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丁巳年开始,到己未年结束,共三年时间。
晋安帝义熙十三年(丁巳年,公元 417 年)
春季,正月,甲戌日(初一),发生日食。
后秦主姚泓在前殿召集百官朝会,因国内外形势危急紧迫,君臣相对而泣。征北将军、齐公姚恢率领安定镇户三万八千人,焚烧房屋,从北雍州向长安进军,自称大都督、建义大将军,向各州郡发布檄文,声称要铲除君主身边的恶人;扬威将军姜纪率领部众归附他,建节将军彭完都放弃阴密,逃回长安。姚恢抵达新支,姜纪劝姚恢说:“国家的重要将领、主力军队都在东方抵御晋军,京城空虚,您应火速率领轻装部队袭击长安,一定能攻克。” 姚恢不听,反而向南进攻郿城。镇西将军姚谌被姚恢击败,长安上下大为震动。姚泓紧急派遣使者征召东平公姚绍,又派姚裕及辅国将军胡翼度驻守澧水西岸。扶风太守姚俊等人都向姚恢投降。东平公姚绍率领各军向西返回,与姚恢在灵台对峙;姚赞留下宁朔将军尹雅担任弘农太守,守卫潼关,也率军返回长安。姚恢的部众看到朝廷军队从四面聚集,都心生恐惧,他的部将齐黄等人前往朝廷大军处投降。姚恢进军逼近姚绍,姚赞从后方夹击,姚恢的军队大败,姚恢及其三个弟弟都被杀死。姚泓对姚恢的死深感痛惜,用公爵的礼仪安葬了他。
太尉刘裕率领水军从彭城出发,留下儿子彭城公刘义隆镇守彭城。朝廷下诏任命刘义隆为监徐、兖、青、冀四州诸军事、徐州刺史。
西凉公李暠病重,临终前嘱咐长史宋繇说:“我死后,世子(李歆)就像你的儿子一样,你要好好教导他。” 二月,李暠去世,下属官员拥戴世子李歆为大都督、大将军、凉公,兼任凉州牧。李歆宣布大赦,改年号为嘉兴。尊奉母亲天水人尹氏为太后,任命宋繇总领三公府事务(录三府事)。追谥李暠为武昭王,庙号太祖。
西秦安东将军木弈干进攻吐谷浑的树洛干,在尧杆川击败树洛干的弟弟阿柴,俘虏五千多人后返回。树洛干逃到白兰山据守,因羞愧愤怒而生病,临终前对阿柴说:“我的儿子拾虔年幼弱小,如今把大事托付给你。” 树洛干去世后,阿柴继位,自称骠骑将军、沙州刺史。追谥树洛干为武王。阿柴逐渐用兵吞并周边的小部落,疆域达到数千里,最终成为强国。
河西王沮渠蒙逊派遣将领袭击乌啼部,大败该部;又进攻卑和部,降服了该部。
王镇恶进军渑池,派遣毛德祖到蠡吾城袭击尹雅,活捉了他,尹雅杀死看守后逃走。王镇恶领兵径直前进,抵达潼关。
檀道济、沈林子从陕北渡过黄河,攻克襄邑堡,后秦河北太守薛帛逃往河东。两人又在蒲阪进攻后秦并州刺史尹昭,没能攻克。另一路将领进攻匈奴堡,被姚成都击败。
辛酉日,荥阳守将傅洪献出虎牢,投降北魏。
后秦主姚泓任命东平公姚绍为太宰、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授予他黄钺(象征专杀之权),改封鲁公,让他统领武卫将军姚鸾等五万步兵、骑兵守卫潼关;又派遣另一将领姚驴救援蒲阪。
沈林子对檀道济说:“蒲阪城坚固、兵力充足,不能迅速攻克,进攻会伤亡惨重,围困又会拖延时间。王镇恶在潼关,兵力孤单薄弱,不如与王镇恶汇合,合力争夺潼关。如果拿下潼关,尹昭的蒲阪自然会不攻自溃。” 檀道济听从了他的建议。
三月,檀道济、沈林子抵达潼关,后秦鲁公姚绍领兵出战,檀道济、沈林子奋力进攻,大败姚绍,斩杀、俘获的敌兵数以千计。姚绍退守定城,占据险要地形抵御晋军,对众将说:“檀道济等人兵力不多,孤军深入,不过是加固营垒等待后续援军罢了。我们分兵切断他们的粮道,就能坐擒他们。” 于是派遣姚鸾驻守大路,以切断檀道济的粮道。
姚鸾派遣尹雅领兵与晋军在潼关以南交战,尹雅被晋军俘虏,晋军准备杀他。尹雅说:“我前些日子就该被杀,侥幸逃脱到现在,死本是心甘情愿。但少数民族与汉族虽然不同,君臣大义却是一致的。晋军以大义出兵,难道就不能让后秦有坚守节操的臣子吗!” 晋军于是赦免了他。
丙子日夜间,沈林子率领精锐士兵袭击姚鸾的军营,斩杀姚鸾,杀死他的士兵几千人。姚绍又派遣东平公姚赞驻守黄河岸边,以切断晋军的水道;沈林子进攻姚赞,姚赞战败逃走,返回定城。薛帛占据河曲,前来投降晋军。
太尉刘裕率领水军从淮河、泗水进入清河,准备逆流西上,先派遣使者向北魏借道;后秦主姚泓也派遣使者向北魏请求救援。北魏国主拓跋嗣让大臣们商议此事,大臣们都说:“潼关是天然险要之地,刘裕用水军进攻,难度很大;如果他登岸向北入侵,形势就会变得容易。刘裕声称讨伐后秦,他的真实意图难以预测。而且后秦是与我们有婚姻关系的国家(北魏曾娶后秦公主),不能不救援。应当出兵切断黄河上游,不让刘裕的军队向西进军。” 博士祭酒崔浩说:“刘裕图谋后秦已经很久了。如今姚兴已死,儿子姚泓懦弱无能,国家又有很多内乱。刘裕趁后秦危难讨伐,他的目标必定是攻克后秦。如果我们阻断黄河上游,刘裕会心生愤怒,必定会登岸向北入侵,这样我们就成了替后秦承受攻击的一方。如今柔然侵犯边境,百姓粮食又匮乏,如果再与刘裕为敌,发兵南下救援后秦,北方的柔然就会入侵得更深;救援北方,南方的州郡又会陷入危险,这不是好计策。不如借水道给刘裕,听任他向西进军,然后我们驻军阻断他的东归之路。如果刘裕攻克后秦,必定会感激我们借道的恩情;如果他失败,我们也不会失去救援后秦的名声。这是两全其美的计策。况且南北风俗不同,即使我们放弃恒山以南的土地,刘裕也必定不能用吴越地区的士兵与我们争夺黄河以北的土地,他怎么能成为我们的祸患呢!为国家谋划,只应考虑对社稷有利,难道要顾及一个嫁过来的女子(指后秦公主)吗!” 商议的大臣们仍说:“刘裕向西进入潼关,就会担心我们切断他的后路,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他如果北上,姚氏必定不会出关帮助我们,看形势他一定会声称向西,实际却北上入侵。” 拓跋嗣于是任命司徒长孙嵩统领太行山以东的军事,又派遣振威将军娥清、冀州刺史阿薄干率领十万步兵、骑兵驻守黄河北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