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罢,郝浴毫不迟疑地从袖口掏出一卷精心撰写的奏折,恭敬地递呈给一旁侍奉的太监。
这太监战战兢兢地将奏折呈上,双手微微颤抖着递到康熙面前。
此刻的康熙面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他那双锐利的眼睛紧紧盯着手中的奏折,眉头紧锁。
当他仔细读完郝浴所呈上来的那份奏折后,心中的怒火瞬间被点燃,犹如火山喷发一般难以遏制。
然而,康熙毕竟是一国之君,有着非凡的自制力和城府。
尽管内心波涛汹涌,但表面上却并未显露出丝毫愤怒之色,反倒是面沉似水地点点头,语气平静地说道:“郝御史,此事实属重大,尚需进一步核查,待下朝之后……”
郝浴所呈交的这份奏折,其内容竟与莫洛和魏裔鲁二人之前所奏之事相差无几。
唯一不同之处在于,其余众人要么选择将此事隐匿起来,以密折形式上奏;要么便是通过私下里的书信往来传递消息。
唯有郝浴竟敢公然将此事于朝堂之上公之于众,如此一来,满朝文武百官皆已知晓此事。
其实,关于这件事早在昨日的小型会议中就已有所提及,但当时并未讨论出个所以然来。
故而康熙实在不愿在今日的朝堂之上再度提及此事,无奈之下只好借故退朝,以此敷衍了事。
待到退朝之后,康熙迈着沉稳有力的步伐缓缓走出了太和殿。
与此同时,其他官员们看向郝浴的目光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或惊讶、或疑惑、或钦佩,各种神情交织在一起,使得整个场面显得颇为复杂。
甚至有人惊讶得合不拢嘴,忍不住啧啧称奇道:“这郝浴......可真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惹火上身啊......”
陈廷敬目光紧盯着郝浴,不停地摇着头,脸上满是忧虑之色;而明珠则同样凝视着郝浴,深深地叹息一声。
那么这位郝浴究竟是什么来头呢?
原来他出生于直隶定州,自幼聪慧过人,勤奋好学。
在顺治年间,他经过一番苦读,终于金榜题名,考中了进士。
到了康熙六年的时候,郝浴被任命为四川御史。
由于所处之地与云南相距不远,所以他对于吴三桂的种种行径深感不满。
这次前来京城述职,郝浴一心想要依靠自己的伶牙俐齿,将吴三桂彻底扳倒。
虽说郝浴本性正直善良,但终究只是一介书生,行事作风难免有些书生气。
倘若真要把这件事情闹大,摆到明面上来议论,无论怎么看都显得不太妥当。
毕竟一边是高高在上的朝廷,另一边则是镇守云贵地区、手握重兵且集军权政权于一身的藩王。
如此棘手的问题摆在眼前,如果放到朝堂之上讨论,又该让康熙帝如何定夺呢?
且说那吴应熊,其实早在昨日便心生不祥之感,隐隐觉得太皇太后设宴相邀恐怕并非善意之举。
果不其然,今日听闻四川御史竟敢公然弹劾吴三桂,他心中暗叫不好,深知此番宴请极有可能就是一场暗藏杀机的鸿门宴。
想到此处,吴应熊不禁眼眶泛红,急匆匆地寻到了建宁公主跟前。
“公主啊,今日这场晚宴,只怕会是场凶险万分的鸿门宴呐!”吴应熊重重地叹息一声,目光哀怨而又无奈地凝视着眼前的建宁公主。
“鸿门宴?何出此言?”建宁公主闻言顿时惊愕不已,一双美眸瞪得浑圆,满是疑惑与不解之色。
吴应熊嘴角泛起一抹冰冷的笑容,缓声道:“就在今日早朝之时,那位来自四川的御史郝浴,
竟然当着满朝文武之面,狠狠地参奏了我父王一本,罗列了诸如私自购置大量军马、擅自招募众多士卒之类的种种罪状。”
“岂有此理!竟有这般事情发生?”建宁公主失声惊叫起来,脸上写满了震惊之情。
然而此时的吴应熊却无法确定她口中所说的“此事”究竟所指为何——到底是针对平西王被指控的那些罪名呢,还是对于郝浴胆敢如此大胆地上书弹劾这件事本身感到讶异。
只能露出一抹苦涩的笑容,轻叹道:“只怕今日我们就如同那待宰的羔羊一般……”
建宁公主亦是深深地叹息了一声:“唉,我虽身为尊贵无比的公主,但在这般情形之下,实在难以对平西王施以援手啊。”
两人满心愁苦,却是束手无策。
闲话休提,待到夜幕降临之际,他们乘坐着马车抵达了皇宫。
在太监的引领下,二人径直走进了慈宁宫。
“女儿拜见太皇太后,愿太皇太后福寿安康!”建宁公主盈盈施礼。
“吴应熊拜见太皇太后,恭祝太皇太后圣体万安!”吴应熊亦随之行礼。
太皇太后急忙站起身来,伸出双手将建宁公主扶起,随后目光专注地凝视着她,关切地说道:“阿吉格,你怎变得如此消瘦了?”
言犹未了,只见这位太皇太后眼眶泛红,泪水如断线珍珠般簌簌掉落。
建宁公主见状,连忙取过手帕,轻柔地为太皇太后擦拭面庞。
就在这个时刻,太皇太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和蔼可亲的笑容,轻声说道:“还是阿吉格最懂孝道,如果当初你那个不成器的兄长仍然在世,恐怕天天都会把我气得够呛。”
建宁公主连忙回应道:“太皇太后您过奖啦,我那福临哥哥对您可是极为孝顺呢!”
接着,太皇太后转头看向一旁的吴应熊,语气慈祥地吩咐道:“来……应熊啊,你也一同坐下吧。”
听到这话,吴应熊赶忙起身行礼,恭敬地回答道:“多谢太皇太后!”随后,他缓缓落座。
这位太皇太后与建宁公主虽是没有血缘关系,但彼此之间的感情却犹如亲生母女般深厚。
此刻,她们相谈甚欢,话题从家中孩子们的近况,到哪家哪户举办了婚礼,再到谁家新添了子嗣等等,无所不包。
两人聊得兴致勃勃,心情愉悦无比。
而吴应熊则始终保持安静,默默地倾听着她们的交谈,并未轻易插嘴打断。
不知不觉间,时间悄然流逝,夜幕逐渐笼罩大地。
突然间,一阵嘹亮的呼喊声划破了宁静的夜空:“皇上驾到——”声音由远及近传来,打破了原本和谐温馨的氛围。众人纷纷起身,准备迎接皇帝的到来。
喜欢康熙正史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康熙正史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