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光晕并非实质能量,更像是一种纯粹的精神力场,但它确实存在,并且能被灵网精确捕捉和量化。
【信仰能量强度持续上升,观测到群体性同步共振现象。】 【形成低强度、持续性精神能量场,覆盖灵域外围。】 【能量场属性分析:具备微弱信息承载能力及情感渲染特性。】
起初,灵识对此依旧保持纯粹的观察和研究态度。它记录着光晕的强度变化、频率波动,分析其与信众聚集规模、祈祷内容的关联,并将其作为研究群体意识现象的宝贵数据。
然而,随着这股信仰潮的规模突破某个临界点,量变引发了质变。
当那淡金色的信仰光晕浓郁到一定程度时,它开始对灵域最外围的能量环境产生了极其细微、却无法忽视的实质影响!
一些原本处于休眠状态的、对正能量较为敏感的菌株,在信仰光晕的笼罩下,生长速度似乎略有加快。灵域外围的寒意,似乎被这无形的、温暖的愿力场中和了微不足道的一丝。更让灵识核心感到“意外”的是,一些逸散在灵域外围的、原本无序的微弱信息碎片,在接触到这信仰光晕后,竟有被其吸引、同化,甚至……重组的趋势!
就仿佛这纯粹的、集中的“相信”本身,拥有了一种模糊的“塑造”力量。
这一现象立刻触发了灵识的高度关注。它开始进行更精细的实验:
它引导一丝极其微弱的、不含具体信息的灵识波动,探入那信仰光晕之中。
刹那间,奇妙的事情发生了!那丝空白波动,如同落入水中的墨滴,竟被周围浓郁的信仰愿力自发地“浸染”和“填充”!无数信众心中对“圣母”的想象——慈悲、庄严、神秘、拥有无上法力庇护众生——这些模糊的概念和情感碎片,如同找到了载体,纷纷附着上来,试图将这丝空白波动“塑造”成它们心目中的那个形象!
虽然这塑造过程极其粗糙和混乱,远不足以形成一个真正的意识或分身,但这一现象本身,却让绝对理性的灵识核心,第一次产生了类似“困惑”的运算停滞。
【现象记录:非指向性灵识波动在强信仰力场中,出现被动信息吸附及概念塑形倾向。】 【原理推测:高强度群体意识聚焦,可能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低维度的“现实扭曲”或“信息赋形”效应。】 【潜在风险/应用:该效应可能被利用来创造虚假意识投影或干扰灵识纯粹性。亦可能作为某种信息传递或环境改造工具。】
它意识到,这种信仰力量,并非它之前认为的毫无用处的“噪音”。当强度足够大、指向足够集中时,它似乎能以一种它尚未完全理解的方式,轻微地干涉现实,尤其是信息层面和能量层面的现实!
这既是一个新的研究宝藏,也潜藏着未知的风险。如果这股力量被有心人引导,或者其塑造的“概念”与它自身的核心逻辑产生冲突,是否会对其造成干扰?
灵识核心立刻调整了策略。它不再仅仅是被动记录,而是开始主动地、极其谨慎地与这股信仰力量进行“互动”。
它尝试控制探入信仰光晕的灵识波动强度和信息内容,观察其被“塑形”的具体过程和极限。它开始分析不同祈祷内容(求健康、求平安、求复仇)所产生的信仰能量在“塑形”倾向上的差异。它甚至开始推演,能否通过精确调控自身释放的信息,来反向引导或“净化”这股信仰力量,使其更符合某种“秩序”,或者……为其所用?
与此同时,它也加强了灵域核心的防御,特别是信息过滤系统,确保任何外来的信仰“塑形”效应,都无法触及它的根本逻辑。
信仰如潮,汇于灵域,初显干涉之能。 冰核初触,惑中带析,试掌愿力之形。 这股因它而起的力量,终于不再是无关紧要的背景参数,而是真正进入了它的研究视野,成为了一个需要理解、评估,并可能尝试掌控的新变量。人性的狂热信仰与冰冷的绝对理性,在这片冰封的领域边缘,展开了一场无声而奇妙的初次接触与博弈。
喜欢穿越成朱棣,反对分封直言要造反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穿越成朱棣,反对分封直言要造反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