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年范围: 从庚寅年(上章摄提格),到乙未年(旃蒙协洽),共计六年。
世祖光武皇帝(刘秀)中之上 建武六年(庚寅年,公元30年)
春,正月,丙辰(十六日): 刘秀将家乡舂陵乡升格为章陵县,世代免除章陵百姓的徭役,如同刘邦对待丰邑、沛县一样。
(平定东方): 吴汉等人攻克朐县,斩杀董宪、庞萌。至此,长江、淮河、崤山以东地区全部平定。各路将领返回洛阳,刘秀设宴款待并给予赏赐。
(战略调整): 刘秀苦于连年征战,又因隗嚣已派儿子入侍(隗恂),公孙述远据边陲,就对将领们说:“暂且把这两个人(隗嚣、公孙述)放在一边吧。”于是让将领们在洛阳休整,将军队分驻河内郡(作为预备),并多次向陇右(隗嚣)和蜀地(公孙述)传递书信,晓谕祸福,施加压力。
(公孙述与刘秀书信往来): 公孙述屡次发文书到中原,宣扬自己得到的天命符瑞(图谶),企图迷惑众人。刘秀回信给公孙述说:“图谶上说的‘公孙’,是指汉宣帝(刘询)。取代汉朝的人姓‘当涂’,名‘高’(‘当涂高’暗指魏,是后来的事);你难道是‘高’本人吗!你又把掌纹当作祥瑞,王莽的作为哪里值得效仿!你不是我的叛臣逆子,只不过是在乱世中人人都想当皇帝罢了。你年纪已老,妻子儿女弱小,应当早做打算。天下帝位(神器),不是靠强力争夺的,你要三思!”刘秀在信后署名“公孙皇帝”。公孙述没有回信。
(荆邯献策): 公孙述的骑都尉、平陵人荆邯劝说他:“汉高祖(刘邦)出身于行伍,多次兵败身陷困境;然而败后重整旗鼓,伤愈再战。为什么?因为冒死前进才能成功,比退却灭亡强!隗嚣遇到好时机,割据雍州,兵强马壮,士人归附,威震崤山以东;碰上更始帝政事混乱,又失去天下,百姓伸长脖子盼望明主,四方分崩离析,隗嚣不在这时乘危冒险去争夺天下,反而退一步想效仿周文王(西伯),尊崇儒家经典,招纳处士宾客,停息战争,谦卑地事奉汉朝,感慨地自以为文王再世!现在汉帝(刘秀)解除了关、陇(隗嚣)的忧患,专心向东(指平定东方)用兵,天下他已占四分之三;再派出秘密使者,招降怀有二心的人(指隗嚣部属),使西州(陇右)豪杰都心向崤山以东(指归附刘秀),那么他就拥有五分之四的天下;如果汉军出兵天水(隗嚣根据地),隗嚣必定溃败,天水一旦平定,汉朝就拥有九分之八的天下了。陛下您仅凭梁州(益州)之地,对内要供奉天子(指维持帝位),对外要供给三军,百姓忧愁困苦,无法承受朝廷的赋役,恐怕会发生像王莽那样内部崩溃的变故!臣的愚见,认为应该趁天下人心尚未断绝,豪杰还可以招纳引诱的时机,火速派出国内精兵,命令田戎占据江陵,控制长江以南的枢纽,依靠巫山的险固,修筑堡垒坚守,向吴、楚地区传发檄文,长沙以南地区必定望风归降。命令延岑出兵汉中,平定三辅地区,天水、陇西就会拱手臣服。这样,天下震动,我们就有希望获得大利。”公孙述征求群臣意见,博士吴柱说:“周武王讨伐商纣,八百诸侯不约而同响应,尚且回师等待天命(指孟津观兵)。没听说过没有左右诸侯的帮助,就出兵千里之外的事。”荆邯反驳:“现在东帝(刘秀)没有一尺一寸的权柄(指根基尚浅),驱赶着乌合之众,冲锋陷阵,所向披靡。我们不赶快乘此机会与他争夺天下,却坐在这里空谈武王伐纣的旧事,这是又效仿隗嚣想做周文王啊!”公孙述认为荆邯说得对,打算征发全部北军(禁卫军)和山东(崤山以东)的客兵(指依附他的东方武装),派延岑、田戎分两路出兵,与汉中各将领合兵一处。但蜀地人士和公孙述的弟弟公孙光认为不该倾全国之力远征千里,把成败押在一战上,极力劝阻,公孙述才作罢。延岑、田戎也多次请求带兵出征立功,公孙述始终疑虑不允,只有公孙氏的人才能掌权。公孙述废除铜钱,设置铁钱,导致货币不能流通,百姓深受其苦。他处理政事苛求细节,像当年当清水县令时一样(指格局小)。喜欢更改郡县官名。他年轻时做过郎官,熟悉汉朝旧制,出行时使用皇帝的仪仗(法驾),有鸾旗和旄头骑士护卫。又册立他的两个儿子为王,食邑分别在犍为、广汉两郡的几个县。有人劝谏:“成败尚未可知,战士们风餐露宿,您却先封爱子为王,显得没有大志向!”公孙述不听,因此大臣们都心生怨恨。
(冯异入朝): 冯异从长安到洛阳朝见。刘秀对公卿大臣说:“他是我起兵时的主簿,为我披荆斩棘,平定关中。”朝见结束后,赏赐冯异珍宝、钱帛,下诏说:“当年在仓促危难中,你在芜蒌亭献豆粥,在滹沱河献麦饭,你的深情厚谊,我久久未能报答。”冯异叩头拜谢说:“臣听说管仲对齐桓公说:‘愿君王不忘(我曾射中您带钩)的旧怨,臣不敢忘(您曾囚禁我于)槛车之恩。’齐国因此强盛。臣今天也希望陛下不忘在河北时的艰难,小臣不敢忘记陛下在巾车乡(赦免并重用我)的恩德。”冯异在洛阳逗留十多天,刘秀命他带着妻子儿女返回长安(关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