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斌事件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头,在档案馆内部激起的波澜,远比林默预想的要持久和深远。
他不再是那个可以被随意忽视、甚至偶尔被调侃的“闷葫芦”林默。现在,他是被李副馆长亲自点名表扬、凭借一己之力揪出内部隐患的“能人”。同事们看他的眼神里,多了审视,多了计算,也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疏离——人们对超出自己理解范畴的事物,总会本能地保持距离。
这种变化带来的最直接影响,来自于他的直属上司,科室主任,孙胖子。
孙主任本名孙富才,年近五十,身材发福,头顶微秃,是个深谙明哲保身之道的典型中层干部。他最大的本事不是业务能力,而是揣摩上意和维持科室表面的一团和气。以往,他对林默这类边缘下属的态度是放任自流,只要不给他惹麻烦,年终考评给个合格便是。
但这天上午,孙胖子特意把林默叫到了他那间堆满各种礼品盒和文件的独立小办公室。
“小林啊,快坐,快坐!” 孙胖子脸上堆起热情得过分的笑容,亲自起身给林默倒了杯水,与他平时对待普通下属的倨傲姿态判若两人。
林默依言坐下,目光平静地看着对方。在因果视野中,孙胖子周身缠绕的因果线颇为“精彩”。几条粗壮的灰色“权力维系”线连接着楼上领导办公室的方向;几条虚浮的亮橙色“虚荣”线在办公室的礼品堆间流转;而连接着自己与孙胖子的那根线,原本是极其微弱的、代表“忽视”的浅灰色,此刻却变成了一条略显紧绷、带着“探究”、“忌惮”以及一丝“讨好”意味的杂色线。
“哎呀,这次刘斌的事情,你可是立了大功了!” 孙胖子搓着手,坐在林默对面,语气夸张,“真是没想到,你平时不声不响的,关键时刻眼光这么毒辣!连李馆长都亲自表扬你了,说你是我们科室的栋梁之材!”
林默微微欠身,语气平淡:“孙主任过奖了,我只是做了分内的工作,碰巧发现了一些疑点。”
“诶,谦虚!太谦虚了!” 孙胖子摆摆手,身体前倾,压低声音,脸上露出一种推心置腹的表情,“小林啊,你跟主任说实话,你是不是……早就看出刘斌那小子不对劲了?还是说,李馆长那边……提前给你透过什么风?”
他的眼神里闪烁着精明和试探。他无法理解林默是如何从那些看似普通的档案中发现问题关键的,更倾向于相信林默要么是运气极好,要么就是背后有李馆长这条线在指点。他迫切地想弄清楚,这个突然冒尖的下属,到底走的什么路子,会不会威胁到他自己。
林默心中了然。他看到孙胖子那根连接着自己的因果线上,“探究”的意图变得尤为强烈。
“没有。”林默回答得干脆利落,目光坦诚地看着孙胖子,“我只是在整理档案时,比对笔迹和墨迹发现了异常,然后按照流程查阅了存取记录,做了合理的推测。所有调查都是在李馆长授权下进行的,不存在任何提前通气。”
他说的全是事实,只是隐去了最关键的能力部分。
孙胖子盯着林默看了几秒钟,似乎想从他脸上找出一丝说谎的痕迹。但林默的表情太过平静,眼神太过清澈,让他抓不到任何把柄。
“哦……这样啊。” 孙胖子靠回椅背,脸上的笑容略微僵硬了一下,随即又迅速恢复,“那……那也是能力体现!说明你细心,有责任心!很好,继续保持!”
他话锋一转,开始谈及工作安排:“既然你对档案这么有研究,以后一些重要的、复杂的归档任务,就多承担一些。还有,跟其他部门的对接,比如上次城建集团那边,你也可以多参与参与,积累点人脉嘛!”
这番话听起来是重用,但林默却从因果线上读出了另一层意思——孙胖子想把他放在更显眼、也更容易出问题(或者出成绩)的位置上,一方面是利用他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更方便观察和掌控。
“好的,主任,我会尽力。” 林默没有表现出任何情绪,只是平静地应承下来。
从孙胖子办公室出来,林默能感觉到背后那道审视的目光久久没有消失。他知道,这位上司的“惊疑”不会就此打消,未来的工作中,类似的试探和观察只会更多。
他回到工位,刚坐下,内部通讯软件就弹出一条消息,是张倩发来的。
【张倩:林默,晚上有空吗?强哥说上次你帮了大忙(指王海事件,他们自动归功于林默的“好运”带来了连锁反应),想请你吃个饭,当面谢谢你。】
林默看着这条消息,甚至不需要开启深度因果视野,就能想象出赵强和张倩此刻的表情和算计。他们看到了李馆长的赏识,看到了孙主任的“器重”,急于重新定位与这个突然“升值”的同事之间的关系。
他手指在键盘上敲下回复:
【林默:谢谢,不用了,晚上有事。】
回复干脆利落,不带任何解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