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对于高士奇这番言论,康熙皇帝感到十分诧异。
高士奇见状,连忙解释道:“回皇上,刚才那句话乃是微臣心中所想之假话呀!还望皇上恕罪。”
康熙皇帝听闻此言,脸上先是闪过一丝尴尬,但很快便恢复了常态,干笑两声后说道:“原来如此,那你现在赶快跟朕说一说真心话吧。”
高士奇闻言,立刻起身恭敬地给康熙皇帝行了一个礼,并拱手作揖道:
“启禀皇上,依微臣之见,无论是从情理还是实际情况来看,王辅臣都不宜继续留在京城之中,反而应当尽早前往陕西赴任,这样方为上策啊。”
康熙皇帝听罢,轻轻点了点头,然后身子往后一仰,整个人便舒适地靠在了龙椅的靠背上,饶有兴致地示意高士奇继续说下去:“嗯,你再详细地跟朕讲讲其中缘由。”
高士奇看到康熙那副模样时,心中不禁觉得有些滑稽可笑,但一想到王辅臣所说的话,他立刻变得严肃起来,滔滔不绝地发表起自己的见解。
“其一,既然已经决定将王辅臣从云南调离出来,那么当初所做出的承诺就应当予以兑现。
起码也得让王辅臣在陕西担任两年的提督啊!这样一来,既能体现出朝廷的诚信,又能充分发挥他的军事才能。
毕竟,王辅臣可是久经沙场、战功赫赫之人。”
高士奇说到此处,稍稍停顿了一下,目光紧盯着康熙。
接着,他继续说道:“其二呢,王辅臣这人虽说对皇上忠心耿耿、义薄云天,但他实在不太擅长与京城的官员们打交道。
您想想看,他才刚来京城没多久,就胆敢去得罪泰必图那样的权贵。
倘若不是皇上您当天恰好在场,及时制止并调解,恐怕真会惹出不小的乱子来。
所以依微臣之见,像王辅臣这种性格直爽、不善交际的将领,还是把他放在战场上更为合适。让他率领大军冲锋陷阵、奋勇杀敌,定能立下更多赫赫战功。”
高士奇说完这番话后,意味深长地瞅了一眼愣住的康熙。
而此时的康熙则陷入了沉思之中,仔细回味着高士奇刚才所言。
不得不承认,经过这一个月以来对王辅臣的观察,康熙也意识到高士奇说得不无道理。
王辅臣的确是个难得的猛将,在行军作战方面有着非凡的天赋和能力。
然而,在处理官场关系以及与人沟通交流等方面,他显然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如此看来,或许真如高士奇所说,让王辅臣远离京城这个复杂的政治中心,回到战场上去,方才是最为明智之举。
“你接着说!”康熙伸出手指,直直地指向高士奇,目光犀利而急切。
高士奇微微躬身,继续说道:“其三,明相和索相之所以不想让王辅臣留在京中,其实是另有深意的。”
“哦?究竟是什么原因?”康熙一听这话,立刻挺直了身子,正襟危坐起来,脸上露出好奇之色。
显然,对于这两位权臣背后的心思,他也很感兴趣。
高士奇深吸一口气,缓缓道来:“皇上,依微臣之见,明相和索相恐怕早已看出,皇上您有意让王辅臣留在京城,并希望他能够进入内阁……”
说到这里,高士奇突然顿住,后面的话像是被卡在喉咙里一般,怎么也吐不出口。
毕竟,这样揣测圣上的心意,可是大不敬之罪,他实在是不敢贸然说下去。
然而,康熙却是呵呵一笑,似乎并未在意高士奇的迟疑,反而饶有兴致地说道:“你这个看法,倒是有趣得紧,朕之前倒还真没往这方面去想!”
不过,康熙心里跟明镜儿似的,他深知明珠和索额图这两个家伙,向来心胸狭隘,见不得旁人受宠。
如今自己对王辅臣青眼有加,他们自然会心生嫉妒,想尽办法阻止其入京为官。
只是,关于让王辅臣进入内阁之事,康熙的确未曾深思熟虑过。
此刻听高士奇这么一提,他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
“难道仅仅是因为这个吗?”康熙抬起头,再次追问道,眼神中充满了探究之意。
高士奇摇了摇头,他只要把康熙引导到这个想法就行了,没有必要说出来。
“微臣认为,索相和明相之所以如此担忧,乃是害怕那王辅臣一旦踏入内阁,待到其权势熏天之际,便会与吴三桂相互勾结、沆瀣一气。
届时,他定会蒙蔽圣上视听,对上欺骗隐瞒,对下作威作福。
若真让此等情况发生,只怕等到酿成大祸之时,一切都将悔之晚矣!那时,恐怕再无任何转圜的余地可言了。”高士奇言辞恳切地说道。
待他话音落下,乾清宫一片寂静,唯有康熙陷入了久久的沉思之中。
尽管一直以来,康熙对王辅臣颇为器重,并委以重任,但此刻经高士奇这么一点拨,他心中不禁泛起了嘀咕:这王辅臣的耿耿忠心究竟是向着朕呢,还是依旧心系吴三桂那头?
倘若王辅臣终究还是吴三桂的忠实拥趸,那又该当如何处置才好呢?
人心难测,这其中的奥妙又有谁能够真正洞悉呢?
暂且不论明珠和索额图是否存有嫉妒之心,就算他俩当真对王辅臣痛下杀手、设计诬陷,说到底,他们二人终归还是对朕忠心耿耿的臣子啊。
朕可以确信索额图和明珠的赤胆忠心绝无半点虚假,然而对于王辅臣的忠诚度,却着实难以打包票。
思及此处,康熙心中的纠结渐渐消散开来,终于是释然了。
与其把王辅臣强留于京城之中,导致两位宰相皆心生不快。
更甚者,原本相互制衡、势均力敌的索额图与明珠两股势力,极有可能会因共同对付这第三人而联合起来,如此一来,京城的官场势必会再度掀起一阵混乱不堪的风波。
倒不如索性放王辅臣离去,这样既能确保京城的安宁祥和,又能维持官场的稳定有序。
眼见着康熙陷入沉思许久,高士奇赶忙又进言道:
“皇上,就算王辅臣离开了京城,但我们依然能够保证他不会与那吴三桂沆瀣一气、狼狈为奸,因为您已然将他的儿子扣留在了京城当作人质!皇上此计高明啊!”
喜欢康熙正史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康熙正史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