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执念为骨架”的推断,为“火种”团队的研究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同时也带来了更宏大的谜题。那个被称为“守护者”的古老意识碎片,它要守护什么?它与后世堆积的痛苦碎片之间,又是何种关系?是它主动吸附了这些痛苦,还是痛苦如同藤蔓般自发地缠绕上了它这棵古老的大树?
陈浩将所有计算资源都投入到对第三个信号簇——那“创造-守护-分离”古老执念的深度解析中。然而,进展极其缓慢。那信号太微弱,太古老,仿佛已经与地球本身的地磁场、背景辐射融为一体,难以剥离。就像试图从一块风化了亿万年的岩石上,读取它最初形成时的具体纹理。
“信噪比太低,直接解析几乎不可能。”陈浩揉着布满血丝的眼睛,声音疲惫,“我们需要一个……一个更强的信号源,或者一个能放大这古老信号的‘共鸣器’。”
路岩站在全球异常点网络图前,目光锐利地扫过那些闪烁的节点。他的手指最终停在了一个位于西南山区,靠近最初“幽灵电台”信号爆发区域的标记点上。那是一个被标注为“废弃”的民管局早期监测站——编号734基站。
“这里。”路岩的声音带着决断,“734基站,建于四十年前,是民管局最早一批用于监测区域性异常能量波动的设施之一。十五年前因一次不明原因的仪器集体失灵和三名驻守人员离奇精神失常事件后被永久关闭封存。记录显示,当时并未检测到高能异常,但所有人员均报告听到了‘无法理解的古老歌谣’。”
他调出基站的档案,上面附着几张发黄的照片:一座孤零零矗立在深山中的混凝土建筑,表面爬满了藤蔓,透着荒凉与死寂。
“陈浩,比对734基站的地理坐标、建造年代,以及我们模型中标定的‘古老执念’信号微弱辐射区。”
陈浩快速操作,结果很快出来:“有重叠!基站位于古老执念信号辐射的边缘区域!而且……基站废弃的时间点,恰好与全球异常能量背景水平开始缓慢抬升的初期阶段吻合!这不可能完全是巧合!”
苏琳看着档案中关于驻守人员精神失常的描述,补充道:“听到‘古老歌谣’……这很像是受到了强烈意识碎片的直接精神干涉。那个基站,可能建立在某个与‘古老执念’相关的……‘地脉节点’上?或者,基站本身的结构或运行的设备,无意中成为了一个微弱的‘信号放大器’?”
宋茜也感应到了什么,她的罗盘指针微微偏向西南方向,虽然不似之前指向轮台那般明确,但确实存在反应。“那里……有沉淀的‘回响’,很淡,但……未被完全时间磨灭。”
所有线索似乎都指向了那个被遗弃在深山中的基站。
“我们需要去那里。”路岩做出了决定,“那里可能残留着更清晰的、未被后世痛苦碎片严重污染的‘古老执念’信号,或者至少,能为我们提供一个研究该执念与物理环境交互作用的现场。”
赵伟立刻开始制定行动计划:“目标地点位于原始山林,交通不便。建议组成精干小队,乘坐‘蜻蜓’式垂直起降隐形运输机抵达外围,然后徒步进入。小队需配备重型防护装备、高灵敏度能量探测仪、便携式现实稳定锚,以及……应对可能的精神污染的全套措施。”他看了一眼宋茜和苏琳。
“我和宋顾问必须去。”路岩语气不容置疑,“苏博士,你需要随行进行现场心理评估和人员状态监控。赵伟,你负责战术指挥与安全保障。陈浩留守,负责远程数据支持和与基地的通讯中继。”
“明白!”众人齐声应道。
二十四小时后,一架造型流畅、涂着吸波材料的“蜻蜓”运输机,悄无声息地降落在西南山区一处预先勘测好的林间空地。路岩、宋茜、苏琳在赵伟和四名精锐战术队员的护卫下,踏上了潮湿的、铺满腐殖质的土地。
空气中弥漫着植物腐烂和泥土的腥气,四周是遮天蔽日的原始乔木,鸟鸣虫嘶不绝于耳,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与他们的目标形成诡异反差。
在赵伟的带领下,小队沿着几乎被植被完全覆盖的旧时山路,向深山进发。越是靠近基站坐标,周围的生机仿佛在逐渐消退。鸟鸣变得稀疏,树木的姿态也显得有些扭曲怪异,空气中开始隐隐弥漫着一股若有若无的、类似金属和臭氧的陈旧气味。
路岩手中的高精度能量探测仪,指针开始出现不规则的摆动,背景读数缓慢升高。
宋茜手中的青铜罗盘,指针则稳定地指向基站方向,盘面上泛起的不再是清辉,而是一种黯淡的、如同蒙尘古物般的光泽。
苏琳则不断记录着团队成员的心率、皮电反应等生理数据,并低声询问着每个人的主观感受,确保没有人出现早期精神污染的迹象。
经过数小时的艰难跋涉,那座废弃的734基站,终于如同一个沉睡的巨兽,出现在密林深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