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明珠的质疑,索额图并未动怒,而是稍稍压低声音,凑近明珠轻声说道:
“皇上似乎有意让王辅臣进入内阁为官。要知道,一旦王辅臣成功入阁,往轻了说,他必定会分割掉你我的权力;而若是往重了讲,他极有可能与远在南方的吴三桂暗中勾结、里应外合。
待到那时,即便是你我二人联手应对,恐怕也是回天乏术、无计可施呀……”
话讲到此处,明珠瞬间恍然大悟。
想他明珠向来有“万花筒”之称,头脑灵活、机智过人,堪称极其聪慧之人。
因此,即便索额图没有把话说透,他也已然洞悉了索额图的真正意图所在。
“索相明鉴啊!依着索相您的意思,这件事情究竟该如何处理呢?”明珠满脸忧虑地向索额图发问。
要知道,明珠心里跟明镜儿似的,对于王辅臣这个人的能耐,他可是再清楚不过了。
若是这王辅臣当真得以入阁为官,那势必会瓜分掉属于自己的那份权力。
想当年,自己辛辛苦苦、步步为营,花费了无数个日夜,历经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才爬到如今这般高位。
所以,无论如何,他都绝对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王辅臣轻而易举就踏入内阁,从而威胁到自己来之不易的地位与权势。
而说到索额图这边呢,其实他心中也是有着一番盘算的。
虽说平日里他与明珠之间一直都是明争暗斗不断,但不管怎样,他们二人终究都只是康熙皇帝身边的奴才罢了。
只要康熙皇帝还稳稳地坐在那张龙椅之上,那么他们便能继续保住各自现有的荣华富贵。
索额图略微沉思片刻之后,终于缓缓开口说道:
“明相啊,现如今王辅臣正深得圣上恩宠呢,每天几乎形影不离地跟随着皇上左右。像这样的情况之下,咱们要是贸然直接去找皇上去谈论此事,恐怕多半是行不通的。”
明珠听完后,连连点头表示赞同道:“确实如此啊,就算咱俩鼓足勇气前去进谏,皇上也未必能够听得进去咱们所说的话呀。”
只见这时,索额图突然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来,接着不紧不慢地说道:
“依我之见呐,目前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借助兵部所下达的指令,责令王辅臣尽快赶赴陕西地区执行任务。唯有如此操作,或许才有希望将眼下这个棘手的问题给妥善解决掉哦。”
索额图所提出的这个绝妙主意,实际上源自于那位足智多谋的高士奇。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对于这个看似冒险的计划,索额图却表现出相当程度的支持态度。
毕竟,像这样容易得罪他人的事情,如果能够由明珠去挑起事端,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了。
当明珠听完索额图的话语之后,他陷入了短暂的沉思之中。
一时间,整个房间里鸦雀无声,只有窗外偶尔传来几声鸟鸣。
索额图静静地观察着明珠的反应,心中暗自揣测着对方的想法。
过了好一会儿,见明珠仍然一言不发,索额图心里便有了数——看来,就连聪明过人的明珠也不愿意轻易去招惹王辅臣,甚至更不愿意因此而触怒当今圣上。
“明相啊!您想想看,与我们大清国千秋万代的长治久安相比起来,区区一个兵部的指令又算得上什么呢?简直连一根毫毛都不如啊……”索额图趁热打铁,继续苦口婆心地劝说着明珠。
只见明珠微微颔首,表示默许,但依旧没有开口说话。
终于,经过一番权衡利弊之后,明珠默默地轻点了一下头,缓缓说道:“嗯……如此看来,这件事情恐怕也只能按照你所说的这般去处理了……”
再说这索额图,在离开兵部的时候可谓是满面春风、得意洋洋。
因为他深知,只要明珠以兵部的名义下令让王辅臣返回陕西任职,那么一旦皇上为此感到不悦,这笔账必然会记在明珠的头上。
如此一来,自己不仅成功地摆脱了干系,还能借刀杀人,给明珠制造一些麻烦,真可谓是一举两得、一箭双雕啊!
而另一边,身为康熙皇帝头号忠臣的明珠,尽管明知此举可能会惹恼康熙皇帝以及王辅臣,但为了国家大局着想,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开始着手拟定那份来自兵部的重要文件。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紫禁城那巍峨宫殿的窗棂洒在了朝堂之上。
早朝过后,康熙帝依旧如往常一般召见了高士奇、明珠和陈廷敬三位才华横溢的大臣作为日讲官,准备开启今日的学习之旅。
只见康熙帝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威严而睿智地扫过下方众人,然后开口说道:“徐圆梦,去将王辅臣招来与朕一同听课。”声音不大,但却充满了帝王之气。
“嗻……”徐圆梦赶忙躬身应道,随即转身就要迈步出门去办理这差事。
然而就在此时,忽然从殿外传来一声高呼:“王辅臣求见!”原来是门口值守的太监匆匆跑来向康熙帝禀报。
“哟……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啊!快快让王辅臣进来。”康熙帝闻言不禁面露喜色,连忙冲着太监摆了摆手示意放行。
原本已经走到门口的徐圆梦见状只得又缓缓退回原位,心中暗自庆幸自己这回倒是省了一趟腿儿。
不一会儿功夫,身材魁梧的王辅臣便大步流星地走进了乾清宫。
刚一踏入殿门,他便毫不犹豫地双膝跪地,恭恭敬敬地叩头行礼,并高声呼喊道:“臣王辅臣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其声如洪钟,震得整个大殿都似乎微微颤动起来。
康熙瞅了瞅王辅臣,这脸色有些不对劲啊,原本白皙的脸上,竟然多出了一丝莫名的悲凉。
“起来吧,朕不是早就跟你说过吗,来到这乾清宫就无需如此多礼了。”康熙帝眉头微皱,脸上露出些许不悦之色。显然对于王辅臣这般拘泥于礼节有些不满。
事实上,康熙皇帝并非那种对礼仪要求极为严苛之人,但在一些特定场合,如太和殿或是举行重大典礼之地,众人皆须严格遵循大礼之规范。
喜欢康熙正史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康熙正史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