,“江夏水情,某了如指掌!江东水军虽强,也未必就能一手遮天!”他声若洪钟,带着一股江湖豪侠的桀骜。
张纮、诸葛瑾面色微变。甘宁之名,他们自然知晓,此人曾是纵横长江的水寇,后投刘表,又被周瑜设计送与袁绍,本以为是个囚徒,不料竟出现在此等场合,而且似乎……已被袁绍接纳?
程昱适时开口,声音冷峻:“江夏乃大汉郡县,如何镇守,朝廷与晋王自有决断,不劳江东费心。甘将军既已归顺,于江夏水文地理,自有建言。”
贾诩则慢悠悠地补充道:“孙将军和周都督的功劳,大王记在心里。然则,名分大事,不可逾越。使者远来辛苦,还是先饮宴吧。”
袁绍顺势举杯:“文和所言甚是。今日只论欢庆,不谈公务。二位使者,请。”
张纮、诸葛瑾见袁绍态度坚决,麾下谋士应对滴水不漏,甚至那甘宁都似乎成了对方筹码,心知今日难以讨得好去,只得按下话头,入席就坐。这一番交锋,虽未激烈争辩,但暗中的较量已让所有人感受到江北与江东之间那根无形的弦,愈发紧绷。
宴会间隙,袁绍目光落在那独自饮酒、气质彪悍的甘宁身上,心中已有计较。他对身旁的诸葛亮低语几句,诸葛亮微微颔首,羽扇轻摇。
稍后,诸葛亮借故行至甘宁席前,执礼甚恭:“可是锦帆甘兴霸将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