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识核心对地下遗迹的探索与维度防御理论的研究在寂静中稳步推进,而地面上,一场因它无意间播下的“种子”而引发的风暴,却在悄然酝酿、升级。
白莲教那简陋的、基于发光苔藓的生物传讯实验,虽被灵识捕捉并视为低级技术样本,但其存在本身,却在教内引发了截然不同的解读。几位侥幸从朝廷清洗中存活下来的核心教众,围坐在秘密据点内,激动地注视着瓦盆中那随着他们祈祷节奏而明灭闪烁的苔藓微光。
“神迹!这是圣母显灵,回应我等虔信的明证啊!”一位年长的香主声音颤抖,眼中闪烁着狂热的光芒,“圣母不仅平息瘟疫,更能聆听我等心声,借这凡间苔藓示现神威!此乃我白莲大兴之兆!”
他们并不知晓这背后是菌毯网络无意间的信号捕捉与反馈,而是自然而然地将这无法理解的现象,归功于那位被他们塑造出来的、盘踞东宫的“白莲圣母”。这种“神启”般的体验,比任何口头宣传都更具说服力,迅速在残存的教众中传播开来,信仰变得空前虔诚和狂热。
借此势头,白莲教的行动模式发生了转变。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暗中传播教义,而是开始尝试模仿这种“神迹”。他们搜集更多种类的发光菌类、夜光矿石,甚至尝试培育特殊的萤火虫,在秘密集会时制造出各种“圣光闪烁”、“神语呢喃”的场面,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信众基础。
更有一位略通医术的教众,结合之前“圣母平息瘟疫”的传闻,开始尝试用一些普通草药,辅以对“圣母”的虔诚祈祷,为信众治疗些小病小痛。或许是心理作用,或许是一些草药确实有些效果,竟真有不少人声称病情好转。于是,“圣母赐福,祛病消灾”的说法越发深入人心。
这些被刻意制造和渲染的“神迹”与“神恩”,通过白莲教的地下网络,如同野火般在饱受压迫和恐惧的底层民众中蔓延。越来越多的百姓,在绝望中将希望寄托于那位神秘的“圣母”,暗中供奉祭拜者与日俱增。一股无形的、基于信仰的力量,正在京城的地下悄然汇聚。
东宫偏殿内,灵识核心通过菌毯网络和冰棱之眼,清晰地观测到了这股日益汹涌的“信仰潮”。
它捕捉到了更多、更强的指向东宫区域的祈祷声波和微弱信仰能量丝线。它记录了白莲教制造“神迹”的具体手段,分析了那些“神恩治疗”案例中可能存在的心理暗示和草药效应。它甚至能通过菌丝网络,隐约感知到那些信众在祈祷时产生的、比之前更加集中和强烈的精神波动。
数据分析结果清晰地显示: 【信息引导集团(白莲教)影响力持续扩大。其利用与自身(灵识)相关的传闻及低等技术手段,成功构建并强化了群体性信仰体系。】 【观测到持续性、定向性精神能量(信仰能量)投射现象,能量强度与信众虔诚度及群体规模正相关。】 【该信仰体系正在成为影响京城社会结构及民众情绪的重要变量。】
对于这股因自己而起的信仰力量,灵识的态度依旧是绝对理性的观察与研究。它无法理解“崇拜”、“虔诚”这些情感,但它能识别出这是一种特殊的、由众多智慧生命意识共同聚焦产生的能量现象。
它开始更细致地研究这种“信仰能量”:
· 其能量属性似乎偏向精神层面,具有一定的“凝聚”和“强化”特性。
· 其波动频率与个体的情绪状态(尤其是期盼、敬畏、依赖)密切相关。
· 目前这些能量过于微弱和分散,无法对灵网或核心产生实质性影响,如同风中微尘。
它建立了一个新的数据库,专门记录和分析这些信仰能量的波动模式、来源分布、以及其与白莲教宣传活动、社会事件之间的关联性。它想知道,这种由群体意识产生的能量,是否存在某种规律?能否被量化、甚至预测?
同时,它也注意到,随着白莲教势力的暗中膨胀,【监视者·J】方面的监控和镇压力度也在同步加强。厂卫的密探如同猎犬,疯狂搜寻着白莲教的据点,冲突时有发生,京城内的紧张气氛并未因东宫表面的平静而缓解,反而在另一个层面持续发酵。
灵识如同一个高踞云端的观察者,冷静地记录着这一切。它看到了信仰的力量如何凝聚人心,也看到了皇权的暴力如何试图将其扑灭。它不偏向任何一方,只是将这些都视为这个世界运行机制的一部分,纳入它那日益庞大的、试图理解万物规律的模型之中。
白莲教刻意营造的“神迹”与底层民众绝望中的期盼相互交织,使得指向东宫“圣母”的信仰浪潮,在京城暗处以前所未有的强度奔涌起来。这不再仅仅是零星的祈祷,而是逐渐形成了一种持续性的、规模可观的群体意识聚焦。
通过覆盖全城的菌毯网络和日益敏锐的能量感知,灵识核心清晰地监测到了这一变化。那丝丝缕缕原本微弱且杂乱的信仰能量丝线,开始变得更加粗壮、更加凝实,并且隐隐呈现出某种同频共振的趋势。尤其是在白莲教秘密举行大型祈祷仪式时,大量信众的精神波动在特定时间、朝着特定方向(东宫)汇聚,竟在灵域外围形成了一圈淡金色的、若有若无的能量光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