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李锦荣而言,她说的这些并不是空谈。
原本生活在大晋的那一世,她是皇家公主,后来嫁给摄政王萧策;在打理好公主府所有事宜之余,耳濡目染之下,也学会了萧策的不少治国策略与手段。
上一世穿越到大梁,先是女将星领兵征战,而后嫁给太子顾承宇,后又成为皇后,与他共治天下;无论是领兵之才,还是处置朝政,于她都变成了寻常事。
这一世虽然是91号所言天崩开局,可还有卫国公府为原身留下的资财;有财,有人,便已具备起事的先决条件,李锦荣坚信自己能做到。
且她决定起兵谋反,不只是如今的处境令她想要奋起反抗,还与她之前两世的经历有关;大晋与大梁都是大一统王朝,而如今的雍朝却是与其他几国并立于世;不只王朝内部各种争斗不断,就是四国之间也时有战火,百姓的日子并不安稳。
李锦荣的目的并不是夺得雍朝天下如此简单,她更想建立大一统王朝,还天下真正的安稳。
而李阔自然做不到全然相信少主之言,但刻在骨子里的忠诚令他唯命是从;既是少主的决定,那他与其余国公府旧部,便誓死追随少主,无论最后结果如何。
这一次沟通之后,李阔再不怀疑少主的任何决策,反倒是更加小心谨慎执行少主所令。
一行人经过半月连着赶路到达潜龙潭之时,还忠心于卫国公府的三百旧部也终于集齐,李无咎留下的资财也尽数转移到这里;雍朝人最忌讳的潜龙潭,悄无声息进入基建模式。
只用了两日的时间,李锦荣与李阔及工匠们交代清楚建立山寨的图样,便交给一个管事负责;李阔则按照少主的吩咐,多次带人下山,悄悄“招兵买马”,山上的人越来越多。
李锦荣则亲自挑选人,组建最早的战队,并亲自教授这些人各种功夫与阵法;不只如此,她还选出十几个稍有学识之人,为山上所有人教授课业。
于此同时,山上还建立一处兵工厂,先打造轻便武器;李锦荣又建立商队,令他们与四国通商,既为山上搜罗各种人才,也交换山上需要的各种物资。
无人知晓时,被誉为不详之地的潜龙潭每日都悄无声息变化一点···
李锦荣在潜龙潭忙的热火朝天,雍朝都城却因为她的消失更加乱象纷纷。
那一日卫国公府大火,紧接着禁军关闭城门搜人,都城中到处都是行迹匆匆之人;开始百姓们还忙着议论关于太子与大理寺卿谢云深的那点私情,而后随着卫国公府大火,到底是唤醒了一点人们的良知,纷纷涌到国公府附近欲帮忙救火。
到了才看到府邸周围重兵把守,而后府里不时传来打斗声,却并无人真心救火;围观的百姓逐渐生疑,再结合太子与相府合谋欲害国公府遗孤的流言,人们的表情越来越凝重。
有那文人举子们,先低声讨论自己的猜测,只怕皇家与五大望族一直都想得到卫国公府的传承与资财;若真是如此,今日的大火,只怕不是如此简单。
最令他们心中生疑的,如此阵仗的满城搜捕,哪里是禁军口中的刺客,只怕也与卫国公府有关。
尤其百姓们想要进府救火却被禁军驱逐之后,各种各样的猜测越来越多;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质疑,卫国公府中的人都何去何从。
而后又有确切消息传来,陛下今日召见李锦荣,然而御前奏对之后,人却从皇宫中莫名其妙没了踪迹;还有消息说,李锦荣并不是在皇宫中不见的,而是出宫后,返回相府的路上遭到刺杀。
于是,当日便有不少人聚集在相府周围,探听关于李锦荣的消息;相府进出的下人都成了这些人的目标,或拦下直接问,或有人暗中收买询问;而这些聚集在相府周围的人,也不只是自发关心忠烈遗孤的百姓,还有不少其他家族安排的探听消息之人。
回到相府的谢修远还来不及找苏氏姑侄算账,便得知府外忽然多了不少人,当即下令关闭府门;可整个相府连主子带下人几百口,又不曾提前预知此时情形,这么多张嘴等着吃饭,负责采买的下人还需出入。
做不到真正的关闭府门,便给了外面那些人可趁之机,各种版本的传言也随之而出;都城的百姓们才知忠烈遗孤在相府的日子并不好过,不只丞相夫人嫌弃想要解除婚约,还有其侄女为李锦荣添堵。
也是此时,人们才知平日里光风霁月的小谢大人,实则早想着左拥右抱;一边舍不得卫国公府的遗产不愿解除婚约,倒想出降妻为妾的卑劣主意,一边还与母族表妹打得火热,欲借其遮掩与太子的私情,更是为了搓磨忠烈遗孤···
等到谢修远察觉到不对严令彻底关闭府门时,各种各样的流言已经传遍都城;偏这时,在陛下面前立下军令状的谢云深浑身是伤被人抬回来,却不知他是被何人所伤。
派出那么多人手,却到现在都不知李锦荣踪迹的谢修远本来就焦头烂额,见长子重伤昏迷被抬回来,已是彻底慌乱;先顾不得其他,急令府医诊治,他自己则来回焦灼踱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