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秦!暴秦!尔等焚毁经典,禁绝思想,与那茹毛饮血的蛮夷,又有何区别?!此等倒行逆施,逆天而行,必遭天谴!必遭天谴啊!”一名身着儒服、须发皆张、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的老者,在被两名如狼似虎的秦兵死死按在地上,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毕生珍藏的数百卷古籍被投入火坑之后,再也无法抑制心中的悲愤与绝望,他用尽全身力气,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怒骂。他的声音凄厉而沙哑,如同杜鹃啼血,又如同受伤的孤狼在月夜下的哀嚎,充满了对这个黑暗时代的无尽控诉。
然而,他的呐喊,很快便被秦吏那更加凶狠的呵斥声和沉闷的拳脚击打声所淹没。周围的百姓,虽然眼中也大多充满了不忍、同情与……一丝深藏心底、不易察觉的愤怒,但在秦国那森严如网的律法和如林的兵戈面前,却只能……敢怒不敢言,压抑地低下头,发出一阵阵无声的啜泣。
季风和素心混在人群之中,默默地看着眼前这令人发指的、如同末日降临般的一幕,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愤、沉痛与……一种深入骨髓的无力感。
他们知道,这不仅仅是在焚烧竹简和帛书,更是在……焚烧思想,禁锢灵魂!秦始皇,这个刚刚统一天下的铁血帝王,他要用最野蛮、最直接的方式,将天下所有人的思想,都强行统一到他所认可的、由法家所主导的、冰冷而残酷的轨道上来。任何胆敢发出不同声音、持有不同见解的人,都将遭到无情的打压和……彻底的清除!
墨家的典籍,虽然不像儒家那般被列为首要禁毁的目标(因为墨家早已式微,其影响力远不如儒家深远),但其“非攻”、“节用”、“尚贤”等诸多核心理念,也与秦国如今穷兵黩武、好大喜功、以及任人唯亲、等级森严的统治方式,格格不入,甚至……是根本性的对立。可以想见,墨家的着作,也必然在此次焚毁之列,难以幸免。
季风下意识地握紧了怀中那卷用油布和兽皮层层包裹的《墨经拾遗》残卷,以及那枚影月在生命最后一刻留给他的、散发着不祥气息的黑色火焰令牌。这些……或许真的是墨家,乃至……整个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所残存下来的,最后的一点……微弱的火种了。他感到自己的手心,沁出了一层冰冷的汗水。
“他们……他们怎么可以这样做……怎么可以如此野蛮,如此……丧心病狂……”素心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颤抖,她那双原本清澈如秋水般的眼眸之中,此刻也充满了泪水、愤怒与……一丝深深的恐惧,“书籍,乃是先贤智慧的结晶,是文明传承的命脉啊!他们……他们这是要将华夏数千年来积累的文脉,都付之一炬吗?这与那些茹毛饮血的蛮夷,又有何区别?!一个连思想都要禁锢的帝国,一个连不同声音都无法容忍的政权,它又能……真正地长久存在下去吗?!”
她的心中,充满了对这种野蛮行径的强烈愤慨与……对这个国家未来命运的深深忧虑。她想起了道家“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理念,想起了老子“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的警示。秦始皇如此倒行逆施,难道……就不怕激起更大的反抗吗?
季风紧紧握住了素心的手,他的手心冰冷而潮湿,指节因为愤怒和用力而有些发白。他没有说话,但他的眼神,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坚定,也更加……深沉。
他知道,墨家作为一个有组织的学派,或许真的已经“消失”了,如同那随风飘散的墨影,再也难以聚拢。但墨家的思想,墨家的精神,墨家那份对天下苍生的悲悯情怀,以及……那份对公平正义的执着追求,绝不能……就这样被彻底抹去!
他怀中的那卷《墨经拾遗》,以及巨子师父在邯郸城破之时,用生命守护下来的那卷记载着墨家核心机关术的竹简,便是墨家……最后的火种!他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将它们安全地保存下来,并……传承下去!
而秦国统一天下,焚书坑儒,这背后所隐藏的巨大代价,以及……那些被强权和暴力所掩盖的、无数无辜者的血泪与哀嚎,也必须……有人去记录,去反思,去警示后人!
这个念头,如同黑暗中的一道闪电般,骤然划过他的脑海,让他那颗因目睹暴行而几乎要被绝望吞噬的心,重新燃起了一丝……微弱却又无比坚韧的火焰。他仿佛……找到了自己在这新时代中,新的使命,新的……存在的意义。
“素心,”他转过头,深深地看着她,声音沙哑却异常坚定,“我们……不能就这样放弃。墨家虽亡,但墨家之‘道’,墨家之精神,不应就此断绝。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我们……要活下去,要将这一切……都记录下来。我们要让后人知道,曾经有过这样一群人,他们为了‘兼爱非攻’的理想,为了天下苍生的福祉,付出了怎样的努力与牺牲。我们要让后人知道,即使在最黑暗的时代,也依然有人……在坚守着光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