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头环顾四周,但见四下静谧无声,旋即压低声音回应道:“汤若望昨晚尚好端端地用餐,岂料今早却惊觉其已然动弹不得,众人赶忙开启牢房查看,方知汤若望已安然逝去。”
班布尔善颔首示意,表示认可,紧接着自袖袍中掏出一叠银票搁于案几之上,而后起身离席,扬长而去。
牢头凝视着他渐行渐远的身影,心中暗自窃喜:此番总算攀上了权贵高枝儿。
待班布尔善离去之后,牢头当即挑拣出数位亲信,预备依循他的意思行事……
次日早朝,鳌拜等人向康熙皇帝行礼。
礼毕之后,康熙问道:“鳌中堂,汤若望一案可有定论?”
鳌拜本来就没有想好,支支吾吾的说道:“这汤若望乃是大罪,若不杀他,这朝中如何立威.....”
话未说完,只听得殿外有太监喊道:“启禀皇上,刑部传来消息,汤若望去世了。”
朝堂之上,众人皆面露惊愕之色,这汤若望平日里身体康健,怎会如此突兀地离世呢?
鳌拜亦是惊诧不已,心中暗自思忖道:“这汤若望的寿命怎会如此短暂?早知如此,方才便该应下康熙帝所言,将其释放才是。”
此时,班布尔善心中却是狂喜,暗叹大功即将告成!
康熙帝则是满脸狐疑,高声喝令:“传那传话之人进殿!”
须臾间,只见一名衣着邋遢、满身污垢的牢头步入大殿,跪地叩头,高呼:“奴才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康熙帝急忙追问:“你是何人?汤若望果真已经去世了吗?”
那牢头惶恐应道:“回皇上话,奴才乃刑部大牢的狱卒,汤若望昨夜已然仙逝。”
康熙帝不禁泪眼朦胧,声音略微发颤地问道:“他究竟因何而亡?”
这牢头此刻跪在地上,战战兢兢,头都不敢抬起,哆哆嗦嗦地答道:“启奏皇上,昨夜汤若望进膳时胃口颇佳,孰料今早送饭时,呼之不应,近前查看,方知他已气绝身亡。”言罢,牢头伏首于地,不敢稍动。
康熙此时心如刀绞、悲痛欲绝,他难以掩饰内心的痛苦,霍然起身,声色俱厉地对索额图说:“索额图,立刻去彻查汤若望到底是如何身亡的!”
索额图身为御前一等侍卫,向来很少涉足政务之事,此刻面对康熙突如其来的命令,鳌拜虽心有不甘,却也不敢公开违抗圣命,只得默许索额图前往刑部大牢调查此事。
索额图来到刑部大牢后,发现汤若望已被抬至刑部衙门前,身上覆盖着一层白布。
这时,一名仵作陪同索额图一同检验尸体。
索额图小心翼翼地揭开汤若望身上的白布,映入眼帘的是汤若望那张慈祥而又和蔼可亲的面容,双眼紧闭,仿佛安静地沉睡一般,看上去走的时候非常平静祥和。
汤若望年事已高,早已年过耳顺之年,眉毛、胡须以及头发皆已变得花白,然而他那瘦弱的身躯与浓密的毛发形成鲜明对比,显得极不协调。
他身上布满了严重的老年斑,犹如繁星点点般点缀在白皙的肌肤之上。
索额图全神贯注地注视着仵作验尸的过程。
仵作首先仔细检查了汤若望全身的骨骼,令人惊讶的是,竟然没有发现任何一处骨折的迹象。
汤若望的肌肤光滑细腻,毫无瑕疵,甚至连一丝一毫的伤痕都找不到,由此可见刑部并未对其施加刑罚。
就在索额图打算转身离去之际,忽然刮来一阵风,扬起了汤若望那满头银丝般的白发。
索额图不禁打了个寒战,心底涌起一股莫名的寒意。
他隐约意识到,这次离奇的死亡事件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惊天动地的巨大阴谋。
索额图皱紧眉头,陷入沉思之中。
接着,他决定亲自前往汤若望生前居住的牢房一探究竟。
进入牢房后,他四下打量一番,发现这里条件极其简陋,除了几件最基本的生活用品之外,再无其他物品。
索额图无奈地叹息一声,自言自语道:“我来到刑部,只看到他们想让我看到的一切,但那些真正关键的证据和线索,却是一点踪迹也寻不到啊!事已至此,也只能这样向皇上禀报了。”
索额图返回皇宫,将自己在刑部的所见所闻一五一十地报告给康熙皇帝。
康熙听完后,沉默不语,他总感觉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但却苦于没有确凿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猜测。
此时,鳌拜站出来说道:“皇上,既然汤若望已经离世,那这个案子也应该就此了结了吧。”
康熙心想,目前确实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好无奈地点头表示同意。
然而,汤若望的死却成为了康熙心中一个无法解开的谜团。
他暗自决定要派人继续深入调查此事,希望能够找到一些蛛丝马迹,揭开真相背后的神秘面纱。
可是无论如何努力,调查人员始终未能发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时间渐渐流逝,转眼间来到了六月底,随着汤若望的离去,汤若望一案终于落下了帷幕。
在此案中,汤若望的党派共有二十余人受到牵连,其中十余人惨遭杀头之祸,而其余的人则全部被流放到遥远的宁古塔地区。
鳌拜和班布尔善二人,借着这个案件大搞株连,将那些不顺从他们或者与他们作对的人统统扣上汤若望同党的帽子,要么被革去官职、查抄家产,要么被迫流放他乡,甚至被调离原来的职位。
这场汤若望一案,犹如一块沉重的巨石压在康熙心头,成为了他挥之不去的心结。
喜欢康熙正史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康熙正史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