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薪火相传守安澜
寒川关的晨光刚漫过玄铁石城墙,城楼下就传来了清脆的剑击声。阿瑶穿着一身银白劲装,手中的长剑与陈猛的弯刀碰撞,火星在晨雾里闪了闪,又很快消散。她额角渗着汗,眼神却亮得像淬了光,招式间依稀能看出萧彻当年教她的“回风剑”影子,只是多了几分属于女子的灵动。
“阿瑶姑娘的剑又快了!”陈猛收刀后退,笑着捋了捋花白的胡须。他比十年前苍老了许多,眼角的皱纹深如沟壑,却依旧挺直脊背,腰间的佩刀虽不如当年锋利,却依旧象征着寒川关的守护。“若是将军看到,定要夸你。”
阿瑶收剑入鞘,抬手擦了擦汗,目光望向城西的梅林——那里有一座小小的木屋,是萧彻和苏雪如今的住处。十年前,萧彻不再担任寒川关守将,将兵权交给了陈猛和成长起来的阿瑶,自己则和苏雪搬去了梅林,过上了煮茶赏梅的日子。
“陈叔,我去看看萧将军和苏姐姐。”阿瑶整理好劲装,提着刚从流民棚带来的新鲜蔬菜,朝着梅林走去。路上的百姓看到她,纷纷笑着打招呼,有的递来刚烤好的饼子,有的塞了把晒干的草药——如今的寒川关,早已不是当年战火纷飞的模样,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安稳日子,阿瑶也成了百姓们眼中,和萧彻、苏雪一样的守护者。
梅林的木屋前,萧彻正坐在石凳上,手里拿着一把木剑,教几个孩子练习基本功。孩子们穿着统一的校服,是苏雪亲手设计的,浅蓝色的上衣,灰色的裤子,显得格外精神。萧彻头发已花白,却依旧腰杆挺直,手中的木剑虽轻,每一个动作却依旧带着当年的威严。
“握剑时手腕要稳,别用蛮力。”萧彻握住一个孩子的手腕,轻轻调整角度,“剑是用来守护的,不是用来伤人的,记住这一点,才能练好剑。”
孩子们齐声应和,认真地按照萧彻教的方法练习。苏雪则坐在木屋门口,手里拿着针线,正在给孩子们缝补校服。她头发也已染上霜白,却依旧眉眼温柔,发间的玉簪还是当年萧彻送她的那支,经过岁月的摩挲,愈发温润。
“萧将军,苏姐姐。”阿瑶走进梅林,笑着举起手中的蔬菜,“我给你们带了些新鲜的青菜,今天中午我给你们做野菜粥。”
萧彻抬头看到阿瑶,眼中露出笑意:“阿瑶来了,快坐。孩子们刚练完基本功,正吵着要听你讲当年打仗的故事呢。”
苏雪放下针线,起身接过阿瑶手中的蔬菜:“快进屋歇会儿,外面风大。我刚煮了梅子酒,是去年酿的,正好给你暖暖身子。”
阿瑶跟着他们走进木屋,屋内陈设简单却温馨。桌上摆着一套茶具,旁边放着几本书,是萧彻平日里看的兵书和苏雪看的医书。墙上挂着一幅画,画的是寒川关的雪景,是苏雪去年亲手画的,虽然笔触不算精湛,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萧将军,北境的狼王派人来了。”阿瑶喝了口梅子酒,轻声说道,“说今年的赛马会要在寒川关举行,想请您和苏姐姐也去参加。”
萧彻放下茶杯,眼中闪过一丝怀念:“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是一年。当年第一次参加赛马会的情景,仿佛还在昨天。”
苏雪笑着点头:“是该去看看,也让狼王他们知道,寒川关一切都好。”
接下来的几日,寒川关开始为赛马会做准备。百姓们忙着打扫街道,挂起红灯笼;商户们则拿出最好的货物,准备在赛马会期间售卖;士兵们则加强巡逻,确保赛马会的安全。阿瑶和陈猛忙着接待北境部落的人,安排他们的住宿和饮食,一切都井然有序。
赛马会举行的那天,寒川关格外热闹。北境的白狼部、赤豹部、青熊部都派来了代表,西域商队也来了不少人,还有关内的商户和百姓,将赛马场围得水泄不通。萧彻和苏雪坐在观礼台上,看着赛道上奔跑的骏马,眼中满是欣慰。
“你看,那是狼王的儿子,骑术真好。”苏雪指着赛道上的一个年轻男子,笑着说道。
萧彻点头:“虎父无犬子,狼王当年就是北境最好的骑手,他的儿子自然也不差。”
就在这时,赛道上突然传来一阵骚动。阿瑶骑着马,快速朝着观礼台跑来,脸上满是焦急:“萧将军,苏姐姐,不好了!青熊部的几个年轻人和西域商队的人起了冲突,说是西域商队的人偷了他们的东西!”
萧彻和苏雪对视一眼,连忙起身,朝着冲突的地方走去。只见几个青熊部的年轻人正围着几个西域商人,手中拿着弯刀,情绪激动;西域商人则连连摆手,嘴里说着听不懂的话,脸上满是慌张。
“住手!”萧彻大喝一声,声音虽不如当年洪亮,却依旧带着威严。
青熊部的年轻人和西域商人听到声音,都停下了动作,转头看向萧彻。青熊部的一个年轻人认出了萧彻,连忙收起弯刀,躬身行礼:“萧将军,您怎么来了?这些西域商人偷了我们的玉佩,我们只是想要回自己的东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