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听到这话,不禁好奇地向西方望去,并问道:“哦?大明的十三陵?”
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惊讶和好奇。
这时,魏裔介也赶到了他们身边,他喘着粗气回答道:“是的,皇上。这明朝的十三陵位于昌平县的寿山麓,距离皇宫大约有一百里左右。”
说完,他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呼吸。
紧接着,陈廷敬也跟了上来,他接着魏裔介的话继续介绍道:“大明的十三陵共有十三座皇帝墓、七座妃子墓和一座太监墓。这里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以及三十余名妃嫔和两名太监。”
陈廷敬的语气平静而庄重,仿佛在讲述一段历史故事。
康熙站在远处,静静地望着眼前的十三陵,不禁陷入了沉思。
他感慨地说:“大明历经两百多年的辉煌,如今却只剩下这十三座陵墓,实在令人感到可悲可叹啊!”
魏裔介和陈廷敬听到这句话后,对视一眼,两人都流露出惋惜之情。
他们都知道,一个王朝的兴衰往往伴随着无数的悲欢离合。
这时,索额图走上前来,对康熙说:“皇上,前方大约还有五六里路,就是十三陵的大门口了。如果我们继续骑马前行,刚好会路过那里。”
康熙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于是,一行人继续向前骑行,很快就到达了十三陵的外城门口。
到了目的地,康熙下马,缓缓走向大门口。
他仔细观察着这座宏伟的建筑,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
当他走到大门口时,向内望去,只见院内的青石路已经被厚厚的落叶所掩埋,几乎看不见路面。
周围的广场也都被荒草所覆盖,一片凄凉景象。
康熙皇帝在一群大臣们的簇拥下,缓缓地向着十三陵内走去。
他们一行人穿过了层层叠叠的树林和蜿蜒曲折的小道,终于来到了这座历史悠久的陵墓群前。
康熙皇帝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感慨之情。
他知道,这里曾经是明朝皇帝们的安息之地,但如今却已变得荒芜不堪。
康熙皇帝继续向前走了十几步,他看到了一座破旧不堪的庙宇。
庙宇的屋顶已经塌陷,墙壁也已经剥落,显得十分破败。
康熙皇帝皱起眉头,喃喃自语道:“想不到这才多少年过去,十三陵竟然如此的荒凉……”
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惋惜和无奈。
陈廷敬和魏裔介跟随着康熙皇帝,他们看到这一幕后,心中也是唏嘘不已。
他们都是饱读诗书之人,对于历史有着深厚的感情。
此刻,面对这座破败的庙宇,他们仿佛看到了明朝的兴衰历程,感受到了岁月的无情。
魏裔介原本就是大明的举人,他对大明的境遇有着更为深刻的感受。
此时,他不禁感叹道:“当年大明何等繁荣昌盛,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
康熙皇帝转过头来,目光落在索额图身上。他问道:“这大明十三陵,朕不是记得派人在此守护了吗?怎么不见其人?”
索额图连忙回答道:“皇上,奴才去找一找……”
说罢,他转身朝着院子里走去。
过了一会儿,索额图带着二十多个侍卫,匆匆忙忙地跑到了十三陵的门口。
他们气喘吁吁,脸上满是汗水。
众人纷纷下跪,齐声喊道:“奴才叩见皇上……”
康熙皇帝摆了摆手,示意他们起身。
然后,他问道:“谁是这里的头?”
一名侍卫站出来,恭敬地答道:“回皇上,奴才便是此处的守卫头目。”
康熙皇帝点了点头,脸色有些凝重地说道:“你们为何没有好好看守十三陵?这里如今变得如此荒芜,你们难道不知道吗?”
那名头目惶恐地低下头,颤声答道:“皇上息怒,奴才等人一直都有派人巡逻,但近年来由于经费不足,人手短缺,所以导致十三陵的维护工作出现了疏漏。请皇上恕罪!”
康熙皇帝听了这话,微微皱眉。
“你是这守陵官?为何大门敞开,却不见你们在这里守卫?”康熙皇帝皱着眉头,带着一丝不悦和愤怒的语气问道。
“呃……皇上,这大明的皇陵也没有人来祭祀,天寒地冻,大家都在里边取暖去了。”守陵官诚惶诚恐地回答道。他的声音有些颤抖,似乎对康熙的质问感到紧张和害怕。
实际上,守陵官所说的确实是事实。
自清朝入关以来,已经过去了几十年,江山早已稳固。
如今,谁敢轻易前来大明的陵墓祭拜?
即使有人胆敢前来,那也无异于谋反,意味着他们怀念前朝。
此外,历史上每个后来的王朝都会采取行动,挖掘并焚毁前朝的陵墓。
这样做被认为可以断绝龙脉,摧毁根基,确保前朝永远无法复兴。
然而,唯一的例外是多尔衮听从了范文程的建议,下令保护大明的十三陵,任何人都不得随意进入或破坏。
顺治帝甚至为了汉化,特意修缮了一次大明的皇陵。
康熙一脸严肃地看向索额图,认真地说道:“这帮人能用就用,不能用就换人,虽然是前朝的皇陵,但朕一样会保护他们!”
康熙说完后,魏裔介和陈廷敬心中都有些许触动。
索额图连忙恭敬地点头回应道:“嗻......奴才明白!”
接着,康熙再次开口吩咐道:“从内务府拨款,将大明皇陵重新修缮,无论是庙宇阁楼还是砖瓦青石,只要有缺少的地方就立刻补上……”
喜欢康熙正史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康熙正史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