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嘴角微微上扬,发出一声轻笑,然后轻轻地把信件重新放回桌面上,目光缓缓转向魏裔介,开口道:“魏爱卿啊,既然此信乃是您兄长写给您的......”
然而,康熙的话语尚未落定,魏裔介已然迫不及待地插话道:“皇上明鉴!虽说此乃家信一封,可其中所涉内容,皆为朝政要事。”
魏裔介此言一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仅令康熙心生疑虑,就连在座的各位王爷,也都纷纷投来诧异的目光,紧紧地凝视着他。
要知道,过去的这一个多月里,由于魏裔介被暂时罢黜官职,朝中诸多繁琐事务骤然减少。
更有甚者,如今在朝堂之上,几乎无人胆敢与议政王们针锋相对,哪怕只是斗上半句嘴皮子功夫。
尽管心中充满困惑,康熙依旧沉住气,缓声道:“既然魏爱卿如此肯定,那么朕倒是要拆开瞧瞧了。”
语毕,康熙伸手拾起那封信件,最初之时,他并未对此太过在意,只当是寻常家书而已。
这魏裔鲁信中的上半部分所描述的尽是些日常生活中的琐事,还有那些邻里之间的家长里短。
然而,当康熙皇帝阅读到后半部分的时候,他并未流露出丝毫惊讶之色。
相反地,他竟然一口气读完了整封书信,接着又小心翼翼地把信纸折叠好,重新放回了信封里面。
魏裔介见到此景,心中暗自揣测,难道说康熙皇帝已经察觉到了其中隐藏的机密信息,所以才不愿意在众多人面前公开谈论这件事情吗?
可是,就在这时,康熙突然开了口,而他所说出的话让魏裔介大吃一惊。
“诸位亲王啊,你们可知道这魏裔鲁究竟写了些什么东西?”康熙面带微笑地向在座的各位亲王发问。
众人听后皆是一脸茫然,纷纷摇着头表示不知。
唯有那康亲王稍作思考之后,开口回答道:“启禀皇上,据微臣所知,这魏裔鲁现今担任着四川龙安府知府一职。
既是来自四川的官员,莫非是……”他的话语充满了疑惑和猜测,但也仅仅只是一种可能性而已。
康熙微微颔首,目光投向康亲王,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意,缓声道:“嗯,不错,确为此事!魏爱卿啊,
你兄长所言不假,那吴三桂近日来动作频频,大肆购置战马、各类器械,且广招兵勇,其司马昭之心,已是路人皆知了。”
魏裔介听闻此言,不禁轻轻叹息一声,语气沉重地说道:“唉,如今此事已然众人皆知,想来也已算不得什么秘密了。”他眉头紧锁,似是忧心忡忡。
恰在此刻,康亲王霍然起身,目光如炬地盯着魏裔介,朗声道:“魏大人啊,您既然能站到圣上跟前呈报此事,想来定然已是成竹在胸、计有所出,何妨将想法和盘托出呢?
也好让我等众人一同参详参详。”
面对康亲王如此直白的发问,魏裔介不禁有些语塞,支吾道:“呃……这个嘛……”
事实上,他原本确实是打算直言不讳的,可眼瞅着在场人多嘴杂,心里顿时犯起嘀咕来,话到嘴边却又生生咽了回去。
说到底,他还是担心会被旁人误解,误以为他有意放走那只猛虎,任其归山逍遥。
康熙皇帝自然瞧出了魏裔介的顾虑所在,连忙开口宽慰道:“魏大人呐,无需顾忌太多,只管畅所欲言便是。
朕相信你必有良策应对当前局势。”康熙深知魏裔介心存忌惮,故而特意出言激励。
得到康熙帝的鼓舞后,魏裔介心下一横,暗忖道:罢了!横竖都是要讲的,今日不说更待何时?
于是,他深吸一口气,接着说道:“回禀皇上,据微臣所知,吴三桂虽大肆招募兵员勇士,购置大量骏马良驹,但目前尚未显露出丝毫反叛之心与勃勃野心。”
言及此处,魏裔介稍稍停顿片刻,抬首偷瞄一眼康熙皇帝的神色反应。
只见康熙微微颔首,表示认可,示意他继续往下说。
吴三桂已然年迈,年过六十之龄,想来也难以再有多少精力去兴风作浪、掀起波澜了,所以当下朝廷实非适宜主动挑起战火争端之时。
理应首先稳住吴三桂,待朝廷整顿军备、操练士卒之后……正当魏裔介侃侃而谈之际,他的话语却突然被康亲王硬生生地截断。
只听康亲王高声言道:“魏大人所言固然不假,但朝廷岂能毫无防备之心啊!”
面对康亲王的质疑,魏裔介并未予以理睬,而是继续向康熙帝进言献策道:“陛下,现今若要稳住吴三桂,微臣倒是有一条妙计,定然能够马到功成。”
听闻此言,康熙皇帝的兴趣瞬间被激发起来,迫不及待地追问:“哦?魏爱卿快快讲来。”
于是乎,魏裔介不紧不慢地说道:“驸马吴应熊,迄今已有整整二十个年头未曾返回过云南老家了。陛下不妨借着为吴三桂贺寿之机,准许吴应熊回到云南探望亲人……”
然而,魏裔介的话音尚未落下,一旁的安亲王竟猛地一拍桌子,霍然站起身子,怒目圆睁地质问道:“魏裔介,你究竟居心何在?难道说你与吴三桂暗中有所勾结不成?”
与此同时,庄亲王亦随之站起身来,随声附和道:“对啊,让吴应熊回归云南,这岂不是纵虎归山之举吗?如此一来,吴三桂失去了人质作为牵制,倘若他果真起兵反叛,朝廷又当如何应对呢?”
刹那间,除了康亲王和裕亲王以外的其他人,皆对魏裔介展开了猛烈的指责。
此时此刻的魏裔介,尽管心中急切地想要辩解一番,然而众人的话语犹如汹涌澎湃的潮水一般源源不断,根本没有留给他任何插话的余地。
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康熙猛地拍响了龙案,这突如其来的巨响瞬间让魏裔介浑身一颤。
众人见状,立刻闭上嘴巴,静静地等候着康熙发话。
只见康熙的脸上虽有几分怒意,但口吻却还算平和:“魏爱卿,倘若将吴应熊放归云南……”
喜欢康熙正史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康熙正史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