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岩抬手,示意队友稍安勿躁。他迎着克劳泽毫不掩饰的轻视目光,语气平稳地回应:“克劳泽博士,阿斯顿女士。感谢你们对我们报告的‘关注’。无论是纯粹的能量失控,还是规则与意识的扭曲,其本质都是对现有物理与认知秩序的破坏。‘回响矿洞’事件证明了,某些看似‘软性’的规则力量,同样可以产生巨大的现实影响,甚至成为跨维度信息传递的媒介。忽略任何一种可能性,都可能让我们在应对‘冰封神殿’的危机时,陷入盲人摸象的困境。”
他的反驳不卑不亢,既点明了对方理论的局限性,又强调了自身研究的价值。
马克·詹森哈哈一笑,打破了略显僵硬的气氛:“嘿,伙计们,别那么严肃。路博士说得有道理,多条思路多条路嘛。不过……”他话锋一转,看向路岩,目光锐利,“据我们所知,你们在矿洞遭遇了不明身份的袭击者,能量特征指向东瀛?能详细说说吗?这或许比你们那些‘规则理论’更有实际意义。”
他巧妙地将话题引向了更具战略价值的情报,同时也暗示路岩团队的理论不如实际情报“有用”。
路岩心中冷笑,这些老牌势力的代表,无一不是心思深沉、精于算计之辈。他们排斥“火种”,不仅仅是因为学术上的偏见,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忌惮“基金会”借此机会扩大在国际超自然事务中的影响力,更是觊觎“火种”团队可能掌握的、关于规则和信号联系的独特知识。
“关于袭击者的情报,我们已提交详细报告。”路岩避重就轻,“对方自称为‘影舞者’,目标似乎是矿洞内可能与‘神骸’相关的事物。其技术装备融合了阴煞术法与尖端科技,极具威胁。我们认为,这与南极的危机可能存在潜在关联。”
“神骸?”维多利亚·阿斯顿细长的眉毛微挑,“又是一个充满……地域神秘色彩的词汇。”她语气中的不以为然显而易见。
会议在一种表面合作、实则暗流涌动的氛围中进行着。各方陆续介绍了己方对“冰封神殿”的最新监测数据和分析,大多集中在能量读数异常、空间结构稳定性、以及古老封印的能量图谱解析上。当轮到路岩团队提出基于“规则映射”和“意识共鸣”的探查方案时,除了安德烈表现出一定的兴趣(或许源于俄国人对非传统领域的一贯好奇),其他几人几乎都是兴趣缺缺,甚至带着毫不掩饰的怀疑。
“……综上所述,”路岩结束了自己的初步方案阐述,“我们建议先遣队不仅携带高能探测设备,也应配备能够抵御精神侵蚀、并进行深度意识沟通的特种人员或装备,尝试与可能残存的‘普罗米修斯’前哨站意识,或者与那‘古老之影’进行有限度的信息交互,而非一味强攻。”
“与未知的、可能是极度危险的意识体进行‘沟通’?”埃里希·冯·克劳泽嗤笑一声,“路岩博士,你这是在对牛弹琴,还是想把我们宝贵的先遣队员送入虎口?面对这种级别的威胁,唯有绝对的力量和精准的封印重构,才是唯一正途。你们东方的那套‘调和’、‘感化’的理论,在这里行不通。”
傲慢源于无知,偏见源于恐惧。路岩清晰地认识到,在这些代表着西方主流超自然研究范式的权威眼中,他们这套基于东方哲学和灵能实践的理论体系,是异端,是上不得台面的“巫术”。
简报会最终在不欢而散的气氛中结束。初步的行动方案基本沿用了克劳泽等人制定的、以能量压制和物理封印为主的强硬策略,“火种”团队提出的补充建议被列为“次要参考”,仅允许他们在后续的数据分析中提供“辅助性意见”。
走出简报室,陈浩忍不住低声骂道:“一群固步自封的老顽固!”
苏琳叹了口气:“他们的技术确实先进,对能量本质的理解也很深入,但……他们拒绝承认意识与规则更深层的联系。”
宋茜看向路岩,轻声道:“预料之中。”
路岩望着“棱镜”基地内繁忙而冰冷的景象,目光深邃。他并不气馁,反而有一种早在意料之中的冷静。国际舞台的残酷,远胜基地内部的倾轧。在这里,没有杨振华的直接庇护,没有可以借力的规则,唯有实打实的能力和成果,才能赢得话语权。
“傲慢与偏见,是他们的壁垒,也是他们的弱点。”路岩缓缓说道,“记住今天的一切。然后,用事实让他们闭嘴。”
他转头,看向那巨大的全息沙盘上,南极洲那片不断闪烁的猩红区域。
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而打破这坚冰般的傲慢与偏见,或许,就要从那片冰封大陆开始。
喜欢新纪元前夜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新纪元前夜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