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元年至三年,公元196-198年)
汉献帝建安元年(丙子年,公元196年)
春季,正月,癸酉(初七),汉献帝下诏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建安。
董承、张杨想护送献帝返回洛阳,杨奉、李乐不同意,将领们因此互相猜疑对立。二月,韩暹攻打董承,董承战败逃往野王(今河南沁阳)。韩暹驻军闻喜(今山西闻喜),胡才、杨奉则驻军坞乡(今地不详)。胡才想去攻打韩暹,献帝派人传旨阻止了他。
汝南、颍川一带的黄巾军首领何仪等人率部众归附袁术,曹操率军击败了他们。
张杨派董承先去修缮洛阳的宫殿。太仆赵岐替董承游说刘表,让他派兵到洛阳协助修缮宫殿;运送物资的车辆前后络绎不绝。夏季,五月,丙寅(初二),献帝派使者到杨奉、李乐、韩暹的军营,请求他们护送自己前往洛阳,杨奉等人遵从了诏命。六月乙未(初一),献帝车驾抵达闻喜。
袁术进攻刘备以争夺徐州,刘备派司马张飞留守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自己率军到盱眙(今江苏盱眙)、淮阴(今江苏淮安西南)一带抵御袁术。双方相持一个多月,互有胜负。下邳国相曹豹(原是陶谦的部将)与张飞关系恶化,张飞杀了他,导致城中混乱。袁术写信给吕布,劝他袭击下邳,许诺提供军粮。吕布大喜,率水陆大军东进。刘备的中郎将、丹杨人许耽打开城门迎接吕布。张飞战败逃走,吕布俘虏了刘备的妻儿以及将领官吏的家眷。刘备得知后,率军回救,但部队在下邳溃散。刘备收集残部向东夺取广陵(今江苏扬州),与袁术交战,又被打败,退守海西(今江苏灌南东南)。军队饥饿困顿,甚至出现人吃人的惨状,从事、东海人麋竺拿出家财资助军队。刘备走投无路,向吕布请求投降。吕布也正怨恨袁术不按时运送军粮,于是召刘备回来,重新任命他为豫州刺史,与他合力攻打袁术,让他驻守小沛(今江苏沛县)。吕布则自称徐州牧。吕布的部将、河内人郝萌在夜间袭击吕布,吕布披头散发、衣冠不整地逃到都督高顺的营中。高顺立即率军进入府邸讨伐郝萌,郝萌败逃;天亮时分,郝萌的部将曹性反戈一击,斩杀了郝萌。
庚子(初六),杨奉、韩暹护送献帝向东返回洛阳,张杨沿途供应粮草。秋季,七月,甲子(初一),献帝车驾到达洛阳,暂住在已故中常侍赵忠的宅邸。丁丑(十四日),大赦天下。八月,辛丑(初八),献帝移居南宫杨安殿。张杨认为这是自己的功劳,所以将宫殿命名为“杨安”。张杨对将领们说:“天子应当由天下人共同拥戴,朝廷自有公卿大臣主持,我应当出京抵御外患。”于是返回野王。杨奉也率军出京驻扎在梁县(今河南汝州),韩暹、董承则一同留在洛阳负责警卫。癸卯(初十),任命安国将军张杨为大司马,杨奉为车骑将军,韩暹为大将军兼司隶校尉,都授予符节、斧钺(代表皇帝行使权力)。此时,洛阳宫殿被烧毁殆尽,百官在荆棘丛中、断壁残垣间栖身。各州郡长官拥兵自重,无人运送物资;官员们饥饿困乏,尚书郎以下的官员亲自出城采摘野菜,有的饿死在残垣断壁间,有的被士兵杀死。
袁术认为谶语“代汉者当涂高”应验在自己身上(“涂”通“途”,“当涂高”暗指“路”或“阙”,袁术字公路,自认为应谶)。又因为袁氏出自陈地(今河南淮阳),是舜的后裔,按五行相生(汉为火德,火生土,土色黄),该轮到土德(黄色)取代火德(赤色),于是萌生了篡位的野心。他听说孙坚得到了传国玉玺,便扣押孙坚的妻子强行夺走。得知献帝在曹阳(今河南灵宝东北)战败的消息后,袁术召集部下商议称帝之事;众人都不敢表态。主簿阎象进言道:“从前周朝从后稷到文王,世代积累德行功业,已占有天下三分之二的土地,仍臣服于殷商。您虽然世代昌盛,但不如周朝当初强盛;汉室虽然衰微,却也不像殷纣王那样暴虐啊!”袁术默然无语。袁术想聘请隐士张范,张范不去,派弟弟张承去婉拒。袁术对张承说:“我以广阔的土地、众多的军民,想要追求齐桓公那样的霸业,效仿汉高祖的足迹,你看怎么样?”张承说:“成就大业在于德行而不在于强大。用德行来满足天下人的愿望,即使以平民的身份也能建立霸王的功业,这并不难。如果只是想着僭越称帝,违背天时而动,被众人抛弃,谁还能帮您成功呢!”袁术很不高兴。孙策听说后,写信给袁术说:“商汤讨伐夏桀时称‘夏朝罪恶深重’,周武王讨伐商纣时称‘殷商有重罪’,这两位君主,虽有圣德,但假如当时君主没有丧失道义、犯下大错,他们也没有理由去讨伐取代。如今皇上并没有对天下犯下恶行,只是年幼,被权臣胁迫,情况不同于商汤、周武王之时。况且董卓贪婪淫乱、骄横暴虐,野心膨胀到极点,以至于废黜少帝、自己掌权,但还没到称帝那一步,天下人就已同心痛恨他,更何况是那些效仿他并且变本加厉的人呢!又听说幼主聪慧明智,有早成的德行,天下虽未普遍蒙受其恩泽,但人心都归向他。您家五代人担任汉朝宰相,荣耀尊宠无人能及,理应效忠守节,报答王室,这才是天下人所期望的周公、召公那样的美名。如今很多人被图谶纬书迷惑,胡乱牵强附会,只想着取悦主子,不顾成败大计,这是古今都需谨慎对待的,怎能不好好考虑!忠言逆耳,反对的意见会招致憎恨,但若对您有益,我不敢不说!”袁术原本自以为拥有淮南的部众,料想孙策必定支持自己,接到信后,又气又急,竟病倒了。他最终没有采纳孙策的意见,孙策便与他断绝了关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