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辛亥年(公元231年)开始,到甲寅年(公元234年)结束,一共四年。
魏明帝太和五年(辛亥年,公元231年)
春季,二月:吴主孙权授予太常潘濬符节,命他与吕岱统领五万军队讨伐武陵五溪蛮夷。潘濬的姨表兄弟蒋琬是蜀汉诸葛亮的长史。武陵太守卫旍(jīng)上奏说潘濬派密使与蒋琬联系,似乎有投靠蜀汉的打算。孙权说:“潘承明(潘濬字)不会做这种事。”立即把卫旍的奏表封好给潘濬看,并召回卫旍,免去他的官职。
卫温、诸葛直的军队在海上航行了一年多,士兵因瘟疫疾病死了十分之八九。亶洲(传说中地名,或指日本)极其遥远,最终没能到达,只俘虏了夷洲(台湾)数千人返回。卫温、诸葛直因无功被处死。
蜀汉丞相诸葛亮任命李严(此时已改名李平)为中都护,代理丞相府事务。诸葛亮亲自率领各军北伐,包围祁山,用木牛(一种运输工具)运粮。当时魏国大司马曹真病重,魏明帝命令司马懿西进屯驻长安,统领将军张合、费曜、戴陵、郭淮等抵御诸葛亮。
三月:邵陵元侯曹真去世。
从去年十月到今年十月:一直没下雨(旱灾)。
司马懿命费曜、戴陵留下四千精兵守卫上邽(guī,今甘肃天水),其余军队全部出动,西进救援祁山。张合建议分兵驻扎在雍县(今陕西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司马懿说:“如果估计前锋部队能独自抵挡敌军,将军你的话是对的。如果前锋不能抵挡敌军而被分割成前后两部,这就像当年楚国的三军被黥布(英布)各个击破一样。”于是全军推进。诸葛亮分兵继续包围祁山,自己亲率主力到上邽迎战司马懿。郭淮、费曜等拦截诸葛亮,被诸葛亮击败。诸葛亮趁机大量收割上邽的麦子,随后与司马懿在上邽以东相遇。司马懿收拢军队,凭借险要据守,不与蜀军交战,诸葛亮只好率军返回。司马懿尾随诸葛亮到达卤城(今甘肃天水、礼县之间)。张合说:“他们远道而来迎战我们,求战不得,认为我们利在避免决战,想用持久战来拖垮他们。况且祁山守军知道主力就在附近,人心自然稳固。我们可以停驻在此地,分出一支奇兵,包抄到蜀军后方,不应该这样进逼却又不敢交战,白白丧失人心。现在诸葛亮孤军深入,粮食又少,很快就要撤退了。”司马懿不听,继续尾随蜀军。追上后,又登山扎营,不肯出战。贾诩、魏平多次请战,甚至说:“您畏惧蜀军如同畏惧老虎,就不怕天下人耻笑吗!”司马懿很不高兴。将领们都纷纷请战。夏季,五月,辛巳日:司马懿终于命张合攻击包围祁山南围的蜀将何平(王平),自己从中路进攻诸葛亮。诸葛亮派魏延、高翔、吴班迎战,魏军大败,蜀军缴获铠甲头盔三千件,司马懿退回大营坚守。六月:诸葛亮因粮草耗尽退兵,司马懿派张合追击。张合追到木门(今甘肃天水西南木门道),与诸葛亮交战。蜀军在高处设下埋伏,弓弩乱发,飞箭射中张合右膝,张合阵亡。
秋季,七月,乙酉日:魏明帝的皇子曹殷出生,大赦天下。
自曹丕(魏文帝)黄初年间以来,对诸侯王的禁令非常严厉苛刻。官吏督察急迫,以至于诸侯王的亲戚姻亲都不敢互相问候。东阿王曹植上书说:“尧帝的教化,是先亲后疏,由近及远。周文王先给妻子做榜样,再推及兄弟,进而治理好国家。陛下您具有唐尧一样敬慎明察的品德,效法文王一样小心谨慎的仁爱,恩惠遍及后宫,慈爱显明于九族,百官轮番休息,依次入朝,处理公务不耽误朝廷大事,个人情感也能在私室表达,亲情的渠道畅通,庆贺吊唁的感情得以表达,真可以说是以恕己之心治理万民,广施恩惠啊。至于我呢,与陛下的人伦联系断绝,在圣明时代被禁锢,我私下感到悲伤。我不敢奢望与志同道合者交往,办理私事,叙说人伦之情。近来连婚姻不能通,兄弟隔绝,吉凶消息不通,庆贺吊唁的礼节废弃。恩义断绝,比路人还疏远;隔绝的差异,比胡越异族还大。如今我因这严厉的制度,永远没有朝见陛下的希望,至于倾心皇室,情系宫阙,神明是知道的。然而天意如此,又能说什么呢!退一步想,各诸侯王常有亲近和睦的心思,希望陛下大发恩诏,让各封国之间可以互相问候,四时节庆得以往来,以叙骨肉亲情,成全兄弟间和乐深厚的道义。妃妾的家属,馈赠的脂粉香泽,每年可以再通音讯,使她们与皇亲贵戚同沾恩义,与朝廷百官共享恩惠。这样,古人所赞叹的,风雅所歌颂的,就能再现于圣世了!我私下反省,自己并无微末的用处;但看看陛下提拔授官的人,如果把我当作异姓大臣,我私下思量,才能并不比朝廷大臣差。如果能让我脱下王服,戴上武弁(武官帽),解下朱绂(王侯佩印的丝带),佩上青绂(官员绶带),担任驸马都尉或奉车都尉之类的官职,得到一个名号,安居京城,执鞭驾车,出入随从陛下的车驾,应答陛下的询问,在左右拾遗补阙,这是我内心最大的愿望,也是我梦寐以求的。我远慕《鹿鸣》诗中君臣宴饮的和乐,中咏《常棣》诗中‘兄弟非外人’的告诫,下思《伐木》诗中朋友相亲的意义,最终感怀《蓼莪》诗中父母恩德难报的哀思。每逢节日聚会,我孤独一人,身边只有奴仆,面对的是妻子儿女,高谈阔论无人应对,精微道理无处施展,听到音乐就捶胸,面对酒杯就叹息。我深知犬马般的忠诚不能打动人心,就像人的真诚不能感动上天一样。城墙为忠诚而崩塌、上天为冤屈而降霜的故事,我当初相信,但以我的心情来比照,那不过是空话罢了!就像葵花和豆叶向着太阳,虽然太阳不为它们回转光芒,但它们向往之心是真诚的。我私下把自己比作葵藿,至于能否降下天地的恩泽,垂布日、月、星辰的光辉,那就在于陛下了。我听说《文子》说:‘不要做第一个享福的人,也不要做第一个惹祸的人。’如今兄弟隔绝,友于之情(兄弟情谊)同样忧虑,而我独自上书直言,实在是不愿在圣明之世有得不到恩泽的人,想让陛下光大普照天下的美德,显扬光明盛大的教化啊!”明帝下诏答复说:“教化的兴衰,各有其缘由,并非都是善始恶终,这是时势造成的。现在下令各封国间兄弟情谊简慢,妃妾家属的馈赠稀少,原本没有禁锢各封国互通音讯的诏令。可能是矫枉过正,下面的官吏害怕责罚,才造成这种情况。我已下令主管官员,按你的要求办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