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图海之所以没有一开始就动用这一杀手锏,主要还是因为他奉行康熙的招安策略。
他希望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问题,而不是用武力强行攻城。
但现在看来,王辅臣似乎并没有投降的意愿,那么图海也只能使出这最后一招了。
就这样,白天王辅臣下令加紧加固防御工事,而到了晚上,图海则会下令用神威大炮对城墙进行轰击。
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这场攻守之战变得越发激烈起来。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日子一天天过去,王辅臣的士兵们渐渐感到疲惫不堪。
他们对加固城墙的工作心生厌倦,因为无论他们如何努力,每到夜晚,城墙依旧会被破坏得支离破碎。
半个多月转瞬即逝,王辅臣的军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形势。
军粮的储备日益减少,如今每天只能提供一餐,而且数量极其有限。
士兵们饥肠辘辘,身体逐渐虚弱。
二十天后,军粮终于耗尽,王辅臣陷入了绝境。
无奈之下,他只得下令宰杀马匹,以解燃眉之急。
然而,这只是权宜之计,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不仅士兵们没有足够的食物,就连城内的老百姓,也已经将粮食消耗殆尽。
城内的军心开始动摇,士兵们的士气低落,绝望情绪蔓延。
饥饿使得他们不得不将马骨头煮碎后啃食,以勉强维持生命。
三十天过去了,王辅臣始终没有等到吴三桂的救援。
与此同时,图海的大军却迎来了江南发来的军粮。这一消息让图海欣喜若狂,他不禁大笑道:“周先生啊,与王辅臣打这场消耗战,本将军再也不用担心了!哈哈……哈哈……”
周昌缓缓地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忧虑,说道:“大将军啊,这消耗战对王辅臣来说恐怕难以支撑下去了。”
图海闻言,微微歪了一下脑袋,露出疑惑的神情,追问道:“哦?你为何如此断言呢?”
周昌嘴角泛起一抹淡淡的笑容,解释道:“十日前,城内就已经开始杀马充饥了,这说明他们的粮食储备已经极度匮乏。而如今,城内的炊烟已经有三日没有冒起过了,这岂不是意味着连煮骨头的汤都没有了吗?”
图海听完周昌的分析,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说道:“你说得有道理!”
周昌见状,眼中闪过一丝决然,看着图海说道:“既然如此,那周某不才,愿凭借这三寸不烂之舌,前去劝说王辅臣投降。”
然而,图海却立刻表示反对,连忙劝道:“呃……先生,那平凉城可是龙潭虎穴啊,你万万去不得啊!”他的脸上露出担忧的神色,显然对周昌的安全十分关切。
这一个多月以来,图海与周昌相处得非常融洽,彼此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
因此,当周昌提出要去平凉城劝降时,图海的心中充满了忧虑和不安。
周昌对于图海来说,不仅是他的军师,更像是主仆和密友。
然而面对图海的疑虑,周昌却只是呵呵一笑,自信满满地说道:“大将军不必担心,我既然敢说出这样的话,自然有十足的把握能够马到成功!”
图海见状,心中虽然仍有疑虑,但还是忍不住追问道:“呃……那您可有什么具体的计策呢?”
周昌微微一笑,点了点头,然后不紧不慢地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轻轻地递给了图海,同时说道:“将军,烦请您将此信派人送到平凉城门之下,并告知对方这是周昌送给黄九畴的书信。”
图海迟疑地接过书信,满脸狐疑地看着周昌,惊讶地问道:“你竟然认识黄九畴?”
周昌呵呵一笑,似乎对图海的惊讶早有预料,他不紧不慢地回答道:“何止是黄九畴呢?就连布政使龚荣,也是我的同乡啊……”
“你们……你们早就认识?”图海瞪大了眼睛,满脸狐疑地看着周昌,似乎对他所说的话仍然心存疑虑。
周昌见状,微微一笑,点了点头,语气坚定地说道:“不错,我周某与黄九畴和龚荣皆是湖北荆门人士,数年前我们便已相识。如今有这封书信在,他们必定会劝说王辅臣投降。”
图海皱起眉头,若有所思地说道:“原来如此,不过若是大张旗鼓地将这封书信送过去,岂不是会让黄九畴和龚荣二人暴露身份?”
周昌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回答道:“无妨,此事闹得越大越好。如今王辅臣的军心已然不稳,我们正好可以趁他病,要他命!”
他一边说着,一边紧紧咬着后槽牙,仿佛对这个计划充满了信心。
图海略作思考,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也罢,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即刻行动吧。”
且说这送信之人,一路快马加鞭,终于来到了平凉城下。
他勒住缰绳,站在离城门不远处,高声喊道:“平凉城的守军听着!这封信乃是周昌周大人,送给总兵黄九畴的书信,你们可否帮忙传递一下?”
他的声音在城墙上空回荡,引起了城上守军的注意。
不一会儿,一名守将从城垛后探出头来,大声问道:“你说是送给我们黄九畴大人的信?”
送信人连忙点头,应道:“正是黄九畴大人!”
守将似乎有些怀疑,追问道:“那有没有我们提督大人的书信呢?”
送信人摇了摇头,回答道:“没有!”
守将见状,便不再多问。
他转身从城墙上取下一根绳子,绳子的一端系着一个篮子。
他将篮子顺着城墙放了下来,喊道:“把信放在篮子里吧!”
送信人依言而行,将书信小心翼翼地放入篮子中。
然后,他松开手,看着篮子缓缓上升,直到被守将收上去。
完成任务后,送信人如释重负,他掉转马头,疾驰而去,转眼间便消失在了地平线上。
守将看着远去的送信人,心中不禁涌起一丝疑惑。
他暗自思忖道:“这送信的人,竟然不给王辅臣送信,反而给黄九畴送信,这其中莫非有什么深意?”
然而,他也知道,在这关键时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不管怎样,这件事还是需要报告给王辅臣的,毕竟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得罪老大啊!
喜欢康熙正史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康熙正史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