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六月,天气越发暖和起来,空气中开始弥漫着艾草和粽叶的清香,端午节的脚步更近了。
这天,邮递员又送来了一封来自靠山屯的家信。
李素娟迫不及待地拆开念给大家听,信是顾铁生写的,字迹比苏大山的工整些,内容也详细不少。
信里先说家里一切都好,庄稼长势喜人,顾卫民和顾红秀放了农忙假,正帮着干活。
然后笔锋一转,带来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秀兰家红霞,于五月底顺利生下一女,重六斤八两,母女平安。取名张玉红。秀兰高兴得合不拢嘴,建军也从农机站赶回来了。家里添丁进口甚是欢喜,寄去红蛋两枚,与你们同喜。”
“哎哟!生了!是个闺女!玉红,这名字好听!”李素娟高兴地直拍手。
周氏也笑得眯起了眼:“好好好,闺女好,贴心。秀兰这也算是放下心里一块大石头了。”她指的是之前担心赵红霞肚子太大生产不易。
苏晚也很开心:“真好!等下次捎东西回去,得给玉红准备点小礼物。”
喜悦的气氛弥漫着小院。
林雪梅的肚子已经四个多月,微微隆起,胎象稳固。
李颖也满了三个月,孕吐基本消失,气色好了很多。
两个准妈妈听着新生儿的好消息,更是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端午节转眼将至,大院里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泡糯米、洗粽叶、准备五彩线。
苏晚主动揽下了家里包粽子和准备端午宴的活儿。
李素娟本来还想帮忙,苏晚却笑道:“妈,您就看着虎头和糯米吧,厨房交给我。我最近看了些菜谱,想试试新花样。”
她可是继承了前世奶奶的手艺,对付一个传统节日宴席,简直是杀鸡用牛刀。
但她谨慎地没有大张旗鼓,只说是试试新花样。
端午节前一天,苏晚就忙活开了。
她不仅包了传统的红枣粽、豆沙粽,还别出心裁地包了些咸肉蛋黄粽,用的是她悄悄调味炒制的五花肉和流油的咸鸭蛋黄。
又准备了五毒饼、艾草糕等应景的点心。
端午当天,天还没亮,苏晚就起身在灶房里忙碌。
锅里炖着香气扑鼻的红烧肉,案板上放着处理好的鱼,各种配菜切得整整齐齐。
她打算做一桌丰盛又不失家常味的端午宴:红烧肉、糖醋鱼、蒜泥白肉、艾草炒鸡蛋、凉拌黄瓜,再加上一大锅飘着粽叶清香的粽子。
日头升高,小院里飘满了诱人的饭菜香,引得王姐扒着院门直吸鼻子:“晚妹子,你这做的啥啊?太香了!我家老刘都被馋得坐不住了!”
苏晚笑着端出一小碟刚炸好的巧果给她尝鲜:“随便做做,王姐你先垫垫。”
虎头和糯米似乎也被这节日的气氛和香味感染,在摇篮里格外兴奋,咿咿呀呀地说着婴语。
快到中午,饭菜基本准备停当,就等摆桌上桌了。
李素娟和周氏抱着孩子,看着满桌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又是惊讶又是自豪。
“咱们小晚真是能干,这手艺赶上国营饭店的大厨了!”李素娟赞不绝口。
周氏也点头:“衍之有福气。”
就在这时,院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
一个高大穿着军装,带着一身风尘的身影出现在门口,脸上带着疲惫却温暖的笑容。
“妈,奶奶,晚晚…我回来了。”
竟然是顾衍之!
所有人都愣住了,随即爆发出惊喜的呼声!
“衍之?!”李素娟最先反应过来,“你怎么回来了?不是在学习吗?”
顾衍之走进来放下行李,目光第一时间就捕捉到了系着围裙手里拿着锅铲,愣在灶房门口的苏晚。
他眼神深邃,带着毫不掩饰的思念和温柔:“部队过节也给假,我就抓紧时间回来了,能待两天。”
周氏高兴得直说:“好!回来得好!正好赶上过节!”
苏晚看着突然出现的丈夫,心脏没来由地漏跳了一拍。
他好像黑了点瘦了点,但眼神更加锐利沉稳了。
她努力维持着表面的平静,只是点了点头:“回来了?正好,吃饭。”
顾衍之走到她面前,很自然地接过她手里的锅铲,指尖不经意地擦过她的手背,带来一阵微小的电流感。
他低头看着她,声音压低了些,带着只有两人能听到的暧昧:“做什么好吃的了?这么香,我在院子外就闻到了。”
苏晚耳根微微发热,避开他过于直接的目光,镇定地指着桌子:“就随便做了点,你快去洗洗,一身汗味。”
顾衍之低低地笑了一声,那笑声震得苏晚心尖发麻:“好,遵命。”
王姐在一旁看得眼热,打趣道:“哎哟哟,顾团长这是闻着香味回来的吧?小别胜新婚呐!咱们赶紧撤,别耽误人家吃饭!”
李素娟和周氏也笑着开始张罗摆碗筷,把空间留给小两口。
顾衍之快速洗漱完出来,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
他看着满桌的菜肴,眼底满是惊艳和骄傲,不停地给苏晚夹菜:“晚晚,辛苦你了。真好吃。”
苏晚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小声说:“好吃就多吃点。”
自己也低头吃饭,却觉得脸上的温度一直没降下去。
饭桌上,大家说着家里的趣事,聊着赵红霞生女的好消息,其乐融融。
顾衍之的目光却总是若有似无地落在苏晚身上,那眼神里的浓情蜜意,连虎头似乎都感觉到了,冲着爸爸咿呀大叫,引得大家欢笑不已。
这个端午节,因为顾衍之的突然归来,显得格外圆满和温馨。
而对于苏晚和顾衍之来说,分别后的短暂相聚,每一个眼神交汇,每一次不经意的触碰,都弥漫着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暧昧与甜蜜。
喜欢穿书开局喜当妈,还好我有空间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穿书开局喜当妈,还好我有空间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