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时的梆子声刚掠过雍亲王府的高墙,江兰便抱着刚登记完的书信册,快步往西跨院走。寒风卷着残雪打在布衫上,却没让她放慢脚步 —— 方才在书房,她亲眼见吴嬷嬷身边的小丫头因 “跪拜时臀部抬得过高”,被来查岗的总管嬷嬷厉声训斥,那小丫头哭着辩解 “已经按规矩跪了”,却还是被罚抄《宫廷礼仪要则》五十遍,连晚饭都没吃上。
这一幕像根细针,扎在江兰心里。她想起初见胤禛时,自己虽按周嬷嬷教的规矩跪了,却也只是勉强合格;昨日苏培盛来杂役房打听她的事,她回话时虽平稳,却因紧张忘了 “垂眸时目光不能超过脚尖” 的细节 —— 这些在她看来 “无伤大雅” 的疏漏,若换在正院或朝堂场合,说不定就是 “对主子不敬” 的大错。
“规矩不是应付,是保命的根基。” 江兰在心里默念。她很清楚,自己能被调去书房、被苏培盛留意,不过是占了 “识字” 和 “递书签冷静” 的便宜。可在这等级森严的王府,光有这些远远不够 —— 礼仪不到位,再大的本事也没机会施展;若因礼仪出错惹了主子不快,之前所有的努力都会付诸东流。
回到西跨院时,其他宫女正围着灶台热晚饭,糙米粥的香气混着寒气飘在院子里。江兰没急着去盛饭,而是走到正坐在炕边缝补布衫的小翠身边,轻声说:“小翠,能不能跟你请教点事?”
小翠抬起头,见江兰神色认真,便放下针线:“江兰姐,你说,啥事儿?”
“我想跟你学学宫廷礼仪。” 江兰的声音压得很低,怕被其他人听见,“比如见不同身份的人该怎么跪拜,回话时该注意啥,还有走路怎么才能更稳、更轻…… 我总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
小翠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了然的笑容:“你是想把礼仪练得更熟?也是,你现在在书房当差,见的人身份都高,礼仪确实得讲究。我在王府待了三年,跟着周嬷嬷学过些,我教你!”
两人找了个僻静的柴房 —— 这里平时堆放杂物,少有人来,正好用来练习。小翠先从 “跪拜礼” 教起,她屈膝跪在柴房的干草堆上,动作缓慢而标准:“见主子或福晋,得行‘全礼’—— 双脚并拢,膝盖先轻触地面,然后小腿贴紧干草(地面),臀部不能完全坐在脚后跟上,要留三分空隙,这样主子让‘起来’时能快些;双手放在大腿外侧,指尖要贴紧裤缝,不能歪;头要埋得低些,目光只能看身前的干草,不能乱瞟。”
江兰跟着跪在干草上,膝盖刚碰到硬邦邦的地面,就传来一阵刺痛 —— 她白天在书房跪迎吴嬷嬷时,膝盖就有些发红,此刻再跪,更是疼得发麻。她学着小翠的样子调整姿势:双脚并拢,膝盖对齐,臀部微微抬起,双手贴紧裤缝。可刚坚持片刻,就觉得腰有些酸,忍不住想往后仰。
“腰别松!” 小翠连忙提醒,伸手轻轻扶了扶她的后背,“要把腰挺起来,别含胸,不然看着没精神,主子会觉得你不恭敬。你试试把肚子往里收点,用腰腹的力气撑着,这样能省力些。”
江兰依言调整,将腹部微微收紧 —— 这动作让她突然想起护理课上的 “核心肌群训练”,老师说过 “核心稳定能支撑全身姿态,减少疲劳”。她试着用控制核心的方法稳住腰背,果然,腰酸的感觉减轻了不少,姿势也比刚才挺拔了些。
“对,就是这样!” 小翠笑着点头,“再试试‘半礼’—— 见管事嬷嬷或苏公公这样的近侍,不用完全跪下去,单膝点地就行,手要放在膝盖上,头低到能看见自己的手。”
江兰跟着练单膝礼,一开始总掌握不好平衡,单膝点地时身子会往一边歪。她索性找来两块平整的石头,放在膝盖下方,对着柴房墙上挂着的破铜镜(这是杂役房淘汰的旧镜,镜面有裂纹,却能勉强照出人影)反复调整:先练单膝落地的角度,确保膝盖正对前方;再练手的位置,确保双手自然搭在膝盖上,不高不低;最后练低头的幅度,直到从镜中能看到自己的手,却看不到上方的景象。
练了约莫一个时辰,江兰的膝盖已经红得发紫,碰一下就疼。小翠看着不忍心,从怀里掏出一块旧布巾,递给她:“垫在膝盖上吧,能少疼点。我当初学的时候,膝盖也跪青过,过几天就好了。”
江兰接过布巾,垫在膝盖下,却没停下:“没事,多练练就能适应了。你再教教我回话的规矩吧?”
小翠便接着讲:“回话时要先称‘奴才’,再把话说清楚,不能拖泥带水;主子问一句,你答一句,别多话;要是没听清主子的话,不能直接说‘没听清’,得说‘奴才愚笨,请主子再吩咐一遍’;回话时声音要稳,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刚好能让主子听清就行,还要看着主子的衣角或胸口,不能抬头看脸。”
为了让江兰更直观地理解,小翠还模拟了 “主子问话” 的场景:“要是主子问‘今日书信登记完了吗’,你该怎么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