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和吴三桂每一次面对南明那汹涌如潮的大军时,他俩都能紧密配合,奋勇杀敌,展现出无比的英勇和默契。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当洪承畴离世后,米哈竟然也因为过度悲伤而病倒了,没过多久便也追随老友而去,早早地离开了人世。
好在米哈之子折尔肯继承了父亲的遗志和本领,凭借着自身的努力与才华,最终当上了礼部侍郎一职,真可谓是将门无犬子啊!
话说回来,康熙突然开口询问道:“嗯,傅达礼啊,此次派你以文官之身出使云南,你心中可有畏惧之意?”
傅达礼闻听此言,先是微微一愣,随即笑着回答道:
“皇上您真是爱开玩笑呀!微臣身为臣子,替朝廷办事本就是分内之事,怎会存有丝毫胆怯之心呢?
更何况,即便那吴三桂如同凶狠的恶狼一般,但只要微臣行得正坐得端,不犯下任何过错,他又能拿微臣怎么样呢?”
虽然嘴上如此回应着圣上,但其实傅达礼内心对于康熙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多少还是感到有些困惑不解的。
要知道,这傅达礼可不是一般人呐!
他不仅是翰林学士,位列朝中重臣之列;更为重要的是,他可是满洲文人当中数一数二的人物。
其不仅对汉文钻研颇深,能够运用自如,而且还有一个十分独特之处——此人向来刚正不阿,从不惧怕那些位高权重之人。
正是凭借着这份过人的胆识和气节,使得他在朝野上下备受敬重。
想当年,那鳌拜可谓是权倾朝野、威震天下,人人对其敬畏有加。
然而就在这等时候,竟有一人敢在朝堂之上公然斥责鳌拜,此人便是傅达礼。
当时的傅达礼年纪尚轻,但却有着过人的胆识和勇气。
不过,那鳌拜见傅达礼如此年幼,且念及他父亲曾与自己有些交情,便未与之计较,仅仅是将他远远地贬谪至云南,让他当个小小的县令。
就这样,傅达礼远离京城,开始了在云南的为官生涯。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待到鳌拜身死之后,康熙皇帝终于想起了这位,昔日敢于直言的臣子——傅达礼,并将他召回京城,委以翰林学士之职。
康熙开口问道:“傅达礼啊,朕听闻你曾在云南当过县令,那么你可曾见过那吴三桂?”
傅达礼赶忙跪地回话道:“回皇上的话,微臣在云南任县令期间,确实有幸见过吴三桂一面。只可惜,微臣认得他,而他却并不知晓微臣呐。”
康熙听后微微点头,面带微笑地说道:“嗯,此次你再前往云南公干,想必那吴三桂定会对你有所印象!”
傅达礼闻言,连忙叩头谢恩道:“承蒙皇上信任,微臣此番奉旨办差,定然竭尽所能,不辱皇命!”
说罢,他起身而立,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好,你们二人此番前往云南,责任重大,务必竭尽所能督促吴三桂尽快启程撤藩。
此乃朝廷要事,万不可掉以轻心。倘若吴三桂提出任何需求,你们需即刻奏报于朕,不得延误。
只要能够促使吴三桂顺利启程,你们此次的差事便可算是圆满完成!”康熙神情严肃地嘱咐道。
“臣谨遵圣谕!定当不辱使命!”折尔肯和傅达礼齐声应道。
康熙微微颔首,继续说道:
“你们抵达云南后,可先去拜访云南巡抚朱国治。此人虽官职不高,但对当地情况颇为熟悉,可以与之共商大计。
此外,云贵总督甘文焜更是朕的心腹重臣,忠诚可靠,且颇有谋略。你们到达之后,务必想尽办法寻得这二人,与他们共同商议如何才能让吴三桂尽快动身启程。”
“嗻……”两人再次躬身领命。
这时,康熙转头看向身旁的太监,轻声吩咐道:“将东西呈上来……”
只听得一声回应,一名太监手捧一个精致的托盘快步走来,稳稳地停在了折尔肯和傅达礼面前。
康熙迈步走到二人跟前,先是伸手从托盘中轻轻拿起一把装饰精美的蒙古佩刀,而后郑重地递到了折尔肯手中,并语重心长地说道:“折爱卿,此刀乃是朕赐予你的信物,望你持之勇往直前,不负所托。”
接着,康熙又拿起另一把同样华丽的佩刀,递给了傅达礼,叮嘱道:“傅爱卿,这把佩刀亦代表着朕对你的信任与期望,愿你此行顺遂,马到成功。”
只见那二人神色庄重地双膝跪地,双手稳稳地将佩刀高高举起,超过自己的头顶。
此时,康熙皇帝目光威严而慈祥,缓声说道:“此乃朕赐予你们的佩刀,到了云南之地后,切不可心生畏惧,定要全心全意、竭尽所能地将差事办妥!”
“微臣谨遵皇上旨意,谢皇上隆恩赐刀!”二人异口同声地回应道,声音洪亮且坚定。
要知道,康熙皇帝赐予臣子佩刀之举,在其统治时期尚属首次。
此举不仅彰显了皇帝对于二人能力的认可和器重,更是一种莫大的殊荣。
就在这时,一名太监恭敬地端着一坛美酒走上前来。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坛子,然后分别往三只酒杯里斟满了香醇的美酒。
康熙皇帝率先端起其中一杯,缓缓走到折尔肯面前,亲手将酒杯递给他。
接着,康熙皇帝又移步至傅达礼身旁,同样亲自把另一杯酒递到了他的手中。
完成这些动作后,康熙皇帝回到原位,端起最后一杯酒,高声说道:
“两位爱卿啊,今日以此酒为你们壮行!务必牢记朕之所托,圆满完成差事,促使吴三桂尽早离开云南,拔营起寨!”
听到这番话语,折尔肯和傅达礼不禁热泪盈眶,心中满是感动之情。
他们双双站起身来,双手接过酒杯,仰头一饮而尽。
那豪迈之态,仿佛已将所有的决心与勇气都融入了这杯烈酒之中。
“二位爱卿啊,朕已然精心地为你们筹备好了二十名精锐的骑兵侍卫,并且特意给你们每个人都备下了两匹品质上乘的蒙古骏马!待你们踏出这宫门之后呢,只管扬鞭催马,疾驰而去便是啦!”
喜欢康熙正史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康熙正史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