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戈壁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默园的地下分析实验室却已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运转状态。虫族残骸的样本被第一时间送回,由沈墨言亲自带队,联合联盟内精通生物、能量、材料等各领域的专家,进行全方位的解析。
林默、苏晚和叶青璇并未休息,也来到了实验室。他们亲身经历了与虫族的战斗,对其特性有最直观的感受,他们的意见对分析工作至关重要。
全息投影上,虫族甲壳的结构被层层放大。那并非简单的几丁质,而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甲壳内部镶嵌着无数微小的、呈现规则多面体的奇异晶体,正是这些晶体,构成了吸收和转化灵力的关键。
“我们将其命名为‘噬灵晶簇’,”沈墨言指着投影中闪烁着幽光的晶体结构,语气带着惊叹与凝重,“这种晶体具有一种我们从未见过的能量拓扑结构,能够形成一个微观的能量陷阱场,当外部灵力(包括真元、剑气、雷法等)触及甲壳时,大部分能量会被这些晶簇捕获、分流,并储存起来,只有超过其瞬时吸收上限的能量冲击,才能对甲壳本身造成破坏。”
一名来自天师府、精通炼器与符文的老道长抚须沉吟:“巧夺天工,却又邪异无比。此物若能量产,炼制出的铠甲,对修士而言几乎是噩梦。”
“不仅是甲壳,”另一名来自青莲剑宗、擅长木系生机与毒理研究的女修补充道,“我们分析了那种暗紫色的‘菌毯’物质。它更像是一种活着的、具备高度侵略性的生物能量网络,能够分泌强腐蚀性和神经毒性的黏液,同时具备极强的环境改造能力,可以将周围的物质(包括岩石、土壤)分解,转化为支撑虫族活动和繁殖所需的营养基和能量。我们称之为‘蚀能菌毯’。”
叶青璇看着投影中那不断蠕动、模拟扩张的菌毯模型,清冷的脸上覆上一层寒霜:“它们的目的,不仅仅是掠夺,更是要将整个星球,改造成适合它们生存的‘巢穴’?”
“很有可能。”沈墨言沉重地点了点头,调出了从戈壁前哨废墟及周边区域采集的环境数据,“根据‘烛龙’体系的模拟,如果不加制止,一个成熟的虫巢,可以在三个月内,将相当于江南行省大小的区域,彻底转化为布满菌毯和孵化池的死亡地带。而且,它们对灵脉有着超乎寻常的感知力和贪婪。”
实验室内的气氛顿时变得无比压抑。终焉教会是要将地球“秩序化”成冰冷的苍白国度,而这虫族,则是要将地球“吞噬化”成繁殖的温床!两种方式,都意味着现有生态和人类文明的终结。
“它们的空间跳跃技术呢?”林默更关心这个问题。能够跨越星际,甚至可能是跨位面投送兵力的敌人,威胁等级截然不同。
沈墨言切换投影,显示出对那片区域空间残留波动的分析图。图谱极其复杂,充满了混乱的干扰信号,但“烛龙”凭借强大的算力,还是从中剥离出了一些关键特征。
“这是一种……非技术性的空间穿梭方式。”沈墨言的语气带着一丝难以置信,“更接近于一种……生物本能,或者说,是它们这个种族与生俱来的天赋。我们检测到的空间波动,与已知的任何空间阵法、虫洞理论或是曲率引擎产生的波动都不同,它更‘柔软’,更‘随机’,充满了生物质的活性。我们推测,它们可能是通过某种‘生物信息素锚定’或者‘群体意识共振’的方式,锁定坐标,然后由族群中的特定个体(比如那个肉瘤母巢雏形)燃烧自身生命能量,撕开临时的空间通道。”
“群体意识……”苏晚若有所思,“我在靠近那个肉瘤时,确实感受到了一种庞大而混乱的集体意志,充满了饥饿与扩张欲。”
“也就是说,很难预测它们下一次会在哪里出现?”司徒弘的投影也接入实验室,声音严肃。
“是的,”沈墨言承认,“除非我们能找到它们锁定坐标的规律,或者干扰它们的群体意识连接。但目前,我们对它们的了解还太少。”
林默走到放置着几块较大虫族甲壳和噬灵晶簇样本的实验台前,伸出手指,暗金色的寂灭真元缓缓探出,接触其中一块晶簇。
奇异的事情发生了。那原本对灵力来者不拒的噬灵晶簇,在接触到寂灭真元的瞬间,竟像是遇到了天敌般,内部结构发出细微的“滋滋”声,幽光急速闪烁,然后迅速黯淡、崩解,最终化为一小撮毫无能量的灰色粉末!
“果然如此。”林默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寂灭之力,代表的是终极的‘终结’与‘无序’,直接瓦解其存在的基础结构。而噬灵晶簇吸收的‘灵力’,无论是道家真元、佛门法力还是妖力、魔力,都属于‘有序’或‘半有序’的能量范畴,正好落入了它的吸收陷阱。”
众人精神一振!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发现!林默的寂灭之力,是应对这种虫族的重要手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