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方案通过,他的“恭喜”(掌声中的对视)
清晨的阳光透过写字楼的落地窗,在会议室的桌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林未晚提前半小时抵达公司,将最终版方案的打印件整齐地摆放在长桌两端,又反复检查了投影设备,确保每一页PPT都能清晰呈现。指尖划过纸张上细腻的油墨字迹,她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心底那一丝难以抑制的紧张。
今天是项目方案最终答辩的日子,合作方的核心决策层悉数到场,顾时砚作为项目总负责人,将全程主导这场答辩。这不仅关乎项目能否顺利落地,更是对她过去一个多月熬夜改图、反复打磨的最终检验。
同事们陆续走进会议室,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些许忐忑和期待。技术部的老张拍了拍她的肩膀:“林设计,放心,你的方案做得这么扎实,肯定没问题!”林未晚勉强笑了笑,点头回应,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了会议室门口。
顾时砚是最后进来的,他穿着一身剪裁合体的深灰色西装,领带颜色与方案封面的主色调遥相呼应,一如既往的沉稳干练。他的目光扫过会议室,在林未晚身上短暂停留了一秒,没有多余的表情,只是微微颔首,便径直走向了主位。
那一秒的对视,让林未晚的心跳莫名漏了半拍。她迅速收回目光,低头整理着面前的资料,指尖却有些发凉。自从上次合作方提及过往的默契后,他们之间的氛围变得更加微妙,除了必要的工作沟通,连多余的眼神交汇都带着刻意的回避。
合作方的周总带着团队走进来时,会议室里立刻响起了礼貌的问候声。顾时砚起身迎接,握手寒暄间,语气从容不迫,瞬间将现场的氛围带入了专业的轨道。林未晚坐在他身侧,看着他游刃有余地与合作方交流,心里不禁泛起一丝感慨。这些年,他确实成长了太多,从当年那个偶尔会意气用事的青年,变成了如今沉稳内敛的企业高管,只是那份藏在眼底的复杂情绪,偶尔还是会让她想起过去。
答辩正式开始。顾时砚率先发言,用简洁有力的语言阐述了项目的核心价值和实施规划,他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会议室,每一个字都带着不容置疑的说服力。林未晚坐在一旁,负责补充设计层面的细节讲解。当她起身指向投影幕布上的设计图时,顾时砚的目光始终落在她身上,带着专注的审视,却又在她偶尔卡顿的瞬间,不动声色地用眼神给予提示。
这种无声的默契,让林未晚渐渐放松下来。她流畅地讲解着设计理念,从色彩搭配到空间布局,从用户体验到文化融合,将方案里的每一个亮点都清晰地呈现出来。合作方的评委们不时点头,偶尔提出几个尖锐的问题,都被她和顾时砚默契地一一化解。
有评委质疑方案中某个创新设计的可行性,林未晚刚要开口解释,顾时砚已经率先接过话头:“关于这个设计,我们团队做过三次模拟测试,后续技术部也会全程跟进优化,确保落地效果。林设计师的这个构想,既兼顾了美学表达,又充分考虑了实际应用场景,是整个方案的点睛之笔。”
他的话里带着毫不掩饰的认可,林未晚愣了一下,抬头看向他。顾时砚刚好也转过头,目光落在她脸上,带着一丝鼓励的暖意。那一瞬间,会议室里的喧嚣仿佛都消失了,她只看到他眼底的真诚,心头涌上一股复杂的情绪,有感激,有恍惚,还有一丝不敢深究的悸动。
答辩持续了整整两个小时。当顾时砚说出“我的汇报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评委的聆听”时,会议室里先是短暂的沉默,紧接着便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周总率先站起来鼓掌,脸上满是赞许:“顾总,林设计师,你们的方案非常出色,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无论是专业度还是创新性,都无可挑剔!”
其他评委也纷纷点头附和,现场的氛围瞬间变得热烈起来。林未晚看着眼前的场景,紧绷了许久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嘴角不由自主地扬起一抹真心的笑容。这段时间的辛苦和付出,在这一刻都有了圆满的回报。
她站起身,和身边的同事们互相击掌庆祝,眼角的余光却始终留意着顾时砚的身影。他正和周总握手交谈,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那是她很少见到的、不带任何疏离感的笑容。阳光落在他的侧脸上,勾勒出柔和的轮廓,竟让她想起了当年他们第一次合作成功时的模样。
就在这时,顾时砚结束了和周总的交谈,转身朝着她的方向走来。周围的同事还在欢呼庆祝,掌声和笑语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片热闹的背景音。他一步步走近,步伐沉稳,目光专注地落在她身上,穿过人群的喧嚣,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
林未晚的心跳渐渐加速,她下意识地停下了和同事的交谈,站在原地,看着他向自己走来。周围的声音似乎都变得模糊,她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和他越来越近的脚步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