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烽烟未烬破奇谋
夜风裹着关外的寒气,掠过雁门关的城楼,吹动苏雪鬓边的碎发。她靠在萧彻身侧,指尖轻轻摩挲着他铠甲上未干的血渍——那是白日里为护她挡箭时,敌军流矢擦过甲片留下的痕迹。城楼下的篝火噼啪作响,映得两人眼底的光愈发坚定,远处草原的方向静得反常,却让这份安宁里藏了几分山雨欲来的凝重。
“鞑靼今日退得太急了。”萧彻忽然开口,声音被夜风揉得低哑,“他们五万兵力,就算损失惨重,也不该连后续的试探性进攻都没有,这里面定有蹊跷。”他抬手按住腰间的佩剑,剑鞘上的缠绳早已被汗水浸透,白日里厮杀的余温仿佛还留在掌心。
苏雪点头,目光扫过城楼下堆积的滚木与箭矢,眉头微蹙:“我去伤兵营时,听俘虏说回鹘部落擅长夜袭,他们的骑兵能在黑夜里无声行军。会不会……他们是在等入夜后,绕到城墙薄弱处偷袭?”
这话让萧彻心头一凛。白日里激战,守军虽击退敌军,却也折损了不少兵力,尤其是南门的守卫,经此一役只剩三百余人。若鞑靼真要夜袭,南门必定是他们的首要目标。他当即转身,对身后的亲卫道:“传我命令,让赵副将带两百士兵支援南门,务必在城墙外侧增设暗哨,再在城门后布下绊马索;另外,让‘疾风卫’分出一半人手,沿城墙巡逻,一旦发现敌军动向,立刻鸣箭示警!”
亲卫领命而去,脚步声很快消失在夜色里。苏雪看着萧彻紧绷的侧脸,伸手替他理了理歪斜的披风:“你也别太紧绷,白日里你几乎没歇过,再这么熬下去,身子会扛不住的。”她从怀中掏出一个油纸包,里面是几块还带着温度的麦饼,“我让炊房做的,你先垫垫肚子。”
萧彻接过麦饼,咬下一口,粗糙的饼皮在口中散开,却带着熟悉的暖意。他看着苏雪眼底的关切,心中一软:“你也吃,今日你在城楼上为士兵包扎,怕是也没顾上吃饭。”说着,便将一块麦饼递到她嘴边,眼神里满是温柔。
两人并肩站在城楼边,就着夜风分食麦饼,远处的篝火与城内的灯火交织在一起,映得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多了几分烟火气。可这份安宁并未持续多久,不过半个时辰,城南方向突然传来一声尖锐的鸣箭声,紧接着,便是震天的喊杀声。
“来了!”萧彻猛地站直身子,腰间的佩剑瞬间出鞘,寒光在夜色里一闪而过。他对苏雪道:“你待在城楼的箭楼里,不许出来!”不等苏雪回应,便带着身边的亲卫,朝着南门疾驰而去。
苏雪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心中虽满是担忧,却也知道此刻不能拖他后腿。她快步走进箭楼,拿起墙角的弓箭——这是白日里她用来击退敌军的弓,此刻弓弦上还残留着她的指温。她透过箭楼的窗缝,紧紧盯着南门的方向,耳边的喊杀声越来越近,每一声都像重锤般砸在她的心上。
南门处,鞑靼的骑兵正疯狂地冲击城门。他们借着夜色的掩护,避开了城外的暗哨,直扑南门而来。赵副将带着士兵们拼死抵抗,城门后的绊马索绊倒了不少骑兵,可敌军人数太多,很快便突破了第一道防线,眼看就要攻到城门前。
就在这危急时刻,萧彻带着亲卫赶到。他手持长剑,率先冲入敌阵,剑光闪过,一名鞑靼骑兵的头颅便滚落在地。“杀!”萧彻高声呐喊,声音里满是杀意,亲卫们紧随其后,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城楼上的苏雪看得心焦,她知道,仅凭萧彻和赵副将的兵力,根本无法抵挡敌军的猛攻。她目光扫过箭楼里堆积的火箭,心中忽然有了主意。她快步走到箭楼边缘,将火箭搭在弓上,点燃箭尾的火硝,对准了城下敌军骑兵的马群。
“咻!”火箭带着火焰,划破夜空,精准地落在马群之中。马匹受惊,纷纷扬起前蹄,嘶鸣着四处逃窜。鞑靼骑兵阵脚大乱,萧彻抓住机会,率军发起猛攻,剑光与刀影交织,惨叫声在夜色里此起彼伏。
赵副将见状,也立刻组织士兵们反击,城楼上的弓箭手们纷纷放箭,箭雨如蝗虫般朝着敌军射去。鞑靼骑兵腹背受敌,很快便招架不住,只能仓皇撤退。
萧彻站在城门前,看着敌军远去的背影,大口地喘着气。他的铠甲上又添了几道新的伤口,鲜血顺着甲缝滑落,滴在地上,与之前的血迹融为一体。赵副将走到他身边,神色凝重地说道:“将军,敌军虽退,但看他们的动向,恐怕还会再来。我们的兵力已经不足,若是他们明日发起总攻,恐怕……”
萧彻抬手打断他的话,目光坚定地说道:“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守住雁门关。明日一早,你去城内动员百姓,让青壮男子加入民团,协助守军防御;另外,再派人去周边城镇求援,就算只有一丝希望,我们也不能放弃。”
“是!”赵副将领命而去。萧彻转身看向城楼的方向,苏雪正站在箭楼的窗边,担忧地看着他。他心中一暖,快步走上城楼,走到她面前,伸手握住她的手:“我没事,让你担心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