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那千钧一发之际,康亲王挺身而出,巧妙地运用言辞,成功地替庄亲王化解了眼前的困局。
刹那间,整个朝堂之上一片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聚焦在了康熙身上。
只见康熙霍然起身,他那威严的身姿仿佛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岳,令人心生敬畏之情。
"魏大人所言甚是合理,而康亲王所讲亦不无道理。
常宁尚需历经磨练方能成才,从即日起,常宁便跟随裕亲王福全一同研习治国理政之道,每日共同参与朝会旁听政务即可!"
康熙声如洪钟,语气坚定有力,同时大手一挥,做出了最终的决定。
要说起这福全,那可是有着相当大的背景呢!
他和康熙、常宁可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啊!
俗话说得好:“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在这个风起云涌的宫廷里,兄弟间的感情尤其重要。
这不,当福全听到康熙的旨意时,没有一丝犹豫,立刻双膝跪地,毕恭毕敬地回应道:“微臣福全谨遵圣谕!”
说完,他还轻轻地扯了一下常宁的衣角,暗示他也一起跪下谢恩。
常宁立刻心领神会,赶紧跟着跪下来,十分虔诚地说:“微臣常宁恭领圣旨,感谢皇上的浩荡皇恩。”
康熙微微点头表示满意,然后把目光转向康亲王,神情严肃地叮嘱道:“康亲王,如今宗室之中,你的地位最高。
常宁的册封典礼这件事,就交给你来和礼部以及宗人府共同负责办理吧。
一定要尽心尽力,不能有任何的疏忽和差错。”
康亲王虽然吃了个哑巴亏,连忙躬身施礼,应声道:"请陛下放心,微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圣上重托。"
这康熙微微颔首,表示认可,然后方才郑重地宣告退朝。
今日之康熙,心情愉悦至极,简直可以说是欣喜若狂。
那魏裔介已有半载未曾上朝,此番上朝竟然凭借一件关于常宁晋封亲王之事,成功地化解了康熙心中长久以来的纠结与困惑。
待退朝结束后,按照常理,康熙应当前往参加经筵日讲,但他却并未依循常规行事。
相反,他径直奔向了太皇太后所居的慈宁宫。
一路上,康熙脚步匆匆,仿佛迫不及待要将自己满心的欢喜分享给太皇太后。
“皇祖母….…皇祖母….…”还未踏入宫门,康熙便已扯起嗓子高声呼喊起来。
此刻,太皇太后正端坐在佛像之前,虔诚地诵读经文。
一旁的苏麻喇姑见状,急忙伸手拉住康熙,轻声嗔怪道:“哎呀….…皇上怎可这般冒失…….”
康熙猛地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些失礼,连忙露出一丝尴尬的笑容,压低声音说道:“姑姑……今日实乃大喜之事啊…….”
说罢,他满脸期待地望着苏麻喇姑。
苏麻喇姑无奈地摇了摇头,伸出手指轻轻地戳了一下康熙的额头,柔声劝诫道:“皇上,太皇太后此刻正在专心礼佛诵经,请您稍候片刻。”
听到这话,康熙立刻安静下来,然后在慈宁宫外的亭子里面坐了下来。
尽管此刻正值严寒之季,天寒地冻。
然而令人欣喜的是,今日天空湛蓝如洗,阳光明媚,温暖的光芒竟然透过亭檐洒入其中。
这般宜人的天气让康熙帝倍感舒适,仿佛全身都被暖阳包裹,暖意融融。
此时此刻,康熙帝正悠然自得地坐在这座精致的凉亭之中,口中轻轻哼唱着悠扬的小曲儿,脸上洋溢着无比愉悦的神情。
时间悄然流逝,约莫一刻钟之后,一旁的苏麻喇姑轻拍了一下康熙的后背,并轻声说道:“皇上,太皇太后传您前去觐见呢。”
听到这话,康熙不禁咧嘴嘿嘿一笑,随即迅速起身,迈着轻快的步伐,如同一只欢快的小鹿般一路小跑着奔进了慈宁宫。
一踏入慈宁宫,康熙便即刻向太皇太后恭敬地行礼拜安。
太皇太后面带微笑,眼中满含慈爱地询问道:“玄烨啊,究竟是什么事情让你这般欢喜呢?”
要知道,太皇太后每日都会与康熙相见,但却从未见过他像今天这样兴高采烈,甚至还情不自禁地哼起了小曲儿,那模样着实有些诙谐有趣。
面对太皇太后的关切询问,康熙难掩内心的激动之情,兴奋地回答道:“皇祖母,今日孙儿成功解决了一件一直萦绕在心头的大事啊!”
“哦?什么事情?”太皇太后心中满是疑惑,她深知这位皇帝向来沉稳持重,今日却如此反常,实在令人费解。
只见康熙脸上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轻声说道:“朕今日决定册封常宁为恭亲王,五日之后举行大典!”
太皇太后听闻此言,不禁轻轻叹息一声:“哎,常宁如今已然十四岁,确实到了该封王的时候了。”
康熙微微颔首,表示认同祖母所言。
紧接着,他又开口道:“朕不仅要封常宁为王,还打算让他入朝听政!”
“什么?入朝听政?”太皇太后一脸惊愕地问道,显然对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感到十分诧异。
康熙嘿嘿一笑,随后便将朝堂之上发生的种种事情一五一十地告知于太皇太后,并毫不掩饰自己对魏裔介的钦佩之情。
太皇太后静静地聆听着康熙的讲述,不时地点头表示赞许。
待康熙说完后,她语重心长地看着康熙,缓缓说道:“孙儿啊,你切莫高兴得太早了。这魏裔介将常宁推举出来,其中缘由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你是否已经考虑清楚?”
说罢,太皇太后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康熙,似乎想要从他的表情中看出些端倪来。
康熙眉头微皱,陷入沉思之中,片刻后缓缓开口道:“
朕曾听陈廷敬提及,遥想那大汉之时,雄才大略之汉武帝欲削藩王之权势,
此时主父偃挺身而出,呈上一计名曰推恩令。
如此一来,获封之地者与日俱增,而藩王之力则日渐式微。”
喜欢康熙正史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康熙正史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