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奇呵呵一笑,稍作停顿后,高士奇再次开口,语气坚定地说:“最后,亦是最为关键之所在。如今公主下嫁吴应熊已然二十载光阴,那吴应熊本就是个通晓诗书礼仪之人,性情更是颇为怯懦。
这般人物,必然会顾及自身声名,同时也为了将来能够顺利承袭王爵,定会选择返回京城。”
言罢,高士奇目光炯炯地看向魏裔介,似乎对自己的这番分析充满了信心。
魏裔介此时恍然大悟道:“正是如此啊!倘若吴三桂主动挑起战事争端,一旦失败,那么他们吴家必将遭受满门抄斩之祸。然而就算侥幸获胜,他的儿子吴应熊恐怕也难以顺利继承皇位。
但若等待吴三桂自然老去,吴应熊必定能够登上王座。”
“魏大人所言极是,只要能够安稳地登上王位,吴应熊又何必非要促使吴三桂造反呢?届时,他不仅会成为第二代平西王,而且自己的妻子还是大清的公主,这般境遇,岂不美哉?
简直是逍遥自在、快乐无边啊!”高士奇说到此处,眼中流露出无比艳羡的神情。
魏裔介微微一笑,感慨万分地说道:“今日与阁下一番交谈,真是令我受益匪浅,犹如聆听了一场智者的教诲,胜过苦读十年诗书啊!”
乾清宫内。
且说当今圣上康熙皇帝,此时此刻早已接获了数不胜数的奏折。
这些奏折来自四面八方,既有来自陕西总督的奏报,亦有甘肃提督和巡抚呈上的折子,更有各州的督抚们纷纷递上的奏章。
总而言之,所有的消息都指向同一个事实——吴三桂在康熙九年期间,大肆采购了众多良驹战马。
甚至吴三桂还招募了很多士卒,其兵勇的数量已经远远的超过了藩王的编制。
康熙也是很恼火,这一日下午时分,正巧也收到了山西陕西甘肃总督莫洛的折子。
康熙龙颜大怒,紧急召见了康亲王、安亲王、裕亲王、庄亲王、惠郡王、温郡王还有权倾朝野的明珠和索额图这八位位高权重的议政王大臣,齐聚于金碧辉煌、气势恢宏的乾清宫内,共同商议这件至关重要的大事。
当诸位王公大臣们了解到莫洛所呈递上来的奏折内容后,不禁一片哗然,个个面露惊色,交头接耳地低声议论起来。
要知道,关于吴三桂这个棘手的人物,议政王们其实并非从未探讨过。
只是那吴三桂出手阔绰得令人咋舌,他每年向这些王爷们馈赠的银票数额巨大,所赠送的礼品更是琳琅满目、珍稀无比,其价值简直难以估量。
不仅如此,吴三桂之子吴应熊也是深谙官场之道,每年都会精心准备厚礼送给各位大人,甚至连太皇太后最宠爱的长公主都下嫁给他吴家。
这种亲上加亲的关系,再加上收了人家那么多好处,自然让这些议政王们在面对吴三桂时嘴软手软,纷纷替他说起了好话来。
而坐在御座之上的康熙皇帝,此刻心中却是怒不可遏,但碍于面子又不便当场发作。
他紧紧握着拳头,强忍着内心的怒火,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一旁的明珠与索额图二人对视一眼,他们原本有心站出来力挺皇上,主张对吴三桂采取严厉的制裁措施。
然而,看到其他议政王们众口一词地偏袒吴三桂,两人心中也不禁有些犯难。
毕竟在这朝堂之上,势力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此时贸然表态,恐怕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然而,尽管他们竭尽全力,但终究难以与众多对手相抗衡。
在这个充满权谋和争斗的议政王大臣群体中,他们的话语显得微不足道,如同风中残烛般脆弱无力。
恰在此刻,一名太监匆匆赶来,跪地禀报:“启禀皇上,魏裔介求见。”
康熙闻听此言,不禁心生疑虑。
他暗自思忖道:“这魏裔介如今已被暂停政务,此时前来究竟所为何事?”
不过转念一想,魏裔介此番造访,想必定有要事相告。
于是,康熙朗声道:“传魏大人觐见!”
不多时,只见魏裔介稳步踏入乾清宫,神色自若地向康熙行礼请安。
待起身之后,他转身面向在场众人,彬彬有礼地开口说道:“下官不知诸位王爷正在此处议政,贸然闯入,多有打扰,还望恕罪。”
康亲王见状,连忙拱手回礼,面带微笑地回应道:“魏先生言重了,您能莅临此地,实乃我等之荣幸啊。”
这位康亲王素以“笑面虎”着称,平日里无论言行举止皆尽显儒雅风度,令人难以捉摸其真实意图。
与那位安亲王截然不同,他总是显得毛毛躁躁、沉不住气,而正是凭借这份沉稳和睿智,此人方能稳稳地坐在这议政王的首座之上。
此刻,康熙目光如炬,紧紧盯着眼前的魏裔介,缓声问道:“魏爱卿,今日特意前来,究竟所为何事啊?”言语之中,透着一股威严之气。
魏裔介心中暗自思忖,环视四周后,发现在场之人众多,于是他微微眯起双眼,以一种极其隐晦的方式向康熙传递出某种暗示。
康熙见状,不禁呵呵一笑,似乎明白了其中深意,随即朗声道:“若是关乎朝政之事,魏大人但说无妨。”
得到皇帝这番表态,魏裔介总算稍稍安心下来。
只见他小心翼翼地从宽大的袖口当中掏出一封书信,双手恭敬地将其递到康熙面前,并轻声说道:“陛下,此乃微臣兄长魏裔鲁寄于微臣之物,请圣上过目。”
康熙伸手接过那封书信,定睛一看,只见信封之上赫然写着四个大字——“魏裔介亲启”。
“魏爱卿,这是……”康熙深知这封信或许涉及私密之事,但又碍于身份,实在不便擅自拆阅。
魏裔介自然明白皇帝的顾虑,他面色从容,不紧不慢地解释道:“皇上,此乃家兄写给微臣的家书而已。”说话间,语气诚恳且坚定。
喜欢康熙正史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康熙正史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