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泽踩着吉普车碾过的碎石路往山巅走,新剑鞘与旧碎珏碰撞出细碎的响,像给这段满是裂痕的路缀上了标点。断碑在晨雾散尽后露出全貌——碑身被风雨侵蚀得斑驳,却在背光处新刻了行小字:“破雾者不寻光,光自随影至。”
“是师父的字。”青羽指尖抚过刻痕,符纸上的生门咒突然与碑纹共鸣,淡金色光点顺着断碑裂缝渗进土里,竟在石基旁钻出几簇嫩苗——叶片边缘带着锯齿,却顶着露珠朝阳光昂头,像极了他们在古墓里斩碎的缠心藤幼苗,“原来他早就知道,阴谋的根须扎得再深,也挡不住活人想活的念头。”
凌辰忽然指着碑后斜坡:“看那些脚印——有咱们的,也有穿解放鞋的旧印子,交叠着往山顶去了。”他蹲下身,指尖蹭过鞋印里的蒲公英绒毛——不是幻象,是沾着晨露的真花,“我爹的笔记里写过,考古队当年在山顶埋过‘坐标桩’,说不定……”
“坐标桩下,埋着没说完的真相。”吴邪的罗盘指针第一次纹丝不动,盘面“解”字正对着断碑中央的凹陷——那里嵌着块磨得发亮的青铜片,边缘刻着的星图,竟和他们在古墓里见过的“困龙局”纹路一模一样,只是每颗星子旁多了个小箭头,全指着山顶方向。
白泽忽然听见头顶传来金属碰撞声——山巅铁塔上,一面褪色的红旗正被风吹得猎猎作响,旗杆底座焊着的铁盒敞着口,露出半卷泛黄的图纸。他跃上断碑借力,指尖刚触到图纸边缘,铁锈味里突然混进了熟悉的剑油香——是师父常年用来擦剑的“龙涎香”。
“图纸背面有字。”他展开图纸,褪色的墨迹在阳光下渐渐清晰,是考古队307项目的最终勘探图,角落用红笔圈着山顶,旁边写着:“此处非终点,是‘开始’——给那些带着‘缺’来的人。”图纸褶皱里掉出粒干瘪的花种,吴邪接过时,种皮突然裂开,露出里面蜷着的嫩白芽尖,“爷爷的笔记本里夹过这种花,叫‘破雾兰’,传说长在古墓裂缝里,见了活人的光才会发芽。”
青羽的符纸突然自动飞向铁塔——符光落在旗杆顶端,竟将褪色的红旗染成了新的绯红,边角绣着的“考古”二字泛着微光,像被无数人的目光焐热过。白泽看见铁塔阴影里晃过个青衫身影——左袖空荡,却在转身时,往断碑石基下塞了个油纸包。
“别躲了,师父。”他的灵剑尖挑起油纸包,里面掉出的不是机关,是块裹着体温的绿豆糕——边角压着张字条,字迹潦草却带着熟悉的颤笔:“怕你们饿,在山下买的。当年考古队最后一顿饭,吃的就是这个。”凌辰忽然笑出声:“连包装纸都是村口王大爷的铺子,这阴谋……带着人间烟火气啊。”
断碑石基在笑声里轻轻震动,露出藏在底下的金属盒——盒盖刻着十六个名字,前八行是失踪的考古队,后八行是他们四人加上胖子、张起灵、解雨臣、小花。白泽的指尖按在“白泽”二字上,盒盖突然弹开,里面躺着四件物什:他的旧无名剑、青羽的师父临终符、凌辰父亲的考古笔记残页,还有吴邪爷爷的罗盘校准针。
“当年他们没带走的‘执念’,现在还给我们了。”吴邪将校准针嵌进罗盘,指针终于不再指向任何旧物,而是稳稳指着地平线——那里浮着层淡金的雾,不是古墓里的阴雾,是晨雾散尽后,人间的晨光。他忽然想起爷爷临终前说的最后一句话:“记住,罗盘针会晃,但活人脚底下的路,不会晃。”
白泽握着旧无名剑——剑身还留着十六岁那年斩尸的缺口,却在阳光里泛着温润的光,不再是记忆里的冰冷。他望向山巅铁塔下的师父——对方正倚着旗杆,朝他们比了个“看脚下”的手势,鞋底蹭过的地方,破雾兰的嫩芽正顶着碎石钻出来,叶片上的露珠,映着每个人带笑的脸。
“原来‘天光’从来不是某个地方,是我们带着各自的‘缺’,还能一起往前走的现在。”青羽的符光落在嫩芽上,露珠突然迸开,化作光点飞向每个人的旧伤——白泽后颈的疤、吴邪掌心的茧、凌辰眼尾的痕、还有青羽袖口藏着的残符,都在光点触及时,泛起淡淡的暖。
凌辰翻开父亲的考古笔记残页——最后一行写着:“若后人见此,勿念‘完整’,但记:活人踏过的每一步,都是在给过去的‘缺’,补一道新的光。”他忽然将笔记放在断碑上,让阳光晒着那些被尸水晕开的字迹,“爹,我们没替你们走完当年的路,却走出了自己的路。”
山风掀起红旗,猎猎声里,白泽看见远处的村落升起炊烟——不是幻象,是真实的人间烟火,混着破雾兰的淡香,漫过断碑,漫过他们带着剑伤的肩膀。他将旧无名剑插入新剑鞘——断口处依然留着缝,却刚好能让阳光漏进去,在剑身上投下斑驳的亮,像给这把斩过无数执念的剑,镀了层活人的温度。
“走吧,去村里喝碗绿豆汤。”吴邪晃了晃手里的油纸包,碎掉的绿豆糕渣掉在破雾兰苗旁,竟让嫩芽又窜高了几分,“师父说过,阴谋诡计最怕的,就是活人吃得香、睡得着,还能笑着往前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