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王辅臣正端坐在提督府的大堂之上,他的面前坐着黄九畴和龚荣二人。
三人围坐在一起,气氛凝重,他们正在商议着如何应对当前的局势,想出一个破敌之策。
然而,让王辅臣感到无奈的是,黄九畴和龚荣两人似乎对投降大清更感兴趣,对于如何破敌却只字不提。
王辅臣心中自然明白,如今的形势对他们极为不利,吴三桂如果不派援军前来,那么不出半个月,城中必然会因为粮食短缺而引发兵变。
正当王辅臣思考着应对之策时,突然门外传来一声高喊:“报……城下有书信送来……”
王辅臣闻言,精神一振,连忙喊道:“拿过来!”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一名士兵匆匆忙忙地走进了议事厅。
那士兵面色苍白,显得有些惊恐,他小心翼翼地将手中的书信呈给王辅臣,然后颤颤巍巍地说道:“这书信是……是一个叫周昌的,写给黄大人的。”
王辅臣与龚荣对视一眼,两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落在了黄九畴身上,齐声问道:“哦?写给黄大人的?”
黄九畴脸上露出一丝尴尬的笑容,他显然没有料到会有这样一封信送到自己手中,有些不知所措地说道:“周昌?写给我的?”
“不错,正是写给黄大人的。”
王辅臣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既然这封信是写给黄大人的,那么……嗯……”他的声音拖长,似乎在思考着什么,然后突然闭上嘴巴,不再说话。
黄九畴见状,心中不禁一紧,他感觉到王辅臣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那目光中似乎隐藏着一丝戏谑和嘲讽。
他的双手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哆哆嗦嗦地伸向那封书信,仿佛那是一件极其危险的物品。
“呃……还是大将军先看吧。”黄九畴结结巴巴地说道,他实在不想在众人面前打开这封信,更怕别人知道信中的内容。
然而,王辅臣却摇了摇头,笑着说道:“这可是你的书信,自然应由你来阅读。”
王辅臣的语气虽然轻松,却让黄九畴感到压力倍增。
黄九畴无奈地点了点头,心想既然如此,也只能硬着头皮看下去了。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撕开信封,展开信纸。
当他看到信上的字迹时,心中猛地一震——果然是周昌周培公的亲笔书信!
黄九畴的脸色变得有些苍白,他匆匆浏览了一遍信的内容,然后犹豫了一下,还是将信递给了王辅臣。
然而,王辅臣并没有伸手去接,而是依旧面带微笑地看着黄九畴,似乎在等待着他的解释。
“呃……周昌劝降!”黄九畴终于憋出了一句话,他的声音异常低沉,仿佛生怕被其他人听到。
王辅臣的笑容更加灿烂了,他似乎对这个答案并不感到意外。“哦?周昌劝降?”
他饶有兴致地问道,“不知黄大人对此有何看法呢?”
黄九畴的脸色愈发难看,他支支吾吾地说道:“这……”
他心里暗自叫苦,若是这封信是私下里给自己的密信,那还好处理一些,可如今却这样大张旗鼓地送过来,实在让他有些措手不及。
王辅臣哈哈大笑:“哈哈....哈哈......难不成是图海的人?”
黄九畴缓缓地点了点头,然后对王辅臣说道:“大将军,周昌和我其实是同乡,我们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相识了。现在,他在图海的营帐里担任谋士一职……”
王辅臣闻言,心中略感诧异,连忙追问道:“哦?谋士?那他劝降的理由是什么呢?”
黄九畴犹豫了一下,接着说道:
“他……他说图海那里有充足的粮食,而咱们平凉城早就没有粮食了,甚至到了杀马充饥的地步。如果继续这样对峙下去,平凉城的百姓恐怕都会饿死。所以他认为,如果我们不打算投降,那为何不去找图海借粮呢?”
黄九畴一边说着,一边不停地摇头,似乎连他自己都对周昌的这番话感到难以置信,这周昌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呢?
王辅臣听完之后,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狐疑和迟疑,他喃喃地问道:“什么?找图海借粮?这怎么可能呢?”
一旁的龚荣脸上同样浮现出疑惑不解的神情,他忍不住插嘴道:“是啊,这怎么能行呢?图海攻克虎山墩,不就是为了截断我们的粮道吗?他怎么可能会把粮食借给我们呢?”
黄九畴一脸无奈地摇了摇头,叹息着说:“我也实在想不通他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周昌……”
话还没说完,就被王辅臣打断了。
“哎……”王辅臣长叹一声,“周昌似乎还是个孩子啊,我和图海对峙这么久,他怎么可能会借给我粮食呢?”
就在这时,黄九畴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眼睛一亮,说道:
“大将军,我觉得图海围而不攻,虽然火炮早已布满了虎山墩,但他却一直没有向城内开炮,这其中必定有深意。我猜,他应该是奉了皇上的旨意,一定要您投降,和平解决平凉之事啊……”
王辅臣听了黄九畴的话,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地点了点头,说道:“你说得有道理,若图海真的攻城,以他的实力,这平凉城恐怕早就被夷为平地了……”
“大将军,图海既然不攻城,还放出话来让您借粮,下官以为,您应该和图海见上一面,至于借不借粮、是否依然对峙,当为后话!”黄九畴一脸恳切地劝道。
一旁的龚荣也附和道:“是啊大将军,下官知道您在京城的时候,早就与图海相识,或许您见到他之后,会有转机呢!”
王辅臣心中其实早已无奈至极,他深知目前的处境十分艰难,根本无法突围,更别提如今连马匹都没有的窘迫状况了。
然而,尽管如此,他的自尊心却让他不愿轻易低头,依旧嘴硬地回应道:“见他也可以,但需要他来见我!”
喜欢康熙正史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康熙正史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