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梅下传薪忆旧年
寒川关的冬雪落了三日,终于在清晨放晴。阳光透过梅林的枝桠,在雪地上洒下斑驳的金影,萧彻坐在木屋前的石凳上,手里摩挲着一把旧剑——那是他年轻时用的第一把剑,剑鞘早已磨损,却被他擦拭得锃亮。苏雪端着一碗热茶走过来,淡青色的棉袄上沾了些梅瓣,发间的玉簪映着晨光,比雪还温润。
“又在看这把剑?”苏雪将茶碗递到他手中,在他身边坐下,“前几日阿瑶还说,想让你给学堂的孩子们讲讲你当年用这把剑退敌的故事呢。”
萧彻接过茶碗,指尖触到温热的瓷壁,暖意顺着指尖蔓延。他望着远处城楼上飘扬的“萧”字大旗——如今那旗帜下站着的是阿瑶,那个当年躲在流民棚里、怯生生拉着他衣角要糖吃的小姑娘,如今已是能独当一面的寒川关守将。“也好,让孩子们知道,这太平日子来得不容易。”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阿瑶穿着银白劲装,身后跟着两个学堂的孩子——一个叫小石头,是当年战死士兵的遗孤;一个叫阿禾,父母是西域商人,去年刚定居寒川关。两个孩子手里捧着纸笔,眼睛亮晶晶地看着萧彻,显然是早就盼着听故事了。
“萧将军!”小石头率先跑过来,仰着小脸问道,“您当年真的用这把旧剑,一个人打退了十几个黑风部的士兵吗?”
萧彻笑着点头,将旧剑轻轻放在石桌上,开始讲起往事——那是二十年前,寒川关被黑风部围困,粮草断绝,他带着三十名士兵,趁夜偷袭敌军粮仓,就是用这把剑,在乱军中劈开一条血路,护住了最后一批粮草,也守住了寒川关的希望。
孩子们听得入了迷,阿禾忍不住问道:“萧将军,您当时不怕吗?”
萧彻看向苏雪,眼中满是温柔:“怕啊,怎么不怕?可我知道,我身后是寒川关的百姓,是你苏姐姐,我不能退。”
苏雪笑着拍了拍他的手背,补充道:“那时候他回来,身上全是伤,我给他包扎的时候,这把剑上的血都冻住了,我用温水泡了半个时辰才洗干净。”
孩子们听得眼睛发红,小石头握紧了拳头:“萧将军,我以后也要像您一样,守护寒川关!”
阿瑶看着这一幕,眼中满是欣慰。她走到萧彻身边,轻声说道:“萧将军,西域商队的首领来了,说有要事找您和苏姐姐商量。”
萧彻和苏雪对视一眼,起身跟着阿瑶往城里走去。路上的百姓看到他们,纷纷笑着打招呼,有的递来刚烤好的红薯,有的塞了把晒干的草药——如今的寒川关,早已不是当年战火纷飞的模样,家家户户都有了安稳日子,街头巷尾满是烟火气。
西域商队的首领名叫木合塔尔,是个高鼻梁、深眼窝的中年人,见到萧彻和苏雪,连忙起身行礼:“萧将军,苏经略,这次来,是想跟你们商量一件事。”他从怀中掏出一张羊皮卷,展开后,上面画着一条从西域到中原的商道,“我们想拓宽这条商道,让更多西域商人来寒川关交易,也让中原的丝绸、茶叶能更方便地运到西域。只是商道要经过青熊部的领地,我们担心……”
萧彻接过羊皮卷,目光落在青熊部的领地标记上。如今青熊部的首领是熊罴的儿子熊山,性格憨厚,却有些耳根软,容易被外人挑拨。他沉吟片刻,说道:“我跟你一起去青熊部,亲自跟熊山谈谈。”
苏雪有些担心:“你身子不好,路上雪大,要不我跟阿瑶去吧?”
萧彻握住她的手,摇了摇头:“我去更合适。当年熊罴犯错,是我帮他解围,熊山会给我这个面子。再说,我也想看看北境的草原,好久没去了。”
苏雪知道他的脾气,不再劝阻,只是转身去收拾行李,给她装了厚厚的棉袄、暖手炉,还有他常用的伤药。阿瑶则去安排护送的士兵,挑选了二十名精锐,都是跟着她出生入死的弟兄。
次日清晨,萧彻、木合塔尔带着二十名士兵,骑着马朝着青熊部的方向出发。雪后的草原一片洁白,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萧彻却觉得精神振奋——他想起年轻时,曾无数次在这片草原上奔驰,如今故地重游,心中满是感慨。
走了大半日,终于抵达青熊部的驻地。熊山早已在帐篷外等候,看到萧彻,连忙迎上来,行了个草原上的大礼:“萧将军,您怎么来了?快请进!”
帐篷里燃着篝火,温暖如春。熊山让人端来马奶酒和烤羊肉,笑着说道:“萧将军,自从您上次帮我父亲解围后,我们青熊部就一直记着您的恩情。这些年,寒川关开放互市,我们部的百姓日子越来越好,我还没好好谢谢您呢!”
萧彻笑着摆手,将木合塔尔的提议说了出来。熊山听后,眉头轻轻皱了皱:“拓宽商道是好事,可我担心……万一有坏人趁机混入青熊部,伤害百姓怎么办?”
木合塔尔连忙说道:“熊山首领放心,我们西域商人都有通关文牒,每支商队都会有寒川关的士兵护送,绝不会让坏人混入。而且,商道开通后,你们青熊部可以在沿途设卡,收取少量关税,补贴部落开销,这对大家都有好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