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见状,面面相觑,一时间都不知该如何是好。
然而,在施琅的带动下,他们最终还是纷纷迈开脚步,紧紧地跟随着施琅的身影。
刘国轩和冯锡范对视一眼,两人的眼中都闪过一丝惊讶和犹豫。
但在短暂的沉默后,他们也立刻跟了上去,生怕被落下。
鹿耳门距离郑成功的墓地,有整整十里之遥!
这一路上,施琅始终沉默不语,甚至连郑克爽都没有放下。
郑克爽心中惴惴不安,他战战兢兢地偷瞄着施琅的那只独眼,恐惧如影随形。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半个多时辰之后,施琅终于抵达了郑成功的墓前。
然而,施琅并没有身着象征胜利与权力的提督铠甲,反而脱去了大清的官服,摘掉了大清的顶子。
他换上了一袭素色的汉服,面容肃穆,步履沉重,仿佛背负着整个世界的重量。
施琅的目光越过众人,直直地望向那座掩映在稀疏林木中的坟冢。
那座坟冢并不像帝王陵寝那样宏伟壮观,甚至显得有些简朴,但它在台湾军民的心中,却是一座永远屹立不倒的丰碑。
终于,施琅走到了墓前。
他凝视着墓碑上“明延平郡王郑公墓”这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身躯不由自主地开始微微颤抖起来。
在万众瞩目之下,施琅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缓缓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袍。
他的动作显得有些凝重,仿佛这一举动承载着千钧之重。
随着衣袍的整理完毕,施琅的身体突然像是失去了支撑一般,双膝猛地一软,“扑通”一声,重重地跪倒在地!
这一跪,犹如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
在场的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惊呆了,他们的心也随之剧烈地震颤着。
征服者,竟然跪在了被征服者的墓前!
这完全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包括郑克塽在内的众人,都瞠目结舌,一时间不知所措。
只见施琅伏身在地,双肩剧烈地抖动着,仿佛整个身体都在痛苦地抽搐。
他压抑了许久的哭声,终于在这一刻如决堤的洪水一般,从喉咙深处迸发出来。
那哭声,初时如杜鹃泣血,婉转悲切,让人闻之不禁心生怜悯;继而又如江海奔流,汹涌澎湃,震撼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心灵。
“王爷!国姓爷啊!施琅……施琅来看您了!”施琅开口的第一句话,便如同一把利剑,直插在场无数郑氏旧部的心窝。
这句话,让他们想起了曾经与国姓爷一同并肩作战的日子,想起了那些血雨腥风的岁月。
一时间,许多人都不禁潸然泪下,泪水模糊了他们的视线,也浸湿了脚下的土地。
“王爷”、“国姓爷”,这是当年他们共同的称呼,这一声,瞬间将时光拉回到了二十多年前,拉回到了他们曾并肩作战、亲如兄弟的岁月。
“君臣一别,倏忽已是二十三载!想当年,琅随侍王爷左右,共图反清大业,何等意气风发!王爷视我为手足,我视王爷为兄长。本以为能追随王爷,驱逐鞑虏,恢复汉家河山,名标青史,不负此生……”
他的声音嘶哑,充满了无尽的追忆与怅惘。
他没有提后来的决裂,而是先追忆曾经的恩情与理想,这让所有人都产生了一种“本是同根生”的共鸣。
紧接着,他话锋一转,声调陡然拔高,充满了敬佩与赞扬:
“后王爷率孤军东征,跨海而来,于此蛮荒之地,驱逐荷夷,光复旧土,为我汉人挣得了千秋万代的基业!此等盖世奇功,彪炳史册,日月同辉!施琅虽与王爷立场不同,但对王爷收复台湾之伟业,心中唯有敬佩,唯有赞叹!此功,当浮一大白!”
这番话,说得在场的台湾百姓热血沸腾。
施琅肯定了郑成功最伟大的功绩,等于肯定了台湾民众的集体记忆与荣耀,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自尊心。
刘国轩听闻此言,这位沙场硬汉的虎目之中,也不禁泛起了泪光。
全场静默,只听得施琅的哭诉声在风中回荡。
最关键的时刻到来了,他将如何面对那段血海深仇?
施琅猛地以头抢地,“咚”的一声闷响,让所有人心头一紧。
他抬起头时,额上已是一片殷红。
他涕泪交加,状若疯狂,哭喊道:
“可恨!可恨奸臣当道,谗言惑主!王爷英雄一世,却偏信小人离间之语,致我施家满门……我父、我弟……五十余口,惨遭横死!王爷啊!施琅知您,知您绝非寡恩薄情之人!此非王爷本意,皆是那奸佞小人从中作梗,构陷忠良,才酿成你我兄弟反目、天人永隔之惨剧啊!”
他没有指责郑成功,而是将所有的罪责都推到了“奸臣”和“谗言”的身上。
他将郑成功也塑造成了受蒙蔽的受害者,而自己,则是这场阴谋中最大的牺牲品。
这一番惊天动地的“释然”,瞬间解开了盘桓在所有人心中那个最大的死结。
原来,他不是来复仇的!他的恨,早已升华。
“王爷!今日施琅兵临城下,非为报一己之私仇!若为私仇,琅当掘墓鞭尸,方解心头之恨!然琅没有!琅今日来此,是来与王爷和解的!我施家数十口之血,施琅不记在王爷账上!苍天可鉴,昔日家仇,在此墓前,一哭泯之!”
说罢,他嚎啕大哭,伏在地上,悲痛欲绝,仿佛要将二十多年的委屈、思念、痛苦、挣扎,在这一刻全部倾泻出来。
他的哭声,充满了巨大的感染力,那是一种超越了个人恩怨,与历史、与命运、与这片土地和解的巨大悲情。
这一下,所有人都被彻底击溃了。
郑克塽和冯锡范面面相觑,他们原以为施琅会借机羞辱郑家,以报当年之仇,却没想到是如此景象。
他们心中的最后一丝怨怼与防备,也在这惊天动地的哭声中冰消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莫名的感动与愧疚,两人竟也忍不住眼圈泛红,低头垂泪。
喜欢康熙正史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康熙正史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