陨魔殿祭坛的金色光晕在晨光中泛着柔和的暖意,石峰盘膝坐在祭坛中央的青石板上,清邪剑斜插在身侧,剑身上的净化圣晶与祭坛铭文的光芒交织,形成一道细密的光网,将周围的微弱魔气彻底隔绝。灵溪蹲在他的肩头,小爪子里攥着一片半透明的铭文碎片——这是昨日阵玄从祭坛底座抠下来的,上面刻着几行模糊的上古文字,据说是解开“万灵锁魔阵”根源的关键。
石峰指尖凝起一缕灵气,轻轻拂过铭文碎片。碎片上的文字原本黯淡无光,接触到灵气的瞬间,突然亮起淡金色的光,文字如同活过来般在碎片上流转,最终定格成几行清晰的篆体:“万灵锁魔,以血为引,以魂为链,封魔神残魂于地心,待大帝归,破魔核,还天地清明。”
“大帝归?”石峰眉头微蹙,指尖的灵气停顿在碎片上方。他之前研究铭文时,从未见过“大帝”二字,难道这“大帝”指的是某个上古大帝?还是说……有其他深意?灵溪似乎察觉到他的疑惑,用小脑袋轻轻蹭了蹭他的脸颊,金色灵气注入碎片,碎片上的文字再次变化,浮现出一幅模糊的影像——画面中,一名身着金白战甲的修士,手持一把与清邪剑相似的长剑,将一团黑色的雾气(显然是魔核)按入地心,周围围着数十名修士,他们同时将精血注入封印,形成一道道血色锁链,将雾气牢牢锁住。
“原来如此……”石峰心中豁然开朗。这“万灵锁魔阵”并非单一阵法,而是上古修士们以“大帝”为核心,用自身精血与魂魄之力共同布下的封印——那名金白战甲修士,应该就是铭文里提到的“大帝”,而锁链则是由其他修士的魂魄凝聚而成,之前加固封印时发现的“锁魔链”,就是这些魂魄的残迹。
可新的疑问又涌上心头:大帝去哪了?为何只留下封印,却没有留下摧毁魔核的方法?还有,魔核的根源是“焚天魔神残魂”,这意味着之前的认知都错了——他们要摧毁的不是普通魔核,而是魔神的残魂,难怪魔核的力量如此强大,连清邪剑的净化之力都只能暂时压制。
石峰收起铭文碎片,起身走到祭坛边缘,指尖划过那些刻满铭文的石砖。之前涂的补阵膏还在散发着灵气,铭文的光芒比昨日更凝实,但他能清晰感受到,祭坛下方的魔核(魔神残魂)正在缓慢苏醒,之前被压制的魔气,正顺着封印的微小裂痕一点点渗出,只是被聚灵阵和守灵草暂时吸收,才没有显现出来。
“必须尽快找到根源,否则补阵膏的效力一过,封印还是会破。”石峰低声自语,重新盘膝坐下,将清邪剑横在膝上。他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将自身灵气缓缓注入祭坛——他想通过灵气与铭文的共鸣,唤醒更多隐藏的信息,或许能找到大帝的线索,或是摧毁魔神残魂的方法。
灵气顺着铭文游走,如同溪流汇入大海。刚开始,只有熟悉的加固符文在响应,可当灵气触及祭坛底座最深处的一块石砖时,突然传来一阵强烈的共鸣——那块石砖上的铭文从未被激活过,此刻却在灵气的牵引下,爆发出耀眼的金光,无数陌生的文字从石砖中涌出,在空中形成一道巨大的光幕,上面记载着“万灵锁魔阵”的完整起源:
上古时期,焚天魔神入侵大陆,生灵涂炭。一名名为“凌霄大帝”的修士挺身而出,联合各域强者,与魔神展开决战。最终,凌霄大帝以自身修为为代价,斩下魔神的一缕残魂,却无法彻底摧毁,只能联合众人布下“万灵锁魔阵”,将残魂封印于陨魔殿地心,并用自身精血与佩剑(清邪剑的前身)作为阵眼,压制残魂苏醒。大帝在封印完成后,因修为耗尽,化为一缕灵光,融入封印核心,留下“待吾归来,破魂灭魔”的预言。
“凌霄大帝……清邪剑的前身……”石峰猛地睁开眼睛,手中的清邪剑突然剧烈震颤起来,剑身上的金白纹路与光幕上的文字产生共鸣,光幕中竟浮现出一把与清邪剑一模一样的长剑,剑柄上刻着“凌霄”二字。原来,他手中的清邪剑,就是凌霄大帝当年的佩剑!难怪清邪剑的净化之力对魔核如此有效,因为它本就是压制魔神残魂的阵眼武器。
灵溪也激动起来,周身的金色灵气暴涨,它飞到光幕前,小爪子轻轻触碰光幕中的凌霄大帝影像。影像突然动了起来,大帝的声音如同洪钟般在殿内回荡:“后世持剑人,吾之残魂已融入封印,若魔核苏醒,需以清邪剑为引,注入大帝级修为,唤醒吾之力量,方能彻底摧毁魔神残魂。切记,需在魔核完全苏醒前,找到‘凌霄传承’,否则,大陆将再无生机。”
声音消散,光幕也渐渐淡去,只留下祭坛底座石砖上一道新的铭文——“凌霄传承,藏于陨魔殿地宫,需清邪剑开道,上古灵气引路。”
石峰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困扰多日的根源终于找到:魔核是魔神残魂,封印的关键是凌霄大帝的力量,而唤醒这力量的方法,就在陨魔殿的地宫里,需要清邪剑和灵溪的上古灵气(因为灵溪的灵气能激活上古铭文)。他抬手握住清邪剑,剑身上的共鸣更加明显,仿佛在指引他前往地宫的方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